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文化服務是指由各級人民政府或者社會力量舉辦的,向公眾開放并用于開展文化活動的。公共文化的建設和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實現和文化發展成果的共享程度。本文著重探討如何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以便更好地為群眾開展服務。
【關鍵詞】公共文化 服務 建設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9-0023-02
徐州市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總的目標是:堅持公益性和基本性相結合,通過深化改革和加強城鄉統籌,率先建成符合徐州實際情況,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圈。努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基本形成,確保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和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滿意度明顯提高,不斷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向廣覆蓋、高效能轉變。下面著重探討徐州市如何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建設。
一 居民文化消費的主要形式
從文化需求的內容形式來看,城區居民文化消費呈現多樣化、個性化特征。通過走訪調研,大部分的居民通過一定的文化服務來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其中看電視是目前市區城區居民文化消費的最主要形式,其次是上網,閱讀書報雜志是居民的第三選擇。唱歌跳舞、棋牌在居民文化消費中也占有一定比例,進行藝術類創作等活動在居民生活中所占比例很小。隨著網絡的普及,對書、報、刊以及電影市場帶來一定沖擊。
二 居民文化活動的主要特征
絕大多數居民每天用于文化生活的時間在2個小時及以上,多數居民每月用于文化生活的花費不足百元。根據目前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費習慣,居民每月平均用于文化生活的花費在百元以下,還不足以看一場電影。通過走訪了解到:居民學歷越高,用于文化生活消費的花費也相應越高。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豐富多彩的文化信息出現,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很多的選擇。人們不但利用傳統方式積極參與各級文化活動,也用現代科技手段獲得各種文化信息,這些方式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在傳統文化活動渠道的利用上,居民們會參與政府和社區舉辦的各類文化活動,通過走訪發現居民喜歡的文化活動多是群眾性文體活動,例如暴走、廣場舞等。
三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有待進一步改進
制約徐州市城區居民文化消費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新穎的文化形式以及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產品。通過走訪了解,部分居民認為是免費的公共文化供給不足;少部分居民認為享受不到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還有部分居民認為公共文化發展的財政投入不足;同時一些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超出了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使得一般老百姓對文化消費望而卻步,例如熱門電影、明星演唱會等票價過高。
四 加強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設
第一,文化館、影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要逐步完善網絡建設,使網絡布局合理,方便群眾積極參加各項活動。要加強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場所網絡覆蓋,縣級的圖書館、文化館,鄉鎮(街道)的綜合文化站必須有有線網絡接入。
第二,加強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網絡設施建設,鄉鎮(街道)建有單獨設置的綜合文化站,其設施環境、設備配置、活動開展、人員配備、綜合管理等達到省文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規定標準。
第三,社區文體活動室、文化廣場建設。結合社區行政組織辦公場所建設,行政村建設面積不少于15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室,每個文化活動室都建成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而且無線網絡必須覆蓋。
第四,積極開發公共電子閱覽室。依托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市及所轄縣建有標準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在工作時間段必須給居民提供服務。
五 加大投資力度,合理布局文化設施和活動場所
近年來,盡管市區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發展迅速,能基本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但公共文化設施仍存在總量不足、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體現在中心城區部分區域和一些中心鄉鎮公共文化資源相對較多,而有些區域、城郊接合部及偏遠鄉鎮,其公共文化設施則相對偏少,不能滿足所在地居民文化需要。
六 大力發展文化旅游,吸引外來游客進行文化消費
徐州作為全國重要旅游城市,要充分挖掘徐州市的文化旅游資源,打好旅游文化牌,吸引更多外來游客來進行文化消費,以彌補徐州市文化消費的不足,增強徐州市的文化消費能力。徐州國家4A級景區重點旅游景點: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窯灣古鎮、徐州龜山景區(龜山漢墓)、徐州云龍湖風景區、彭祖園、馬陵山風景區。
七 加強文化中心服務于農民
第一,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以文化人才集聚人氣、活躍農村文化陣地。加強村落文化員隊伍建設,強化村落文化員的教育、培訓、管理和獎勵。堅持以徐州政府為主導,保障農村公共文化設施正常運行,要搞活各項機制,為農村公共文化設施良好運行提供制度保障。確立以市、街道(鄉鎮)、村和村文化員為主體的四級目標責任制。市級文化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全市村落文化宮管理的日常督查、通報、考核、獎懲等制度,街道(鄉鎮)各級文化站要對所轄村落文化宮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村落文化宮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表彰獎勵。
第二,不斷增強活力,促進農村公共文化設施高效運行,要豐富基層文化活動載體,以文化活動帶動文化設施利用率的提高。市級文化部門要建立健全送文化下鄉的長效機制,深入開展以送戲、送書、送電影為載體的文化下鄉活動,逐步把分散性的援助幫扶轉變為有組織、有保障的運行體系,使文化下鄉活動經常化、制度化。
八 結束語
徐州在進行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和網絡化體系建設進程中,通過積極探索、認真開展實踐,努力拓展新型徐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現已取得顯著的成績。希望能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較大影響,使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廣價值,基本建成全市范圍的“15~2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
參考文獻
[1]張珍.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淺析——以臨沂市河東區為例[J].經濟視野,2012(9)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