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欽州學院正處在轉型發展時期,但是學校學生管理基本上停留在傳統管理方式和方法上。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也在不斷地研究新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分析欽州學院現在學生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學生管理的新理念,強調全員參與和大學生參與式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新模式,為更好地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應用型 學生管理 創新 管理模式
1前言
2013年3月,欽州學院是廣西公辦高校中率先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首批應用技術大學改革試點高校,其前身是以培養師范類人才為主的專科學校,如何在學生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問題上需要進一步研究。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辦學定位、教育管理上稍顯稚嫩,更不可能在辦學規模、教育水平、教務管理等方面與知名高校相媲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學生管理模式亟待改進。
2欽州學院學生管理現狀
據筆者實際工作了解,現在欽州學院的學生管理模式還在沿用之前專科時期的方法,主要是以控制性學生管理為主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中用學校規章制度一味的約束學生,對學生的各種行為嚴格規范,遇到問題采取更嚴格的管理進行處理。欽州學院也在嘗試改變學生管理方式和方法。只是在現階段,想要完全改變長久以來的管理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長時間的統籌和協調。學校學生管理部門是完善的,但是管理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欽州學院學生本土學生較多,學生的素質不齊,學生價值觀和個體需求不斷在變化。這些給學生工作增加了難度。
3欽州學院學生管理出現的問題
3.1 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相對落后
傳統管理模式和控制管理模式并存的模式對學生管理還明顯存在于欽州學院的學生管理方面。這樣的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是過于強調如何管住學生,卻忽視了學生才是管理的主體,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出現問題的大小問題都是找輔導員或者班主任解決,學生干部不能很好的起到帶頭作用,在普通學生里面沒有威信,管不住同學等。而輔導員或者班主任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處理事情的時候都是用各種規章制度去管住學生,使其穩定。這只能暫時能緩和下來,時間一久就導致了比較壓抑的校園環境。
3.2學校全員育人的意識不夠
在中央國務院16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廣大教職員工都負有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責任”。學校絕大多數教師,特別是一些資格較老的、專職教師以及非直接管理學生的部門工作人員,并未將育人看作自身應盡的義務,不注重對學生的教育,學生上課遲到、帶早餐進教室、學生曠課等問題頻繁地出現在教師上課的時間,但是教師并沒有對這些學生進行教育,甚至視而不見,事后就只是把情況告知輔導員.因此,出現了學校的輔導員增多了學生管理卻沒有得到改善的現象,這也是原因之一。
3.3學生管理表面化嚴重
學校現在在校生逐年增長,學生層次呈現多樣化,管理學生方面的專職輔導員也在增加。可是,現在學校在學生管理方面也存在一種現象,凡是和學生有關的事情在最后都交給專職輔導員來進行,由于專職輔導員的工作內容與體系非常繁復,致使他們在進行學生管理之時,不是疲于應付便是
忙于事務,進而造成學生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不能對學生
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升起到引導和培養的作用。
4欽州學院學生管理手段的創新
4.1思想觀念和理念的改變和創新
在市場經濟發展、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新時期,陳舊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適合現代大學生的特點,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和“一切為了學生”的工作理念。學生要作為管理活動的對象,同時也是管理的動力和核心,在進行管理的時候,讓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挖掘出來;同時要將學生工作從只注重教育轉向教育、管理和服務為一體的模式,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在管理中,要以理解、依靠和尊重等作為指導性思想,進而明確學生作為主體的地位,營造民主管理的氛圍,達到培養學生并開發學生潛能的目的。
4.2實行學生參與式管理
參與式管理是一種民主領導及激勵法則的管理制度,其主旨是在養成組織成員的自尊心、責任心及主人翁的事業觀,使之奮發努力,有效地達成組織目標。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管理思想,適當的讓學生參與管理是可行的。在高校中參與式的管理可以部分參與的形式實施。欽州學院在新形勢下,學生管理的新方式和方法都處于探索中,參與式管理也可以適當的運用于此。當下,學校對學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主要是基層管理人員提供意見,領導討論投票決定的方式,學生無法提出自己的見解。學生是管理的主體,他們有權利知道關于這些工作的決定。但是學生的想法和意識都比較淺顯,不能全面深入地考慮問題。這時,學校就要看事情性質決定是否讓學生參與討論,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情可以考慮讓學生參與。
4.3朋輩輔導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朋輩輔導就是同一輩或者年齡相近的人對需要幫助的人進行輔導。其實在很多高校利用這樣的理論設置了助理班主任。欽州學院設置有助理班主任,要求大二、大三的黨員或者預備黨員擔任。助理班主任與大一新生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年齡都比較相近,他們之間更有共同的話題。大一剛升大學,還不能完全擺脫高中時期的管理,面對新環境心里存在太多的不安,他們對班主任存在著敬畏心理,與班主任接觸時不夠大膽。這時候,同齡的助理班主任就起到了引導作用。這時助理班主任可以帶他們認識新環境、講解大學生活以及大學學習的方式等等,新生心中的疑問在助理班主任這里都能夠得到解答。
總而言之,學生管理是一種集思想性、政策性、知識性和實踐性于一體的藝術教育,也是一種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教育管理。欽州學院作為新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所培養的學生應該具有高素質、能夠面向現代社會高新科技產業的高等技術型人才。高質量的學生來自于學校高質量的教育與管理。因此,改革陳舊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實現學生管理創新是極為重要的。學校學生管理創新是全面落實“以學生為本”的要求,也是欽州學院本身不斷進步發展的內在需要。面對新時期的挑戰,要用新的思路和舉措去解決新出現的問題和情況。同時,學校全體教職工都要參與到教育和管理之中,工作要做得實在深入,不能只停留表面和形式,不斷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效果和效率。
參考文獻:
[1]蔡紅梅.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求索.2004,(5):180-181,61.
[2]張鵬飛.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群體行為分析及對策—以衡水學院為例實證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