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葡萄酒產區特色化凸顯
“第三屆國際領袖產區葡萄酒(中國)質量大賽”的結果比以往更加令人振奮,眾多中國本土葡萄酒和世界頂級產區的知名葡萄酒同臺競技,凸顯出了十分顯著的特色化產區的特色葡萄品種,取得了十分可觀的成績,也充分說明了中國葡萄酒產業的巨大變化和進步。從比賽來看,在中國的各個產區已經逐漸表現出具有各自產區風格的特色品種,像提到阿根廷我們就會想到馬爾貝克一樣,從此國內葡萄酒產區擁有了屬于自己產區的特色葡萄品種。
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葡萄酒、果酒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國際領袖產區葡萄酒(中國)質量大賽組委會主席楊強介紹說,與前兩屆大賽相比,第三屆大賽的參賽國家和產區范圍更廣,囊括了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葡萄牙、美國、澳大利亞、南非、智利、阿根廷、新西蘭、加拿大、格魯吉亞、塞浦路斯、匈牙利、保加利亞以及中國的膠東半島、昌黎產區、懷涿盆地、京津產區、黃土高原產區、賀蘭山東麓、河西走廊、天山北麓、南疆產區、西南產區及東北產區等國際國內主要葡萄酒產區。除了世界各大洲優秀產區均有不同數量產品獲獎外,國內獲獎產品呈現出了數量上升,種類多樣化,特點更典型,產區分布廣泛等明顯趨勢,六款中國葡萄酒獲得金獎是值得中國葡萄酒人自豪的事情。
縱觀國產葡萄酒產業一直以來都是“赤霞珠一統天下”的格局,但是從這次大賽來看,這種格局正在被打破,每個產區個性化和典型性開始顯現,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的馬瑟蘭、赤霞珠,蓬萊產區小芒森,昌黎產區的白玫瑰,新疆產區的粒選赤霞珠產品等六款優秀的葡萄酒都獲得了此次大賽的金獎,它們作為各產區的代表性品種,集中反映了所在產區的風土和環境特點,獨特的風格和優良品質獲得了評委們的一致贊譽。另外,評委團一致認為,此次參加大賽的產品種類和數量更多,酒品質量顯著提升。
領袖標桿在這里豎起
你要說前幾屆大賽還沒有成為你的“燈塔”,沒有指引你的步伐,那么這次這九個字的意義才得到了升華,“領袖標桿在這里豎起”這句話才變的真正的擲地有聲,鏗鏘有力了!
“從這次大賽的結果來看,我們的六款產品和來自南非岱歌酒莊的醅雅干紅(2010)、西班牙寶帝園珍藏干紅(2011)、法國荔仙莊的瑪歌羅斯福干紅(2009),澳大利亞寶石樹酒莊的寶石樹869西拉(2012)、美國帕拉迪酒莊的帕拉迪干紅(2010)等十二款世界各國優秀代表產品一起榮獲金獎,中國六款葡萄酒獲得金質獎,也說明中國產區已經開始具備了和世界各領袖產區同臺競技的實力,這是本屆大賽的最大亮點?!?/p>
大賽評委會主席,國家葡萄與葡萄酒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段長青認為:“世界著名葡萄酒產區都有其最具代表性的品種,比如法國勃艮第的黑比諾,意大利托斯卡納的桑嬌維賽,西班牙里奧哈的天帕尼羅,澳大利亞的西拉等等。近年來,中國的優秀葡萄酒企業,根據各葡萄酒產區的特點,對于當地風土和環境進行了細致深入的研究,科學種植和精心培育最適宜的品種,在各個環節都做到了嚴格控制和精細化管理,加之成熟的工藝和技術,打造出了越來越多的優秀產品?!?/p>
從“2014國際領袖產區葡萄酒(中國)質量大賽”的參賽作品可以看出,眾多國內外優秀品牌云集這里,例如羅斯福瑪歌干紅產自法國名莊葡萄酒協會會員酒莊之一荔仙莊園,該莊園位于法國波爾多瑪歌村,名列1855年列級名莊四級莊,是葡萄酒教父Alex Lichine的酒莊,該莊園釀酒師之一是國際著名釀酒師米歇爾-羅蘭。悉數獲獎的國外葡萄酒,大都出處不凡并且都多次獲得過國際大獎,面對世界頂級產區的頂級好酒,在15位國內外專業評委的客觀品鑒之下,中國葡萄酒的成績無疑給中國葡萄酒行業帶來了信心。
這次大賽已經成為公正、公平的代名詞,段長青強調:“葡萄酒質量大賽的前提一定是客觀、嚴謹的,整個過程都要保證獎項的真實性,比如評委的人選,都是代表了各個方面的專家,比賽過程的各種細節,比如醒酒的時間以及酒的溫度等都有很好的控制。”此外,在中國農業大學葡萄與葡萄酒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將建立獲獎產品主成份物質指紋圖譜——身份證檔案。段長青介紹,建立獲獎產品主成份物質指紋圖譜主要是為了保證消費者的權益,避免市場上出現以次充好的現象,確保獲獎產品的真實性。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國產葡萄酒的品質一直是行業不斷探討的話題,但是葡萄酒的品質不是靠說的,是要靠一分耕耘的付出,才能收獲今天的碩果的。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中國葡萄酒產業已經歷經了幾十年的發展,每一株葡萄到最后的葡萄酒都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和不懈努力的辛勤付出,這幾年的成績已經逐步凸顯,以獲獎的尼雅葡萄酒所在的葡萄園為例,一瓶好的葡萄酒,一定是從選地、栽培、釀造一直到儲存整個環節的精益求精。
段長青在大賽后分析說:“能夠獲獎對于每款葡萄酒來說都不是偶然,倒推它們的源頭,都是從多年前就開始非常踏實的下功夫了,如果不是具備典型的風格特點,是很難在這么多優秀的葡萄酒中脫穎而出的。在18個金質獎的名單中,你會發現這個名單是符合葡萄酒產業規律的,也就是特色產區與特色品種的完美搭配。從中國獲獎的作品也可以看出,中國葡萄酒產區正在走向一個更加自然和規律的方向,一瓶優秀的葡萄酒一定是按照葡萄酒產業規律走的。根據產區的環境、生態特點,選擇適合的酒種,運用合適的工藝,采用個性化的釀造方式來表現葡萄品種和產區特點。只有認真做出來的酒才是具有獨特風格的葡萄酒?!?/p>
在這個品質為王的時代,能問鼎業內致力于豎立產品質量標桿的專業級大賽,無疑是對品牌的巨大肯定。例如,中信國安葡萄酒業旗下尼雅葡萄酒,在 “2014國際領袖產區葡萄酒(中國)質量大賽”中榮膺“金質獎”和“評委會特別獎”,用卓越的品質為中葡酒業續寫又一輝煌。也許這就是國產葡萄酒差異性日益明顯,品質迅猛發展的突出表現。
國際領袖產區葡萄酒(中國)質量大賽通過三屆的積累和耕耘,不斷革新和突破,規模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得到了葡萄酒行業更廣泛的認可,并成為反映各產區風格和樹立葡萄酒質量標桿的優秀國際平臺。楊強表示:“具有代表產區典型風格產品的初步顯現反映了中國葡萄酒產品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同質化問題開始改善,對于目前處于行業低谷的葡萄酒產業是個非常利好的消息,這使得我們對國產葡萄酒充滿信心。我們堅信,在全行業的不懈努力下,中國葡萄酒市場會更加趨于理智,國內葡萄酒產品經過調整必將滿足消費的個性化和大眾化等不同需求,中國葡萄酒產業發展會迎來一個燦爛的明天?!?/p>
在今年3月份,“2014國際領袖產區葡萄酒質量大賽新聞發布會暨專家論壇”引起了行業的關注。當時,作為國家葡萄與葡萄酒產業體系的首席科學家,段長青教授提綱挈領,對國際知名的優秀葡萄酒產區的發展進行了系統梳理和解讀,使在場聽眾對于全球葡萄酒領袖產區的分布和特點以及產業發展趨勢有了更加清晰的概念,對國內葡萄酒產區的特點也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并寄予希望。在會后,有專家稱:“隨著消費者對于葡萄酒品質和個性化的需求不斷提升,國內葡萄酒行業需要走差異化、個性化的路線,”今天便得到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