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產實習是大學生本科學習的一個重要實踐教學環節。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大部分學生在參加生產實習時并未能真正投入或參與到企業生產活動中,生產實習效果不甚理想。通過走訪中小企業,調研中小企業崗位需求,選送部分學生分散到各個中小企業參加生產實習,學生實習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生產實習 中小企業 實習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9-0027-01
生產實習是本科教學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的必要環節,是大學生必須參與的一項重要實踐教學活動。生產實習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對各科專業知識的現場認識,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公司運作、管理等,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目前學生參加生產實習的效果并不理想,沒有達到生產實習的初衷。如大多數情況是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馬觀花地參觀一遍,回來寫寫參觀心得即可。由于很多大型企業擔心影響生產等原因不愿意接收生產實習的學生,所以學校要求學生自己找企業參加生產實習。這就給很多學生帶來了偷懶的機會,躲在家里或是在外面玩,應付實習。有些學生因為能力有限或是因企業不好安排實習崗位等,最后只能在大企業做一些打掃衛生、收發快遞等重復且不需要任何專業知識的簡單工作,生產實習效果大打折扣。鑒于此,改變原有的生產實習方式變得尤為重要。
一 選擇中小企業作為生產實習基地的優勢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各地中小企業蓬勃發展,中小企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緩解就業壓力、促進經濟結構優化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中小企業分布比較密集,主要集中在各地工業園區、信息產業園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等。所以,把學生生產實習基地著眼于數量多且較為集中的各個中小企業變得相對容易。第二,中小企業規模小,員工有時較為短缺,機會多。中小企業很少存在擔心影響生產而拒絕學生來參加生產實習,相反,他們非常歡迎學生參觀、頂崗,讓學生參與到企業生產中。并且,在中小企業實習,有師傅指導,學生進步較快。如果在實習過程中表現良好的學生畢業后還有機會直接在企業就業。第三,中小企業非常愿意與學校相互合作。中小企業有時技術力量有限,需要學校提供一些技術支持,這時學校可與企業合作,與企業建立良好的互幫互助合作關系。
二 學生到中小企業實習的安排
學生人數多,層次水平能力不同,中小企業崗位需求不同,合理恰當地安排學生到專業對口的企業實習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如果一些學生自己有條件找到實習崗位,在教師確認崗位的情況下允許學生自己參加生產實習。但大部分學生還是需要學校提供實習崗位的,那么教師必須走訪企業,對中小企業崗位需求和合作意向等進行調研。如了解到一些公司有部分崗位,如技術研發部、生產部、品質檢測部、采購部等需要學生,則做好中小企業生產實習學生計劃需求表。學生報名方式可由教師根據學生情況給予推薦,或是學生自愿報名。
三 生產實習過程管理
由于實習公司企業數目多,不可能每個公司都派一名責任老師管理學生。根據學生實習地點集中程度,每一個片區派一名負責老師,如深圳某幾個相距不遠的工業園區由一名老師負責。教師到各個企業落實學生實習的崗位,檢查學生實習情況,與企業人資、技術工程師等交談,了解學生實習中的生活情況、工作情況以及學生實習中專業上或是管理上存在的問題。生產實習結束后,每位學生必須遞交一份生產實習報告以及公司評價。生產實習報告以及公司評價將作為生產實習成績的依據。
四 結束語
按照上述思想、方法對我系2010級學生生產實習進行安排和管理。由于是第一次把生產實習落實到中小企業,聯系到的中小企業數量還不能滿足全系大部分學生的要求。教師走訪了學生實習較為集中的桂林、深圳、東莞、廣州、惠州等多家中小企業,看到學生們在各個崗位上工作,有的學生在車間做沖壓模具品質檢測,有的學生在師傅的帶領下做自動化生產線某個模塊的編程、組裝,有的學生做公司產品耗材的檢查、報送、采購等。通過與企業人資、工程技術等部門和實習學生的座談,學生們普遍認為他們在生產實習過程中雖然辛苦,但得到了很大的鍛煉,發現了自己專業知識上存在的不足,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生產實習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世洲.提高工科大學生生產實習效果的探討[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3):52~53
[2]邱樹恒、陸宇蘭、葉少峰等.大學工科生產實習的現狀和實習方法的探索[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S1)
[3]白麗平、劉建強、伍乃騏等.大學工科專業生產實習方式的探索和思考[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44~46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