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策略研究是近年來外語教學的一個熱點,而其中對于成功的外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采用的策略的研究則是重中之重。
【關鍵詞】外語學習成功外語學習者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5-0058-02
近年來,隨著心理語言學和認知心理學的發展,二語習得研究的重心已經從教學方法轉移至學習方法,人們逐漸意識到,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是語言學習的主體,研究人員逐步將研究重點放在了學習者的差異上。
眾所周知,學習者的差異包含許多變量,語言學習策略便是其中之一。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起源于認知學理論,始于20世紀70年代。此后,研究人員對語言學習策略的定義、分類及研究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對語言學習策略進行分類。目前,較為廣泛使用的分類有O’Malley和Chamot的三分法和Oxford的兩分法。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O’Malley和Chamot將學習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及情感策略。而Oxford將其分為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就其實質而言,Oxford的分類和O’Malley和Chamot的相差無幾。Oxford的間接策略包括了O’Malley和Chamot的元認知策略和社會及情感策略,而Oxford的直接策略可等同于O’Malley和Chamot的認知策略。
分析和探討成功外語學習者的學習策略,有助于語言學習者建立一套合適的學習方法,使他們的學習更有成效,進而為以后的語言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 學習過程和成功的語言學習者
研究成功的學習策略首先要對學習過程進行分析。學習一門新語言的過程包含三個階段,即起點—過程—終點。想要學好一門語言,學習者需要在這三個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策略。在語言學習的初始階段,學習者對于這門語言的形式是完全陌生的,此時,學習者應該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一旦確立了學習目標,有了強烈的學習動機,并對所學語言的文化和習俗產生了興趣,他才能真正地進入語言學習過程。也就是說,從一開始,學習者就要設定合適的目標(如培養創造和交際能力),克服所有可能出現的干擾和障礙,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學習過程中,每位學習者都會建立一個全新的參照體系,而這一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母語參照體系的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影響被稱之為“母語遷移”(即在第二語言的習得過程中,學習者的第一語言即母語的使用習慣會直接影響第二語言的習得)。若這種影響是積極的,并有助于外語學習,就是正遷移。相反的,負遷移會阻礙或干擾外語學習。
語言學家和心理學家通過多種研究方法,試圖找出成功的語言學習者所具備的一些特征。Rubin總結出了以下七種特征:主動、精確的猜測者;具有強烈的交際欲望;不受拘束;除注重交際外,也注重語言形式;操練,尋求交談機會;監控自身及他人的言語;注重意義。Naiman通過問卷調查、觀察等方法總結出五點特征:積極、主動參與;把語言作為系統;把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和交往的工具;控制情感因素;監控二語表達內容。總的來說,和一般語言學習者相比,成功的語言學習者會更頻繁地使用一些學習策略,他們會針對特定問題選擇出較為合適的學習策略,并能夠根據不同需求進行靈活地調整。
二 學習策略
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對新的語言知識接受能力強,能很快取得明顯的進步,可謂是事半功倍;而有些學生則對語言的輸入較為遲緩。語言學習者之間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差異呢?近年來,這個問題越來越受到語言教授者和學習者的關注。成功的外語學習者是如何展開學習的?在很大程度上,他們所使用的學習策略,對于他們學習的效率和效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若能探索出成功外語學習者的學習秘訣,將有助于那些不成功學習者改進學習方法,掌握成功的學習策略,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那么,成功的外語學習者是采用怎樣的策略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的?通過對一些成功外語學習者的學習方法分析和研究,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八種成功的學習策略。
1.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強烈的學習動機
強烈的學習動機和積極的態度有助于學習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取得更大的進步。成功的外語學習者通常會對外語學習持積極、主動的態度。一旦他們有了強烈的學習動機,并設定了自己的學習目標,他們將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外語學習中去。即使他們會面臨一些困難和挫折,他們也不會感到沮喪。他們很清楚地意識到對初學者而言,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他們不怕出錯、不怕出丑,能適應不同的學習環境,盡量避免產生焦慮情緒。正是這種態度,不斷推動成功外語學習者取得成功。
2.運用外語思維
成功的語言學習者會在外語學習過程有意識地避免母語對學習的干擾。為了使目標語的語法規則和文化習俗得以內化,他們會摒棄母語作為參照體系,嘗試用外語表達觀點、進行演說或進行日常對話。大量研究表明,如果外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過度依賴母語,不把新語言當作一個獨立有效的體系進行學習,將會導致其外語學習的失敗。成功的外語學習者善于運用從目標語中新學到的表達方式進行思維。
3.樂于交際
成功的外語學習者有強烈的交際愿望。他們明白外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將這門語言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生活中。因而,他們認為在語境中使用語言對于學好外語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將剛剛掌握的語言形式轉換為實際交際能力,他們會不遺余力地在真實或模擬語境中檢測自身的交際能力。
4.監測策略
成功的外語學習者對新的語言知識非常敏感,因而他們很善于監測自己及他人的言語。通過監測,他們會識別和更正自己的錯誤,并從失誤中吸取教訓。成功的外語學習者十分關注自己的言語是否被他人理解并接受,他們的表達是否符合語言使用的標準。實際上,監測在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中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接受和處理信息的過程中,成功的外語學習者會監測自己和他人的言語行為,從而使他們不僅可從自身的錯誤中學習,還可從他人的錯誤中得到一些啟示。
5.利用語境進行準確猜測
成功的外語學習者很樂意去猜測。通常語境所提供的線索被認為是猜測語言意義和交際目的的基礎。學習者的猜測不能毫無根據。為了進行準確猜測,學習者需要選出合適的信息,需要弄明白哪些信息對于猜測是重要的,以及會使用源自于語境或常識的信息。總的來說,成功的外語學習者會十分留意他們所涉及的話題,會利用語法結構、語言形式等來進行猜測。
6.探尋語言規律
為了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語言體系,成功的外語學習者會對語言進行探究,做出相關假設,從而發現語言的規律和內在聯系。要想正確的理解并使用一門語言,就必須以掌握這一語言的基本規律作為先決條件。學好一門語言的關鍵就在于要能夠很好地把握它的語法規則。外語學習的失敗,是由學習者尚未完全明白這一外語的句型結構和詞匯之間的內在聯系所導致的,唯一的彌補方法便是幫助學習者掌握語法規則。總之,無論學習哪種語言,學習者都應該弄清內在規律,并在腦海中對新的語言形成一個有條理的框架體系,這樣才能取得語言學習的成功。
7.勤于實踐策略
實踐是掌握一種新知識的必要環節。常言說,“熟能生巧。”通過實踐,一方面學習者可以發現出自身的錯誤和問題所在。為了完善新語言的內在化,他們會找出自身問題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一旦學習者意識到他們能夠運用自己所學到的來進行有效的交際,他們會更有信心去嘗試其他的學習技巧來進行更有效的學習。成功的外語學習者知道,熟練掌握一門語言是一個不斷努力、持續實踐的過程。因而,成功的外語學習者不僅會抓住一切機會來進行學以致用,而且會為操練這一語言而創造機會。
8.宏觀與微觀調控能力
成功的外語學習者善于反思自己的學習進展并檢測所使用的學習策略的有效性。他們還會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來完善學習過程。這就充分說明他們有著非凡的宏觀調控能力。此外,他們還能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根據不同的學習材料選擇不同的學習策略。由此可見,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并能靈活地運用策略。這就體現出他們還具備很強的微觀調控能力。
三 結束語
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提高語言學習而有意識使用的學習方法。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使學習更容易、更快捷、更快樂、更有效所采用的方法。簡言之,外語學習的成功與以上提到的八種學習策略是密切相關的。成功的外語學習者會采用合適的學習策略來滿足語言學習的需要。但是,為了提高學習成效,當這些成功外語學習者的學習策略,被那些相對不成功的學習者所使用時,必須要考慮個人差異對學習策略使用的影響。由于語言學習的成功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成功外語學習者所使用的學習策略,并不能確保不成功學習者能在語言學習上的有相同的收獲。換句話說,學習策略自身并無好壞之分。學習者只有使用了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才能獲得成功。當然,在此過程中,學習者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學習風格。作為外語教師,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意識,使他們意識到學習策略的重要性,并引導他們使用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來提高外語教學。
參考文獻
[1]陳會軍、茹克葉#8226;穆罕默德.語言學習策略與認知方式[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12):19~20
[2]賈正傳、郭惠燕.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系統觀[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22~24
[3]林立主編.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錢玉蓮.第二語言學習策略論析[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152~155
〔責任編輯:項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