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理學是高中課堂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地理學科的核心在于對地理空間能力的培養。高中階段正是培養空間能力的重要時期,容易形成空間表象和空間概念,善于運用空間思維與想象。傳統的地理教學中,只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水平,而忽視對高中生能力的培養,忽視對學生技能的培養。本文對國內外地理教學情況進行了對比,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來增強高中地理課堂作業設計的創新性。
【關鍵詞】空間能力培養高中地理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5-0101-01
通過作業,可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是教師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如今,國內提出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們也開始逐漸重視對作業的設計、布置、批改以及評價。創新作業設計,可激發學生的興趣,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基于地理空間能力培養的課堂作業,不僅可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能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空間思維能力。在地理教學中,如何設計能培養地理空間能力的課堂作業是教師們須重視的問題。
一 國內地理課堂作業設計的研究現狀
我國應試教育的理念導致學校對學生們的學習成績較為重視,忽視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在地理課堂教學上,老師們多采用的是直接教學方式,很少為學生提供直觀的教學用具,包括地理模型。
近幾年,新課改在教學策略上重視地理空間能力的研究,側重學生對地理空間能力的認知過程,注重直觀上的教學,側重對學生空間轉換的培養,強調空間轉換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地理事物的文字描述和表格讓學生繪制相關圖像,老師引導學生對地理問題進行推理,通過對問題的研究來說明地理特征以及規律,培養學生正確的地理空間觀念。在設計課堂作業上,開始逐步向以學生興趣為導向發展,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從作業的有效性和綜合性方面來設計學生作業。地理作業的設計逐漸從傳統的單一性走向多向性,體現了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的新理念。
二 國外地理課堂作業設計的研究現狀
國外非常重視對學生地理空間能力的培養,介于網絡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地理教學中,國外學校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工具,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重視學生在家庭作業中的自我成長與表現,體現“real-life”的作業模式。在美國,在對中小學空間能力的教學中,學校采取將空間素養教學與其他學科相關內容教學相結合,制定空間能力培養標準,通過對教師的素質培訓來提升整個教學水平。國外非常重視課外作業,以家庭作業設計為研究重點,重視學生、家長以及教師的全面參與。國外的作業設計往往更重視反應學生們的實際生活情況,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并獲得知識,并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充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三 地理課堂作業設計的改進
傳統的地理老師一般根據教學內容選取題目作為地理作業,這種布置作業的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性差異,但由于僅僅是一道單一的題目,學生很容易互相抄襲。因此在布置作業時,必須考慮學生的不同情況,通過不同的作業設計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地理作業,豐富地理作業內容與形式,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觀察與實踐來完成作業,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培養學生主動獲取并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以此培養學生的地理能力以及空間意識。
此外,教師布置作業時,也可有針對性地從期刊或報紙雜志上選取與課堂內容相關的知識點,使學生自主閱讀,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作業的設計應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可增加問題,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提出疑問,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能自主進行探究,增加與同學討論學習,通過不同觀點的討論與互相啟發,增加其團隊合作精神。
四 結束語
在對中學地理老師的調查中,雖然地理老師對地理知識的認識全面,但對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能力欠缺。在課堂作業設計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地理作業內容和形式,加強學生的地理操作與實踐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與想象能力。
參考文獻
[1]常珊珊.基于地理空間能力培養的高中地理課堂作業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白絮飛.新課程背景下地理課堂作業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3]邵志豪.高中地理課程中活動的設計與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4]徐志梅.中學生地理空間能力及其培養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