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前課改的深入,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已被提上議事日程,而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延續和補充,是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滲透德育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如何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已經刻不容緩!
筆者在開展高效課堂的同時在布置作業上狠下工夫,既防止了學生兩極分化,又提高了學生成績。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學管理理念上一些成功的做法,現與大家分享共勉。
一 作業的布置
布置作業上的特點:精選作業,分層次布置。
1.重視課前作業
新課之前進行預習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它不僅是對舊知識的鞏固,同時也對新課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每天的預習學案由學生先做,并有所標注。第二天,成績好的學生會帶著收獲的喜悅來上課,自信心更強了,課堂上也更活躍了。成績稍差的學生會帶著問題來上課,因為有疑惑有不懂,所以課堂上更加投入了,更加認真了。每個學生把錯的或不會的都用紅筆改正或標注。
2.精選當堂作業
當堂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聽課效果的及時反饋,因此必須緊扣教學內容和目標,所布置的習題必須在廣泛占用資料的基礎上精心選出,力求針對性強,有實效。對選用的新題或心中無底的題,教師必須先做一遍,思考學生可能碰到的問題,然后再決定是否布置給學生。
3.分層布置,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是課堂的延續和補充,我針對不同學生精選不同作業、布置分層作業。(1)依據課程標準要求精心設計有代表性的作業,以鞏固學生當天所學的新知識,避免機械化的重復練習。(2)控制課后作業數量,減少作業時間。(3)因人而異布置不同層次的家庭作業。對后進生布置淺顯易懂的基礎類題目,有利于他們樹立自信心,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增加一些需要獨立思考和發散求異的題目;對大部分中間學生緊扣當天的教學內容布置鞏固類題目。
總之,我在作業的布置與設計上的要求是:要充分體現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新概念,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要充分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這樣的作業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能力。
二 作業的檢查
基于作業的精心選擇,檢查作業的方法為:
1.三位一體的作業檢查法
首先,三位一體作業檢查是指家長、學生、老師共同檢查作業的方法。我的實施過程是:(1)家長查:每天的作業先由家長在家檢查一遍,然后簽字,并簡單注明孩子在完成作業時是否有難度。其實我在剛開始實施時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如有些家長說上班太忙沒時間給孩子檢查作業,有些家長說雖然有時間,但孩子們現在學的我都不會了,怎么檢查呢?更有家長認為檢查作業是學校老師的事情,為什么要推給他們呢?這一系列問題提出之后,我就通過家長委員會和開家長會的時間給家長做工作,其實家長給孩子檢查作業的過程就是一次與孩子心靈溝通的過程,你可以體會到孩子做不出題來的苦惱,也可以體會到他做完題時的快樂,還可以了解孩子更多的優點和缺點,你可以不會題目的解答過程,但孩子需要的是你的這份關心與理解。(2)學生查:第二天早自習之前,小組長或學生骨干負責本小組的作業檢查,并向我及時反饋小組成員作業完成的情況。我在全面了解到每個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后,指導學生在檢查他人的同時也學會自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相信他們,使他們各盡其才。(3)老師有針對性的檢查,以便及時掌握學生的情況。做到上課有準備,及時彌補課堂教學效果的不足。
2.作業小組檢查法
我們的班級以遵循激活班級管理,激發內因,提高學習熱情為出發點,采用切小塊管理的模式。以我所教的班級為例,其中的作業小分隊負責每天早自習之前以抽查或全查的方式,把作業檢查的情況及時公示在小黑板上,對優秀的學生做出表揚,對完成質量較差的學生(比如書寫很不認真的、少題、漏題的)提出批評,并責令沒完成任務的學生及時補上。正是因為這種班級管理理念的指導,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在每單元測試中都有很大進步。
三 作業的反饋和矯正
1.三級作業評價法:(即:A+A+A)
一級表書寫,二級表準確,三級表完美。如果前兩級都達到了A,才有后面的三級完美。如果前兩級中有一級是B或C,就沒有后面的第三級了。這種評價方式我校現在正在推廣使用(這都是普通的作業本,只是版面讓學生們進行了自行設計,更實用更突出效果)。通過這種評價方式,能使學生在拿到作業后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點及不足,改正起來針對性很強。這比以往單純地劃個日期或只寫個等級效果好得多。學生們也更喜歡這種評價方式。
2.我的綠色評語
用親和性、激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學生拿到作業本(單元測試卷)時,相當于教師與每一位學生進行了一次書面交流。我比較重視和學生的這種書面交流,因為學生多,不可能每次都面面俱到,而這種一對一的書面交流正好彌補了這種不足。因材施教也在此得到體現。
3.作業反饋的指導思想
我的學案在反饋使用時的指導思想是:(1)學生在改正時采用雙色筆;(2)要有我的綠色評語;(3)學生要有反思。
四 鞏固和提高
1.我的幫扶計劃
針對學生每次作業和考后的情況,我都對學困生和偏科生進行系統地了解,并制訂一系列的詳細措施和幫扶計劃。
2.記錄錯題,適度延伸
教師設立“作業錯題記載本”,把典型錯題和學困生的錯題(包括解答過程)記錄下來,分類分析錯誤原因,除了要求學生訂正全部錯題,為全體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外,必要時還要把作業評講引向深入,針對學生在作業中暴露出來的普遍性問題,失誤多的知識點,準備一些針對性補充練習,但不宜過多,否則會使學生因陷入題海之中失去學習興趣。通過練習,可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達到鞏固和提高的目的。
此外,我的特色作業,如走廊文化、A、B班競爭比書寫、文科的積累、理科的改錯檔案及寒暑假的一些創造性作業等,也都為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和智力的提升提供了空間。
五 結束語
努力打造高效課堂,不斷提升學生消化、吸收知識的能力,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是教師永恒的追求。我們將繼續努力提升自我,發揮窗口學校的示范作用,為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