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第一季度經濟增長7.4%
受工業生產及固定資產投資減慢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內地經濟增長放緩,按年增長7.4%,低于2013年第四季的7.7%。從按季增長看,今年第一季度較去年第四季增長1.4%。
受部分行業淘汰過剩產能及國家關閉部分高污染企業的影響,內地第一季度實質工業產出增長,由去年第四季的10.0%下降至8.7%。內需亦在制造業和房地產投資增速減慢及中央反腐倡廉政策下放緩。第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由去年第四季的18.2%放緩至17.6%,尤其是制造業及房地產投資,分別僅增長15.2%及16.8%。第一季度名義零售銷售增長12.0%,亦低于2013年第四季的13.5%。
外貿方面,由于去年同期貿易數據可能被高估,今年第一季度內地對外貿易增長顯著減慢,出口下跌3.4%,進口增長1.6%,兩者均低于去年第四季的7.4%及7.2%的增長。貿易盈余則為167億美元,亦大幅低于去年第四季的905億美元。
內地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的進展,三大產業結構繼續優化。第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0%,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4.1個百分點。內需貢獻繼續提高。第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64.9%,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第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快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3,比上年同期縮小0.06。
經濟增長可望反彈
盡管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低于中央政府7.5%的增長目標,我們認為,未來數季經濟增長將逐步回升,主要因為:
其一,第一季度信貸增長顯著。信貸可被視為領先經濟指標,投資增長一般在新增貸款三至六個月后上升。用以計算整體經濟融資規模,涵蓋銀行貸款、委托貸款、信托貸款、企業債券發行等的社會融資總額,第一季度每月平均高達約1.87萬億元人民幣,而2013年第四季僅為1.11萬億元人民幣。第一季度每月平均新增人民幣貸款,由去年第四季的538億元人民幣上升至1萬億元人民幣,亦較去年同期的9200億元人民幣為高。此外,今年2 月以來銀行間市場利率大幅下降,亦為實體經濟提供了較低融資成本。
其二,今年預算財政赤字為1.35萬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約2.1%,高于去年實際財政赤字1.06萬億元人民幣,或國內生產總值的1.9%。由于首兩月財政盈余為7856億元人民幣,當局若要達成今年的財政赤字目標,未來三季的財政政策將極為寬松。此外,4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三大政策措施,亦將支持未來經濟增長。
其三,今年環球經濟復蘇步伐加快將為內地出口提供支持,尤其是內地兩大海外市場,美國經濟溫和復蘇及歐洲經濟走出衰退,將為內地出口增添動力。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的預測中,均預期美國經濟增長,由2013年的1.9%加快至2014年的2.8%,而歐元區經濟則由收縮0.5%轉為增長超過1.0%。內地官方采購經理指數的新增出口訂單分類指數,3月份升至50以上亦意味前景改善。此外,近期人民幣匯率明顯貶值亦將有利出口增長。
其四,第一季度實質零售銷售增速仍較穩健,增速為10.9%,雖然較去年第四季有所回落,但與去年同期10.8%的實質增速相若。受惠于城鎮化發展、居民實質收入增加及居民消費質量提高,預料未來三季消費增長將保持強勁。
總而言之,未來數季政府支持經濟增長的措施將逐步發揮作用,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已是最低水平,其后將會加快。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鐵路貨運量、港口吞吐量、日均發電量等多項經濟先行指標出現回升,這些數據也顯示第二季內地經濟會有所改善。我們預期第二季經濟增長或反彈至7.6%。 對2014年整年而言,我們維持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6%的預測不變,較2013年7.7%的增長稍低,但高于中央政府7.5%的增長目標。
免責聲明
本檔由恒生銀行有限公司(“恒生”)提供,內含之資料,乃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搜集,而當中之意見僅供參考之用,意見內容不一定代表“恒生”之見解。撰寫本檔之分析員證明于本檔內所發表之意見,乃準確反映分析員就有關金融工具或投資項目之個人意見,而有關分析員過去、現在或未來之報酬,并無任何部份直接或間接與本文件內之特定建議或意見有關。本文件的內容并非(亦不可作為)買賣外匯、證劵、金融工具或其他投資之要約或邀約。本檔的任何部份均嚴禁以任何方式再分發。
本文件所載之數據或只屬指示性,并且未經獨立核對。“恒生”對當中所載之任何數據、推測或意見,或作出任何此等推測或意見之基礎的公正性、準確性、完整性或正確性并無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擔保、申述、保證或承諾,亦不會就使用或依賴本檔所載之任何數據、推測或意見承擔責任或法律責任。投資者須對本文件所載數據及意見的相關性、準確性及充足性自行作出評估,并就此評估進行認為需要或合適的獨立調查。所有此等數據、推測及意見均可予以修改而毋須事前通知。
“恒生”及其聯系公司可以其名義買賣,可能有包銷或有持倉于所有或任何于本檔中提及的證券或投資項目。“恒生”及其聯系公司可能就其于本檔所提及的所有或任何證券或投資項目的交易收取經紀傭金或費用。
本文件所提及之投資項目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投資者必須根據其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及獨特需要作出投資決定,并在有需要時咨詢獨立投資顧問。本檔并不擬提供專業意見,因此不應賴以作為此方面之用途。
本文件并無考慮任何收件人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特定需要。投資涉及風險,投資者需注意投資項目之價值可升亦可跌,而過往之表現亦不一定反映未來之表現。本檔并不擬指出本檔內提及之證券或投資項目可能涉及的所有風險。
恒生中國成都分行開幕
日前,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恒生中國”成都分行開幕,恒生銀行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李慧敏及恒生中國副董事長兼行長林偉中為開幕主禮。李慧敏女士表示,恒生重視內地業務的長遠發展。中國西部市場經濟高速增長,對內地經濟發展的地位愈來愈重要。設立成都分行,將加強恒生在西部地區的服務覆蓋,為客戶帶來更多元、優質的產品和貼心、便捷的服務。
恒生中國成都分行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紅星路 3 段 1 號國際金融中心一號辦公樓 28 樓1、9 、10單元;電話:028 68727188
廣州分行喜遷新址
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恒生中國”廣州分行日前喜遷新址。恒生銀行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李慧敏及恒生中國副董事長兼行長林偉中出席儀式,并為展示于廣州分行的特制恒生金財神揭幕。
恒生中國廣州分行于 1995 年成立,是恒生在內地的第一家分行。廣州分行此次遷至廣州中央商務區之珠江新城,全新升級的配套設施以及“以客為尊”的服務理念,將滿足客戶日益多樣化的金融需求。恒生中國近期發布“優越理財中港通”,協助客戶靈活安排內地與香港兩地賬戶資金,滿足跨境銀行服務需求,使日益頻密的內地與香港金融交流更便利快捷。
恒生自 1970 年代起以“財神到”年畫廣贈客戶。恒生財神經是恒生銀行的標記,寓意富貴吉祥。高 1.89 米的金財神現擺放于廣州分行供客戶參觀。
恒生中國廣州分行地址:廣州市天河區花城大道 18 號建滔廣場一樓01 單元及辦公樓 25 樓;
電話:020 3811 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