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師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創造思維品質的培養有極大的影響,語文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發揮學生身上蘊藏著的無限的創造潛能,激發學生敢于尋找、發現、創造的熱情。
【關鍵詞】新意識創造性思維創新意識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5-0093-02
“創造精神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只有擁有創造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發展力的民族?!眲撛焖季S品質的培養,必須從改革教育思想著手,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從封閉保守型教育走向創新開放型教育,從家長式教育走向民主式教育,從傳授式教育走向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存的教育。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呢?
一 教師應具有創新意識
教師要樹立“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意識,要敢想敢做,要有能為人先的膽識和勇氣,能發現并發展自己的創造能力,敢于標新立異,隨機應變地進行創造性教學,對約定俗成的教學方式懷有強烈的思維批判性,這是時代更是素質教育賦予語文教師的重任。學生只有在教師強烈的創新意識的鼓勵下,才可能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釋放創新激情,發揮創造性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力爭做到:
1.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構造新型的師生關系,即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體現學生的自身價值和本質力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自覺地融入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和睦相處,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博愛、寬容、友善的心態對待每個學生,理解、關心、鼓勵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身心得到自由體現和舒展,從而促使學生語文學習潛能和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大大促進了師生間信息的交流,形成了和諧融洽的教學效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到態度親切。
2.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著名的教育家顧泠沅說過:“在課堂教學范圍內對教師最有意義的事是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也就是要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教學實踐證明,運用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中配以圖片、聲音、文字、動畫等能增強教學的形象性、直觀性、生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創設情境把學生引入到這個人為創設的情境中來,動之以情,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嘗試師生角色轉換
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強調,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而是讓學生獲取學習方法,感受學習過程,促進知識的有效遷移與重組。教師在新課程實施中的主要任務是導學、導讀、導看、導思、導行,給予學生更多自學、自讀、自說、自練和自做的機會。目前,傳統的教學方法方式已被各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所代替。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學生讀、說、演,把課堂交給學生,老師在課堂上只需稍作引導和點撥。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與參與者,這表明傳統以教為主的教學過程,將逐漸讓位于師生的互教互學,彼此之間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也就是說,新課程的教學過程將是師生交往、平等對話、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二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樹立創新意識
學生的創新意識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依賴于積極的指導和鼓勵,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有計劃地進行指導和培養。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具備強烈的創新欲望,才能主動思考,追求創新,因此,激發學生創新欲望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第一步??蓮囊韵聨追矫孢M行:
1.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語文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對信息自主加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標新立異,在質疑研討中碰撞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閱讀教學以讀為本,閱讀一篇課文,不能拘泥于教參所給的唯一答案,應多思考、多琢磨,從多角度質疑,使學生的思維更嚴密、更全面、更靈活。語文教學正是要引導學生多思多問,創造性思維才能真正得到鍛煉,在懷疑發現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重視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全過程的培養,在質疑中探索。“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痹陂喿x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見疑求異,要敢疑課本之說,疑權威之言,在見疑中探幽索微,尋求真理。用新的眼光、新的觀念來審視一切,對人們習以為常的事物和見解進行反思,在質疑中創造。具體而言,既要發散,多角度尋找答案,又能夠集中。質疑可以把學生的“心理觸角”引向未知的世界,疑又是發明創造的鑰匙。
2.在作文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作文是人們創造性地運用語言文字,反映客觀現實,表達思想感情的活動,它離不開思維活動的參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的著眼點應始終放在思維能力上,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上。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時代和民族發展的需要,是課程改革的關鍵。
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
要從設計教學過程入手,著重考慮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探究,如讓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也就是說,教師可布置學生對社會上、生活中現實的人或即時的事進行調查、訪問,使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獲取第一手資料,然后進行評判,這樣就能引導學生關注時事,留心身邊的人和事。這不僅培養了其認識生活、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進而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 在課外活動中強化創造性思維意識
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總是與創造性活動相聯系。語文的綜合性最強,不能以教材為限,否則就是畫地為牢,學生就成了井底之蛙。教學大綱對課外活動進行了具體的闡述:語文課外活動是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它和語文課堂教學是相輔相成的,開展課外活動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引導學生廣泛涉獵課外讀物
以開闊學生眼界、培養學生能力、提高思想和審美水平為出發點,有組織、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讀有關文藝、科技、時事政治等多種書刊。在“怎樣讀的問題上”實行課內課外相結合、博覽與精讀相結合、讀與寫相結合的方式,對一些文質兼美的文章,要細讀、精讀,以獲取更多的精神養料。
2.定期舉辦一些創造性的活動
如讀書讀報、心得交流、學法交流等,這種類型的活動主要讓學生在富有趣味性的活動中增長知識,提高語文綜合能力,這種類型的活動主要是引導學生把從語文課堂中學到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靈活地運用于課外實踐活動之中,開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充實了學生的頭腦、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活動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十分重視人的創造性能力的培養,他多次強調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我們語文教師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給學生們廣闊的馳騁、想象的空間,引導他們善于從多角度看問題,養成求異創新的思維習慣,努力把他們培養成敢于探索、創新、善于思考、綜合素質良好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沈欣燃.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9)
[2]何春文.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J].中國科技信息,2005(14)
[3]高建路.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學周刊,2011(3)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