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區域活動越來越受重視,但不可否認在很多幼兒園所開展的區域活動中存在許多問題,我們應樹立正確的區域活動觀念,并不斷地學習、實踐、反思,才能使我們對區域活動的認識逐漸深化。本文將根據如何使區域活動進行有效的設計與實施提供一些建議,希望有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區域活動的價值,能更正確全面地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關鍵詞】區域活動設計與實施學前兒童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5-0153-01
一 區域活動的概念
區域活動也稱“區角活動”或“活動區活動”,是20世紀70年代從美國引進中國教育界的新名詞,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綜合性的教育活動,是讓幼兒在活動區角中通過自主選擇,與材料和其他積極互動,在自己的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探索的一類教育活動。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是區域活動的主要理論支持。而學前兒童正處于前運算階段,他們通過作用于環境而獲得經驗是思維發展的關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游戲學習無疑是很有效的途徑。
二 區域活動合理的設計
1.有計劃的區域活動設計
目前,很多幼兒園對區域活動的開展沒有足夠的重視,許多幼兒園里區域活動只充當幼兒園的一部分游戲設施,而不是幼兒園課程中的一部分,而是單純讓幼兒游戲的“小型游樂園”,雖為區域活動,實際上卻是幼兒自由游戲的地方。教師在組織區域活動時,并不考慮區域活動的有效性。這些情況使區域活動真正的教育功能得不到發揮,失去了區域活動的意義。我們應正確認識重視區域活動,讓幼兒不僅僅在“小型游樂園”中玩,而是在“小型幼兒園”中學習。這樣就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設計區域活動計劃,才能讓區域活動不失去它真正的意義。
2.區域活動與其他活動相結合
區域活動展現了順應幼兒自然發展方面的突出功能,但同時也體現了將幼兒發展成社會所需的樣子的局限性,由于區域活動是以幼兒經驗為基礎而展開的活動,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幼兒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效率。這正是許多幼兒園走進的誤區,即區域活動過于獨立性。應將區域活動與其他主題活動相結合才能發揮其更大的作用。
區域活動往往是幼兒自發的,根據自己的興趣,主動進行的活動。若在區域活動中大多數幼兒對某一活動感興趣,教師就可以考慮將這一活動形成運用到全班幼兒參與的主題活動。同時,區域活動還可以作為主題活動的延續而持續地發揮其重要的功能。作為其他主題活動的延伸活動,可以更好地鞏固其他主題活動,活動因為良好的傳授會引發幼兒強烈的學習與模仿興趣,從而延伸到區角繼續進行感受和分享,進行有經驗的交流,這有助于幼兒的進一步鞏固、自主學習、探索與發現。
三 區域活動恰當的實施
1.區域活動材料充足的投放
實際上,在許多幼兒園由于某些客觀因素的影響,根本沒有區角,有的也很簡陋,幼兒園里的教師經常給幼兒提供一些簡單、成品的活動材料,既浪費資源,使用率又低。對此,可利用自然物品和廢舊物品這樣會比成品活動材料更具有探究性、可操作性,還會節省資源,更環保。活動區域的材料決不能長期毫無變化,只有短期、定期進行更換才能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并不使幼兒漸漸失去游戲的興趣,材料的投放還應注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層次性,滿足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需要。
2.教師正確的指導
一些教師在活動中的指導只是表面,并沒有深入了解幼兒的活動情況,只是讓幼兒按老師規定的方法去“玩”,雖有指導單并不明顯。
要做到有用的指導就需清楚區域活動不同于集體活動的地方,即教師可以很好地觀察到幼兒不同的個體差異,了解其個體水平。指導能力較強的幼兒時,不要過于具體,進行間接指導,給他們自己充分發揮的機會,而對于能力一般的幼兒,在遇到困難尋求幫助時通過言語提示;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則采用示范法或直接給予幫助。幼兒之間的差異是一種可利用的教育資源,幼兒的主體性不僅表現為教學過程中“學”的主體,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成為“教”的主體。其次,也可以根據活動內容及每個幼兒的特長,有效地引導幼兒學習與他人合作和共同活動,讓能力較弱的幼兒在能力較強的幼兒的幫助和帶動下進行活動,達到提高和進步。
兒童是用更多種“語言”來表達、表現的,這也許是兒童的天性。一百種語言與一種語言,反映了幼兒的主體性,他們擁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等待成人去理解、尊重。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尊重幼兒的特點,通過區域活動合理的設計從而進行恰當的實施去發展幼兒的能力,讓幼兒在一個真正“有準備的環境”中學習,并通過語言點撥、通過行動進行直接或間接地指導。讓幼兒充分運用自己的語言去學習、去適應世界,不斷提升區域活動的有效性,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朱家雄.幼兒園課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03
[2]張曉琳、趙春梅、楊東玲.淺論幼兒與區域活動材料的有效互動[J].學前教育研究,2007(1)
[4]張燕.活動區教育質疑[J].學前教育研究,1996(6)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