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鑒賞課對提高學生文化修養、培養學生審美情趣、促進學生正確審美觀的形成,意義深遠。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培養學生鑒賞能力、創新教學手段、注重多元評價三方面,就新課改下的初中美術鑒賞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美術鑒賞教學審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5-0140-01
初中美術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美術教學除了教會學生一定的繪畫技巧外,重在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提高審美能力。在此形勢下,如何發揮美術鑒賞課的積極作用,豐富學生的知識內涵,實現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是美術教師的職責所在。現結合教學實踐,就新課改下的初中美術鑒賞課教學進行粗淺探討。
一 培養學生鑒賞能力,提高鑒賞效果
所謂鑒賞能力,是指欣賞者對作品內涵意義及其價值的認識。要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較之在課堂上單純地欣賞一張畫或是一件工藝品,更重要的是帶動學生能獨立地去認識美、感受美、鑒賞美。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讓學生在用形、色、材料來表達思想與情感的過程中,不斷拓展構思,探索表現的方法,進而在鑒賞活動中切實地做到有序、有法,從而為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美術鑒賞教學效果的整體提升。如,《中國雕塑作品欣賞》展現的是我國古代雕塑和現代雕塑作品,在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直觀地呈現這些作品最具沖擊力的形態,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史前雕塑的古樸、秦兵馬俑群的雄渾、漢代雕塑的粗獷、唐三彩的精美,然后,給學生留出一段觀察的時間,再讓他們說說對作品的第一感受,教師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從整體形象上對作品有初步的認識。其次,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作品的形象、材質、動作等形態特征,通過引導學生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分析,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發展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審美品位和審美能力。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深入分析探討,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同時獲得審美的樂趣和體驗,真正達到提升學生的美學鑒賞的教學效果。
二 創新教學手段,促進教學的豐富多彩
在傳統的美術鑒賞課教學中,教師更多地側重于向學生傳輸理論知識,更強調的是對文字與圖片進行解說,教學模式單一死板,這不但不利于教師美術鑒賞教學任務的完成,還會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很快忘記。只有讓學生親自體驗創作的過程與感受,才能讓他們擁有更深刻的理解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之中,教師應不斷改革和創新教學手段,以豐富新穎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直觀性教學是美術鑒賞教學最為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若能夠將美術作品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美術作品之中,就能最大限度地帶動起學生的思緒,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活躍起來。對此,教師可以適當性地舉辦一些小型的美術作品鑒賞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進行點評,發現優點,指出缺點,如此,既提高了學生的創作能力和鑒賞能力,更是把美術鑒賞運用到了實際中,使學生的才華與天賦得以發掘和展現。再者,可以通過話劇表演或情景再現增進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此外,可以進行適當的課外寫生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繪畫技巧,又能讓學生走進自然,陶冶情操,加深學生對自然與生命的感悟,從而創作出更活靈活現的、富有生命意義的作品。
三 注重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新課程評價的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促進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和諧發展。學生因學識、情感、心境、經歷等個體差異性,對同一審美對象會有不同的審美意味及審美理解,因此在鑒賞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審美個性,鼓勵學生用自己獨特的視覺感受看藝術作品,從而實現審美想象力的自由式發展。如在教學《蒙娜麗莎》時,可先展開作品,逐步引導學生說出關于《蒙娜麗莎》的相關知識,如作者、年代、時代背景、歷史價值等,然后,將教學重點集中于她的“神秘微笑”上,讓學生邊看畫邊思考如下問題:蒙娜麗莎的“笑”到底是幸福的笑、滿足的笑,還是嘲弄的笑、揶揄的笑、冷漠的笑?這笑容所要表達的是無言的表白,還是含蓄的暗示?鼓勵學生運用美術的語言各抒己見,激發學生多樣化的審美感受。接著,適時地出示一個標致的“俗女郎”形象,讓學生在自身理解的基礎上,再次體會到《蒙娜麗莎》的端莊、典雅和高貴,理解到她的“神秘微笑”所呈現出的是高貴不可侵犯的尊嚴,然后再進一步引導學生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及作者自身的東西,深入探究和領悟作品的內蘊,從而切實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四 結束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對初中美術鑒賞教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師應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重新找回美術鑒賞教學的重心,在鑒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懂得欣賞美、鑒賞美、創造美,成為具有氣質美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徐大翔.淺談新課標下初中美術欣賞課的有效性實踐[J].新課程#8226;中學,2012(12):20~21
[2]張勝強.淺析新課改中學美術鑒賞課的教學[J].快樂閱讀,2013(18):57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