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培訓課堂授課對象的特點,結合筆者從事多年培訓工作的實踐,介紹了培訓課常用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及培訓課堂教學過程掌控的主要方法和技巧,旨在提高培訓課的質量,提升培訓的效果。
【關鍵詞】教學方法與技巧培訓課堂掌控方法與技巧
【中圖分類號】G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5-0176-02
培訓課堂的授課對象主要是成人,成人的學習是一種基于反思的體驗,是在探索和解決工作和生活中難題的同時獲得新的知識,掌握相關技能,這是邊思考邊學習的過程,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提高素質,更重要的是要滿足其工作崗位提出的工作要求。
成人培訓的角色定位是學員不是學生。首先,成人培訓學習目的性強,自我意識強,所以必須“按需施教”,“不需”則不買賬;其次,成人學員有一定的工作經歷和經驗,“非零起點”,所以要充分利用學員身上所潛藏的實踐經驗,來激發其潛能;再者,成人學員有一定的文化、業務基礎,一般有較強的自學能力,但在課堂學習中注意力持續時間短,遺忘的速度快。針對這些特點,如何更好地提升培訓效果,除了知識傳授要有針對性外,課堂授課方法和技巧在培訓教學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一 培訓課堂常用的教學方法與技巧
1.講授法
傳統的常規授課法是以邊說邊教為主的授課方式,這種授課方法適用于大班課,適用于課程介紹與引導。由于要在短時間內傳授大量的事實信息,培訓教師選取的內容必須是有激勵性的、恰當的,是有組織的、有邏輯性的且清晰的,而且確定要講授材料的方向和深度,合理掌控課程進度。
講授法的局限性是學員很少有參與機會,因而學員獲得的反饋很少,能運用的學習感官較有限,忽略了學員的個別差異,對學員的學習效果不清楚。而且有研究表明講授法在增進記憶方面效果較差。
針對講授法的特點,要求培訓教師用有效的聲音傳送,善用肢體語言;在眾多學員面前要保持良好的舉止態度,以清晰和有邏輯的思路,組織和研發課題的能力;洞察學員細微反應的能力,運用互動答問技巧提高學員的參與度。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培訓師提供背景信息,由學員通過討論提出不同解決方案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的特點是適應性強、針對性強,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同時占用的課堂時間較長。對培訓教師實踐要求較高,在組織教學過程中要把背景交代清楚,確認學員理解和所討論問題,引導過程要觀察學員的表現和情緒反應。有時適當挑起一些爭端,增加案例教學效果。最后要做出合理總結,導出學習重點。另一種是由參加培訓的學員提供員工或組織如何處理棘手問題的書面描述,讓學員分析和評價案例,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方案的培訓方法。
案例研究法為美國哈佛管理學院所推出,目前廣泛應用于企業管理人員(特別是中層管理人員)的培訓。目的是訓練他們具有良好的決策能力,幫助他們學習如何在緊急狀況下處理各類事件。
3.小組討論匯報法
小組討論匯報法是培訓師給出一定的主題背景,要求學員在規定的時間內討論出某種結果并進行匯報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是學員參與感強。
小組討論匯報法要求培訓師首先選取的主題話題清楚,貼近培訓學員的工作背景,以激發學員的興趣,產生共鳴,便于學員交流,分享經驗。其次,要進行合理的分組,要考慮組員的工作背景相近性和差異性;再次規定討論和匯報的時間;最后分享總結,拾遺補闕。
4.故事分享法
故事分享法是培訓教師以故事或者引用他人的故事來表達或呈現一種期望學員認同感受或者某種結果的一種教學方法。
故事分享法往往真實感強,容易引起學員的興趣。這種教學方法一方面能夠成為很好的內容說明,另一方面可以適當地舒緩課堂氣氛。為了達到故事的效果,需要培訓師運用聲音技巧、表情技巧以及適當的肢體語言;同時觀察學員反應,適當引導學員參與故事的評析,最后提煉出故事感悟,達到預期的效果。
5.游戲帶動法
游戲帶動法要求學員按照一定規則開展游戲,從游戲過程中的感受來引發學員思考的教學方法。其特點是學員參與性強,學員有親身體驗,提高學員的溝通技巧,增強團體的合作性,而且娛樂性強,增強課堂的氣氛。
培訓師組織課堂教學前要考慮場地是否合適,要準備道具。在課堂教學中要全方位掌控,首先要宣布游戲規則;其次組織實施游戲;最后進行分享總結。由于游戲教學法占用時間較長,所以培訓師要對時間做出預期,時間比重合理分配,以便更好地掌握培訓課堂的培訓效果。
6.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學員在一定情境下扮演案例中的角色,進行表演的教學方法。其特點是互動交流充分,實效性較強,強化反應能力和心理素質。這種教學方法通過觀察和聆聽表演者來了解他們,給表演者提供一個心理和行為的實踐鍛煉機會,同時使研討的問題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為分析、評價各種行為提供參考。
角色扮演法的局限性是參加的人數有限,花費時間長,有時對成人而言可能會覺得培訓幼稚。培訓教師在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時要有建立情境的能力,同時給予參與者適當指引,引導其他學員進入設計好的場景或狀態情境,并且能對表演者的各種行為做出準確、合理的評價。
二 培訓課堂教學過程掌控的方法與技巧
培訓課堂教學過程可分為開場導入、核心主體內容、結尾三大部分。
首先,開場導入部分,培訓師可運用故事引入、問題切入、熱點時事討論、事實陳述等方式開場,迅速吸引學員的注意力,激發學員的興趣,樹立培訓教師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從一開始就掌控住課堂教學的基調。在導入部分切忌過分炫耀或謙虛,以免引起學員的反感。
其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保持適當的語速,充滿自信,尊重學員,贏得學員的信任。在核心主體教學中,營造開放的氛圍、言語措辭要準確、專業。注意語音、語調,增添聲音魅力,恰當使用身體語言。回答學員提問或質疑時,保持冷靜,注意傾聽,回答時首先表示對提問者的理解,集中在核心問題上使用建設性的表述,如果涉及培訓師能力之外的,無法答復,可以巧妙借力,請其他學員作答,然后培訓師根據回答做出總結。
結尾部分非常重要,一堂培訓課結束后,學員能記住的往往只有最后幾句話,因此巧妙的收尾是能否給學員留下深刻印象的關鍵。可采用要點回顧、故事啟發、觸動情感等方法,重復授課主題和主要內容,幫助學員加深對課程內容的印象,再次調動起學員的情緒。整個課程首尾呼應,結構完整而統一。
一堂好的現代培訓課除了選取實用化的培訓內容外,如何采用適當的授課方法和技巧,使枯燥的培訓過程科學化和藝術化,使培訓學員真正投入到培訓中,成為培訓的主體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這是培訓課所追求的境界,也是培訓效果得以實現的保證。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