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構建了鳥擊風險因子,設計了機場鳥擊風險評估模型,利用熵值法賦權,確定鳥類的風險等級。該模型能夠真實、準確地反映機場鳥擊風險情況,能有效地支持機場場務管理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鳥擊防災工作。
【關鍵詞】鳥擊 防范對策 風險評價因子 評價指標
【中圖分類號】V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9-0198-01
一 機場鳥擊危險因子的確定
鳥類威脅安全飛行的因子包括:鳥類密度、體重、活動高度、遇見頻次、活動地點及活動時間等。機場及周邊地區鳥類調查應在飛行區及周邊8公里范圍內,并依據生態環境的不同劃分不同樣帶設立不同觀察點。鳥類活動地點用全年觀察中每種鳥類遇見的樣帶數量進行量化,威脅飛行安全的因子主要是:鳥類的密度(X1)、體重(X2)、遇見頻次(X3)、遇見的樣帶數(X4)、活動高度(X5)。
二 危險評價模型的確立
根據實踐經驗,鳥擊風險評估可以采用兩種函數模型進行綜合評估。鳥擊風險評估函數第一類:該種因素有一個下限,小于該數值的時候無鳥擊風險,該數值越大,鳥擊出現的概率就越大;鳥擊風險評估函數第二類:該種因素有一個中間值,越接近該中間值,鳥擊風險就越大,低于或高于該中間值,鳥擊風險的概率就越小。基于上述兩種情況所述,建立以下的鳥擊風險評價模型。
鳥擊風險評估函數第一類:R(Y)為評估函數,Y為風險評估因素,則鳥擊風險評估函數為:
鳥擊風險評估函數第二類:設R(Z)為評估函數,Z為風險評估因素,則鳥擊風險評估函數為:
三 確定權重
熵值反映了信息無序化程度,故用信息熵評價所獲系統信息的有序度及其效用,即由評價指標值構成的判斷矩陣來確定指標權重。步驟如下:
根據鳥類綜合風險值,將白云機場所記錄到的鳥類劃分為風險很大、風險較大、一般風險、風險較小4個等級。風險評價劃分標準如下:IRV<0.05,風險較小;0.05≤IRV<0.1,為一般風險;0.1≤IRV<0.2,為風險較大;IRV≥0.2時,風險很大。
由此可見,風險很大的鳥種有11種,占鳥類調查總數的18.65%。它們是夜鷺、白胸苦惡、珠頸斑鳩、家燕、金腰燕、白頭鵯、棕背伯勞等。
風險較大鳥種有19種,占調查總數的32.20%。它們是牛背鷺、白鷺、紅隼、山斑鳩、火斑鳩、噪鵑、灰林鸮、白腰雨燕、戴勝、白鹡鸰、紅耳鵯等。
一般風險鳥種有22種,占調查總數的37.29%。它們是大杜鵑、小鴉鵑、紅角鸮、褐林鸮、普通夜鷹、紅頭咬鵑、普通翠鳥、大擬啄木鳥、小云雀、粉紅山椒鳥等。
風險較小鳥種有7種,占調查總數11.86%。它們是綠頭鴨、斑嘴鴨、綠翅鴨、喜鵲等。
參考文獻
[1]賽道建、孫濤編著.鳥撞防范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2]張錦、寧煥生、劉佳等.中國民用機場鳥情與鳥擊風險[J].中國民用航空,2008(2):73~76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