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教學中,最令教師們最困惑的問題是對學習有排斥心理的學生(也被稱為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本文從關注和轉化“后進生”的角度出發,結合教育教學實踐,運用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對癥下藥,及時找到解決轉化后進生的出路,從而能夠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后進生 教育方式 管理辦法
由于種種原因,中職學生的思想是很復雜的,在中職學校我們通常能遇到,思想品德差、不愛學習、思想低迷、紀律松懈、行為囂張的學生,通常我們稱他們為 “后進生”。后進生對班級的學習氛圍和學習情緒影響極大,其轉化工作關系到整個班級的穩定和發展,這也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最感傷神的事情。造成學生后進,原因有多方面的,既有學生本人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意志薄弱等主觀原因,也有家庭、社會不良影響等客觀原因,針對后進生的不同情形,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可按以下幾種方法進行。
1、用愛心去溫暖他們
據說冬天與春天打賭,說誰能夠把人的衣服脫下來,誰就勝利—冬天就用嚴酷的寒風使勁的刮,但人的衣服卻越裹越緊;輪到春天時,春天就用溫暖的陽光照耀大地,人們感到無限愜意和暖和,于是便高興地卸下了冬裝,擁抱春天……后進生大都存在心理障礙,雖然有些事情自己能做好,但因自卑就不敢做或做錯,并且他們又害怕受到處罰和歧視而失面子,自卑與自尊共存,所以,他們對班級的管理制度多持抵觸情緒,整個心靈處于封閉狀態,猶如笨重的冬裝裹附其身。老師在處理后進生出現的問題時,切勿草率行事以致傷其自尊。要幫他找出出錯的原因,講明其危害,用真情暖其身,待他對自己的錯處有一定認識,緩解了抵觸情緒,撤除了心理防線,真正敞開心扉時,再進行和風細雨的說教……這樣即拉近了感情,又在思想上關心,學習上幫助,與差生交上了朋友,那么對他們的批評教育就會處于主動地位,工作也會變得輕松自如。
2、對癥下藥、因材施教
我們在與后進生消除了隔膜、溝通了感情的情況下,應因勢利導,對后進生進行教育引導,以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準。只要分析身邊的差生,都不難發現,后進生大多缺乏理想,信念淡漠,思想扭曲,具體表現便是成績差、常違紀、五道德觀念……一進入中職學校心存一種“船到碼頭車到站”的心理,認為不就是一個工人嗎?奮斗又價值幾何,常常破罐破摔……要徹底改變這些學生的精神面貌,必須學校、家庭、社會傳統教育、升旗儀式、新聞收看、文體活動、知識漫談、技能競賽……既洗其腦,又尋機發現其閃光點,及時地給予精神的、物質的激勵,以培養其奮進的信心。對學生某些屢禁不止的行為活動,與其“禁”,倒不如幫助學生從這些行為活動中去發現對人生進步有用的積極因素。比如:有的學生崇拜明星(歌星、影星、球星等),那么就讓學生明白這些“星”在成名前所付出的艱苦勞動,而成名后若不繼續修煉,“星”必褪色;有的學生迷戀“網絡游戲”,就讓學生思考,其游戲編寫人員為什么能編制出如此生動而有趣的游戲程序?有的學生對武俠小說著迷,那么就讓學生體會“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的意蘊;把武俠小說中的“無招勝有招”引發到學習上就是對知識的“熟能生巧”“舉一反三”而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武俠小說中的“神光內蘊”引發出人數哲理,那就是,真正有本事有真才實學的人應是謹慎而謙恭的,并不是有的人那種“半灌水、響叮當”的“干燥行為”……對學生的每一種行為,作為一名教師都要能從中挖出積極的因素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對于后進生不管是在日常生活還是教育教學工作中,都要對他們進行格外的關心和照顧,多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困難,找一切機會激勵他們有想學的愿望。上課時多提問他們,鼓勵他們回答問題,對他們不理解的教學內容要詳盡、耐心的進行講解。多在學習過程中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鼓勵少批評,不斷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3、設定目標,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
后進生的轉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對后進生轉化目標的設定也應具有漸進性,由低到高、由易到難地將目標逐步向學生提出來。切莫一下子就把“標桿”豎得高高的。過高的目標,不但起不到激勵的作用,還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般來說,給學生設立的激勵目標,應該是學生在經過努力奮斗、頑強拼搏之后能夠實現的目標,教師在他們的轉化過程中要不斷的鼓勵他們的進步,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更快的實現后進生的轉化。
后進生的轉化又是一個長期而又反復的過程,轉化工作不可能一躍而就,一勞永逸,教師都要認真分析反復的原因,耐心細致地引導他們從反復中總結經驗教訓,減少反復次數和程度。后進生在行為上的突出特點是\"不穩定性\",在轉化過程中,后進生故態復萌,出現多次反復,是一種正?,F象。這是轉化后進生的難點,一般要經歷醒悟、轉變、反復、穩定四個階段。“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睂W生的后進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因此后進生的轉化是一場持久戰。有經驗的教師一定要胸有成竹,不厭其煩,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由于受年齡的局限、知識的缺乏、環境的干擾以及性格的影響,他們在轉化過程中會有很大的反復性,剛才得到表揚,轉身又做錯事。教師必須要正視這一點,要細致分析其思想動態,堅持不懈地做細致工作。不要認為這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或是“朽木不可雕”,而輕率下“不可救藥”的結論。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采用耐心教育和說服的方法,用真誠去喚起他的良知,為知錯而改創設“臺階”,使學生從心底里埋下對老師耐心教育感激的愛,從而,把錯誤的思想從其頭腦里一點點擠出來。這就要求老師面對后進生必須有水滴石穿的堅韌毅力和耐心,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的進步,期待他們美好的未來。
4、齊抓共管,促進后進生轉化
由于后進生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管理能力較差,一般不可能自覺地形成自我教育的習慣。因此,除了學校的教育外,還必須尋求家庭教育,學校家庭密切配合,齊抓共管。老師可通過組織召開家長會、進行家訪、電話溝通等多種途徑,與家長一起研究,分析學生思想和學習情況,及時了解學生在校內外的思想狀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為后進生轉變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這也是后進生轉化方法重要途徑之一。
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有時候即使費盡心機,也可能收不到太大的效果。作為一名教師要堅信自己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只要我們緊跟時代的步伐,講究轉化策略,用真誠和關愛培養師生感情,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采取多層次立體式教育方法,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鎮西.如何轉化后進生[M].北京: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2009
[2] 青影.教師如何轉化后進生[M].天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