摘要: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五大領域的劃分中,健康教育均放在首位。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幼兒教育機構——農村學前班,他們的“幼兒健康教育”卻存在許多問題。本文描述了邊境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學前班“幼兒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學前班 健康教育 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對象為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的11個鄉鎮的農村學前班。。該市有傣、景頗、漢、僳僳、阿昌、德昂等民族,且有一些來自緬甸的人口。該市11個鄉鎮共有118名學前班教師,其中38名教師是幼兒教育專業畢業,其他教師都是非幼兒教育專業畢業。學前班的兒童一般是地處該市所在鄉鎮的幼兒,也有極少部分來自緬甸的幼兒,年齡4—7歲不等,有重復跟班讀的現象。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訪談法和觀察法,訪談的對象為118名農村學前班教師及幼兒家長。
二、村學前班“幼兒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健康管理制度”不完善
通過筆者的調查發現,該市農村學前班的“健康教育”的開展狀況是不容樂觀的。在幼兒教育機構,孩子年齡小,人口密度大,為了保障幼兒的健康成長,應該建立相應的“健康管理制度”。如:安全制度、生活作息制度、體檢制度、疾病管理制度、特殊物品管理制度、特殊兒童管理制度、消毒制度等。但是,該市農村學前班的“健康管理制度”極不完善。首先,在安全制度方面,由于和小學附屬在一起,幼兒接送很隨意,沒有門衛,外來人員可以隨意接入學校,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在生活作息制度方面,沒有專門針對學前班的作息時間安排,上課下課,入校離校的時間都和小學生一起,不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將給5-7歲的生長發育帶來危害。從上面的描述中,都可以看出,對于附屬小學的學前班這樣一個特殊群體而言,“健康管理制度”是極不完善的,存在的隱患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幼兒體育教育得不到正常開展
在和學前班教師們的訪談中,他們都反應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太少,特別是體育活動得不到正常的開展。由于和小學附屬在一起,幼兒的課程安排主要和小學的差不多,一個星期的體育課只有兩節。幼兒在學校沒有專門的活動器材和活動場地。但是孩子們卻遭到了這樣的境遇:小學的不休息,他們也不能休息。小學老師會抱怨孩子在外玩耍,吵得小學生們無法上課。有時無奈之下就只能是在小學生下課時才能讓幼兒出去玩耍。但是又擔心出去會和小學生碰撞,出現危險事故,盡量不讓孩子出去玩。提到體育器材,學前班教師們都感到很無奈,到好點的幼兒園參觀時,看到幼兒園有許多大型玩具及體育用品,但是學前班的孩子,僅有幾套破舊的跳繩。可以說,在學前班的幼兒,他們的體育活動根本得不到正常的開展,幼兒怎么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呢?
(三)幼兒營養教育被忽視
提到關于幼兒營養教育的問題,農村學前班的老師都表示,對于他們而言,對孩子的營養方面的關注幾乎是空白。他們談到,學前班絕大部分的幼兒都是回家吃住,因此關于營養方面的問題他們關注的不多。但是他們也發現孩子的營養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首先談到的就是營養餐問題,小學生有政府免費補助的營養餐,小學生可以吃,但是學前班的孩子卻只有眼巴巴的望著。有的家庭條件稍微好的孩子,他們會帶錢到學校自己買零食吃,但是買的都是一些垃圾食品(有位教師談到,他們學校有極少數幼兒因為住在大山上,平時吃住在學校,自己拿錢買菜吃,一次買了4根烤香腸)。在農村,父母不會特別關注營養問題,因此幼兒的營養問題受到了忽視,教師雖然明白,卻很少說。營養,對于一個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多么重要,這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農村學前班“幼兒健康教育”問題應對措施
(一)政府重視和投入
政府應重視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幼兒教育,并加大對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育的投入。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幼兒的情況是比較復雜的,有來自少數民族的幼兒,還有來自緬甸的邊民幼兒。如果把這些幼兒全部不加區分的放在一個班教學。由于生活習慣的不同,很難開展幼兒的健康教育。在邊境民族地區的農村,幾乎沒有幼兒園,學前兒童都在附屬小學的學前班就讀,年齡參差不齊,一位教師帶一個班,教師工作量大,無暇顧及幼兒健康教育。針對這樣的狀況,政府應該加大對邊民地區幼兒教育的投入,在農村開辦幼兒園,為3-6歲兒童開始小中大班的幼兒教育,配置相應師幼比教師數,并配置幼兒教育正常開展所需的玩教具、活動場地及設施;有針對特殊幼兒(緬甸及少數民族幼兒)的特殊護理制度。這樣就排除了農村學前班健康教育空缺的客觀因素。
(二)學校觀念改變
就中國目前的國情而言,在農村創設一定數量的幼兒園,這需要一個過程。農村學前班確實能夠提高適齡幼兒的入班率,為農村幼兒教育的開展提供極大的便利,能夠利用現有的校舍資源開展幼兒教育。但是正是和小學附屬在一起,也造成了農村學前班教育的許多尷尬局面。針對這樣的現狀,要搞好學前班的教育,首先要改變的就是小學校長甚至小學教師的觀念,讓他們了解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不同,不要把考試,讀寫算的教育當成學前班教育的重點。學前班教師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做到使小學校長和教師能夠理解并支持學前班的教育。
(三)教師培訓
盡管造成農村學前班健康教育狀況幾乎空白的現象,會有政府、學校領導等其他原因的影響,但是學前班教師才是最主要的因素。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甚至小學領導要做好農村學前班教師的培訓工作,特別是針對那部分上了年齡的非幼兒教育專業的教師,首先要轉變他們的觀念,學前班教育的首要任務不是知識傳授,而是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并讓他們知道學前班孩子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能夠使他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克服一切能夠克服的困難,把學前班健康教育開展起來并起到作用。
參考文獻:
①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1年7月2日
②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2012年10月15日
③龐建萍,柳倩.學前兒童健康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④朱家雄,汪乃銘,戈柔.學前兒童衛生學[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