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圖分類號:S81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4)12-0073-02
由于政府加大對養殖業投資,促進畜牧業迅猛發展,畜禽養殖業已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支柱產業,養殖品種及規模加大,屠宰場增多,繁榮農村經濟,解決畜產品供給。畜禽疾病多發和藥殘成為制約養殖發展的瓶頸,畜禽生產和畜產品加工過程產生大量污染物對養殖場自身環境污染和對水、土、空氣等社會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處理病死畜禽尸體不重視,方法簡單,造成疾病傳播,造成生活小區的污染。不法商販加工銷售病死畜禽,不僅擴散疫情,而且影響人的食品安全。畜禽生產發展與環境污染矛盾更加突出,因此畜禽養殖與環境污染治理問題應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并加以解決。
1 畜禽生產現狀
2013年我市生豬飼養量224萬頭,牛飼養量3 200頭,羊飼養量12萬只,兔飼養量3 200萬只,禽飼養量1.25億羽。養殖龍頭企業6個,規模較大豬場550個,養禽場1 070個,兔場8個,養牛場6個,養羊場13個,屠宰加工場5個,農貿市場48個。養殖場,戶多,養殖數量大,也帶來了日益嚴重污染問題。
2 畜禽養殖污染物情況
從表1和表2可測算出我市2013年畜禽排泄物總量,糞尿836.31萬t,產生污水10 297.9萬t,其他污染物4 924.39萬t。
從表3可算出2013年病死畜禽總噸數29 955.95 t。
從表4可算出2013年畜禽養殖使用藥費總計9 217.12萬元。
3 畜禽養殖造成污染對環境的危害
3.1 污染水質
未經正確處理糞尿、污水、病死畜禽,藥物殘留隨意排放河水里,使水質惡化,造成水體微生物污染,造成地表水嚴重污染,危害人畜的健康。
3.2 污染空氣
畜禽養殖污染物本身有一定異味或者在一定條件下分解釋放出氨氣,硫化氫氣體等帶有酸味,惡臭味的刺激性氣體對養殖場周邊環境污染,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危及人民的健康
3.3 傳播疾病危及人生命
畜禽污染物是疾病傳播重要傳染源。一方面主要是污染物本身帶有病原菌,人畜共患疾病有90多種。另一方面隨意排放,堆棄,引起蒼蠅、蚊子滋生傳播疾病。重大動物疾病發生傳染不僅影響動物健康,而且危及人類的生命。
3.4 畜禽飼養需要良好的環境
畜禽飼養環境好壞直接影響畜禽正常生長發育。污染物造成刺激性氣體可使畜禽生產性能和繁殖能力下降。
3.5 畜禽生產中藥物殘留與飼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對環境的危害也
同樣不可忽視
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畜禽體內藥物殘留加大,土壤和地表水積蓄多種多樣的抗生素。耐藥性增加關系到動物和人類疾病控制。飼料中添加劑過量使用造成畜禽機體和水、土壤中礦物質元素比如銅、鐵、砷、鉻等嚴重超標,關系到人的食品安全。
3.6 影響到人類的食品安全
畜禽生產中污染物如病死畜禽,藥物殘留和微量元素超標的肉蛋奶直接被人食用。生活用水、土壤、糧食被畜禽生產造成污染,近幾年來也日益突顯。
4 畜禽養殖污染物的存在主要的問題
4.1對畜禽養殖技術規范不健全
畜禽防疫程序不科學,畜禽疾病不能有效控制。畜禽生產過程中輕視藥物預防和保健,重視藥物治療,藥物大量長期使用細菌產生耐藥性。畜禽飼養過程中不執行休藥期,重視抗生素使用,輕視中藥和微生肽使用。追求畜禽生產性能,超量使用飼料添加劑。消毒環境衛生技術措施不落實,生物安全措施不得力。
4.2 只追求眼前養殖效益,忽視長遠的環境污染物處理
近年來,由于養殖業迅速發展,養殖效益低下,對畜禽養殖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尚未引起足夠重視。重養殖輕治理,重養殖發展輕環境保護思想依然存在。造成養殖污染反復惡性循環,畜禽疾病不能得到應有控制,畜禽生產受到抑制,畜禽養殖長遠利益不能保證。
4.3 畜禽養殖場,屠宰場,農貿市場缺乏必要環境治理措施
對污染物環境處理投資力度不夠,執行環境影響評估及排污許可證制度不夠,尚未建立健全畜禽養殖的污染處理管理體系,缺乏有效的工作手段。
4.4 畜禽養殖污染物治理的政策扶持和有關法規執行有待進一步加強
由于養殖風險加大,養殖效益低下,致使維系養殖資金嚴重不足。養殖污染物處理費用過大,畜禽養殖場承受不起。養殖效益和環境污染的矛盾更加突出,養殖政策扶持和畜禽污染的處理相關法規出臺顯得更加迫切。
5 畜禽養殖物處理的主要方法
5.1 畜禽養殖污水處理
畜禽養殖污水處理一般方法分為2種,一種是能源生態型和能源環保型。
能源生態型處理利用工藝指畜禽糞便污水經厭氧消化處理后,作為肥料利用的處理利用工藝。污染物經發酵后沼氣和沼渣,沼氣作為清潔能源,沼渣作為肥料和魚料,用于種植業和淡水養殖業。此方法綜合利用形成養殖,生態循環效益模式。
能源環保型是指畜禽養殖的污染物經處理后達標排放或以回用為最終目標的處理工藝。此方法處理成本大,工程投資大,運行費用高,使本來微利養殖業難以承受。
5.2 生物發酵舍零排放養殖技術
是指長期在豬飼料中添加洛東酵素使豬消化道形成益生菌的強勢菌群,在豬舍的生物發酵床內形成強勢菌群,將排污染物代謝,消化。水分受產生高熱蒸發,從而實現零排放。
5.3 病死畜禽收集和集中無害化處理
a.采用真空干燥異味清除技術將病死畜禽無害化提煉加工,生產出骨粉,羽毛粉和肉骨粉。此方法投入不高,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b.厭氧發酵,焚燒和土地填埋等方法處理病死畜禽,處理效果不徹底。可造成環境二次污染,廢物不能利用。越來越不能滿足安全、環保、經濟的處理要求。
c.采用高溫高壓下進行蒸煮化制處理病死畜禽殺滅病原體,采用二級油水分離器等設備可從中提取工業用油,廢渣作為飼料原料。使病死畜禽處理的同時獲得一定經濟效益。此方法是高投入,變廢為寶。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6 對養殖畜禽的污染物處理的建議
立足生態建市實現畜禽養殖的污染零排放,圍繞生態化,資源化目標出發,使畜禽養殖污染物控制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
6.1 合理規劃統籌安排畜禽養殖
推廣標準化規范化養殖場、屠宰場、農貿市場。遠離村莊居民生活區域和水源地,城區10 km范圍內不允許建養殖場、屠宰場。規范畜禽養殖場養殖技術,對于生活用水、污水、污染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后再排放。實現傳統養殖模式向現代養殖—生態—環保生產過程轉變。
6.2 推廣生態養殖新技術,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
在防治畜禽養殖污染的基本上以“方便,經濟,有效”為原則,綜合利用為主,實現畜禽養殖生態化。推廣畜禽污染物—沼氣—作物或淡水養殖生態循環模式。推廣飼料中添加有益菌和豬舍生物發酵床,減少污染物排放。推廣益生菌,中藥飼喂技術替代抗生素使用。嚴格執行停藥期,從而控制畜禽生產中獸藥殘留。推廣疾病防治程序化和實效性。
6.3 依照畜禽生產的相關法律和法規,強化畜禽污染物處理的管理
認真貫徹執行畜牧業生產中法律法規,對畜禽養殖設定相應的門檻,制定必要養殖標準,對養殖場,屠宰場,農貿市場簽訂治理責任狀,對違法違規行為要有明確懲罰。使畜禽生產納入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上來。
6.4 建立病死畜禽收集和集中無害化處理制度
隨著畜禽養殖規模加大,養殖量猛增,按養殖畜禽數量10 %死亡率計算,全年需處理病死畜禽數量是十分可觀的。建立相應無害化處理制度,不僅減少大量細菌,病毒傳播和傳染,而且減少污染環境,還能變廢為寶,取得一定經濟效益。
6.5加大畜禽污染物處理政策扶持力度
養殖業效益低下,而污染物治理投入成本大,政府部門應要政策和資金扶持。對規模化畜禽污染治理重點項目和環保建設工程要給予重點扶持。激發養殖戶對污染物治理積極性。引導企業利用畜禽糞便和病死畜禽為資源進行市場化運作,綜合利用實現養殖—生態—環保—效益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