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長期的應試教育機制,使得學校、家長、學生形成了一個“生物課是‘豆芽課’”的傳統觀念,,尤其是在農村,很多初中學校為了升學成績,全力抓語、數、外等應試科目,初中生物課幾乎沒有開設,造成了當前農村的高中學生初中生物基礎知識極度欠缺,這給高中生物教學帶來了很大難度;同時,高中生物課內容比較抽象,對于很少接觸各種先進教學手段的農村高中生而言更是難以理解,如何讓這樣的高中學生喜歡生物這門功課,學好生物這門功課,是農村高中生物教師必須鉆研的課題。經過多年的一線教學實踐,我摸索到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內容豐富的緒論課讓學生的心走進高中生物
任何一門功課,上好緒論課就成功了一半。緒論課的講解應該不局限于課本內容,多給學生介紹一些當前的生物科技新成果,例如,生物克隆技術,基因工程技術,從而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同時大量列舉學生身邊的或者經歷過的事物,例如,1998年的洪水泛濫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國家損失巨大,其罪魁禍首之一是長江中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致使大量的水土流失,這正是當年大煉鋼鐵造成的惡果;禽流感在國外蔓延已流行到中國;“非典”是怎么回事等等,然后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可以用生物學的知識去解釋和解決的,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這樣,一堂內容豐富、引人入勝的緒論課可以讓學生的心走進高中生物。
二、生動靈活的教學方法可以引領學生的思維走進生物
高中生物課內容是比較抽象的,許多知識是需要學生靜心思考理解,尤其是分子生物學知識,農村中學由于條件有限,缺少各種先進教學手段,而老一套的教學方法只會讓學生覺得疲乏無味,學生不能集中精力聽課,教師上課也沒有激情,因此,使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法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1、用順口溜助記憶。例如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可以記成“攜一兩本淡色書來”;植物必需的八種微量元素可以記成“銅棚新爐捏饃饃貼”(銅硼鋅氯鎳鉬錳鐵);有絲分裂各時期染色體的變化特點可以記成“間期復制、前期雙體、中期排隊、后期分家”。
2、巧用實物作比喻。例如,我將細胞膜的結構比喻成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質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蓋、鑲嵌或貫穿于其中。而將糖類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糧食和口袋里的現金。這樣學生理解抽象知識就變得簡單化了。
3、運用詩詞加想象。例如,小分子物質出入細胞膜有兩種方式,其中的自由擴散可形象地表述為“飛流直下三千尺”,“飛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且不需要載體;而對主動運輸可形象地表述為“逆水行舟用力撐”,“逆水”表示從低濃度到高濃度,“行舟”表示需要載體,“用力撐”表示需要能量。
4、比較法總結復習。教材中有些說法極易混淆,學生區分記憶比較困難,我把它們總結綜合在一起,讓學生加以比較,輕松記憶。例如,2個基本: 新陳代謝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3個基礎:新陳代謝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構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細胞分裂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的基礎;4種能源:主要能源-糖類,儲備能源-脂肪,直接能源-ATP,最終能源-光能。
5、鼓勵學生去聯想。例如:對于光反應可以產生ATP的現象,可以鼓勵學生去聯想:如果我們穿上模擬綠葉的綠色衣服,通過特殊的途徑把綠葉光合作用制造的ATP運到我們的體內,那么,我們比阿童木都神奇了,這該是多么偉大多么有意義的一個想象啊!
6、重視實驗課教學。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的科學,從實驗中找到真理是生物學理論形成的一般途徑,而實驗則是教學最有效的捷徑,對于實驗教學,有識之士都認為:有標本就不用掛圖,有實物就不用標本,有動手實驗就不用實物。讓學生多動手做實驗的意義遠比讓學生弄清實驗原理效果要好得多。親自動手實驗更能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通過實驗操作發現新問題。即使學生實驗做得不成功,實驗過程也會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教師必須認識到實驗的重要性,長期堅持做生物實驗,增加學生親自動手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抽象的生物學知識有具體的認識,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在實驗中發現真理的科學思維方式。
三、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可以感染和吸引學生
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任何一位富有哲理、情趣和幽默的教師,他的課都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許多教師都覺得概念和理論的教學是枯燥和抽象的,其實,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結合”,用風趣的語言、適宜的材料和與眾不同的思維,就能化繁瑣沉悶為輕松活躍,化繁雜為簡潔,變單薄為豐富。在講到抽煙的危害時,我沒有聲色俱厲地訓斥或和顏悅色地去開導,而是故意一本正經地對學生們說:“抽煙有兩大好處:一是煙草的營養豐富,燃燒的煙草中含有40000余種物質,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煙可成為醫學專家,實踐出真知嘛!抽煙可以親身體會氣管炎和肺氣腫的感受,還可以與癌癥交朋友,畢竟煙草所含物質中,至少已有43種被確認為致癌物了!”還特地交代他們回去給自己的親人傳達該怎樣和癌癥交朋友,這樣,將急切之意化為戲謔之語,學生在哄堂大笑的同時深刻地記住了相關知識,也接受了教育。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啊!
總之,作為農村中學的高中生物教師,我們不能改變我們無法改變的現象,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努力改變一些不利的現狀,只要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熱愛教育,勤于鉆研,勇于奉獻,教好農村學生的高中生物對于我們來說應該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