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聽力既是英語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中的基礎部分,也是基礎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重點。本文主要談談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什么樣的聽力應試策略,以提高其英語成績。
【關鍵詞】聽力 應試策略 小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9-0123-01
隨著英語新課程標準的提出,聽力測試在學期考試中所占的比例逐漸提高。聽力試題答題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學生英語成績的好壞。學生應掌握必要、恰當的應試策略,才能發揮自己的聽力能力,在測試中得心應手。那么,作為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什么樣的聽力應試策略,以提高其英語成績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作了以下嘗試。
一 心態平靜
應考聽力測試具有瞬時性和不可逆性。聽力錄音轉瞬即逝,學生沒有充分思考的時間,更容不得反復琢磨,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要相信自己,穩定情緒,以一種平靜的心態,信心百倍地走進考場,全身心投入考試。
學生應調整心態,保持沉著冷靜,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讓試題的難度、考場音響設備的質量和考場內外的環境影響自己的情緒。考試時個別聽不清或聽不懂的問題要盡快從現有文字中推測選項,實在聽不懂的,要舍得抓大放小,果斷放棄,集中精力,緊追語音速度。切不可瞻前顧后,因小失大。只有做到自信應考,遇難不慌,處驚不亂,靜心收聽,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使聽力水平得以正常發揮,取得理想成績。
二 速讀預測
問題和選項是聽力理解的關鍵,它可以幫助我們預測聽力材料的內容,掌握主題,縮小范圍。所以,拿到考卷之后,學生一定要抓緊時間,提前審題,迅速瀏覽題干及選項,根據題干及選項提供的信息,掌握一些有關聽力材料的線索,預測要聽到的內容。這樣,在聽錄音時就可以帶著問題、有側重點地去聽,有的放矢地捕捉信息,從而提高聽力理解的準確率。
預測包括聽前預測、聽中預測和聽后預測。
聽前預測即根據題干提供的書面語言信息進行預測。比如:答案選項有四個分別是A. Yes,I do. B. Yes,I can. C. Yes,they do. D. Yes,they can.讀題后發現A的回答一定以Do you…開頭,B的回答一定以Can you…開頭,C的回答一定以Do及復數名詞開頭,D的回答一定以Can及復數名詞開頭。這樣聽時,只要注意這些就不難選對答案。
聽中預測主要根據關聯詞和關鍵詞進行預測,比如聽到dad,mum,sister,brother等詞匯而預設談話人之間的關系時,則可預測談話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
聽后推測貫穿于聽力理解的全過程,學生在聽完試題后應前后聯系,利用后面聽到的信息,并對聽前、聽中的預測加以推理、分析和修正,從而保證理解的準確度。
三 抓住關鍵
抓主題句、關鍵詞是一種重要的聽力技巧。應試時,要有選擇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話語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上。(1)主題句。聽對話時,要求學生注意聽短文的首句和結尾句,文章的開始往往是對短文內容的概括,如人物、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事由等,是信息內容的引導句,它提示整個語段講什么,信息內容朝什么方向展開。(2)關鍵詞。注意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who)、事件(what)、時間(when)、地點(where)、原因(why)、方式(how)、數字(how many/how much)、選擇(which…)等,抓住關鍵詞有利于對語義的理解。
四 做好筆記
聽的過程應是耳、眼、腦和手共同活動的過程。聽力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考察的是記憶能力和記憶效果。記筆記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記住所聽材料內容。學生在聽力測試時,耳朵聽音應準,眼睛看題應快速、清楚,再記下相關材料的細節內容,這樣才有可能在聽音結束后自己創造追憶條件。
一般來說做筆記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有選擇地做筆記
在做筆記時,不要試圖把聽到的內容全部記下來。記的內容應該是重要的信息、容易忘記的內容(如時間、地點、數量等)或者自己特別感興趣的內容。所記的內容可以是關鍵詞,可以是數字之類的信息。
2.要有效地運用縮寫、符號等形式,減少記錄的負擔
縮寫速記法可以幫助學生盡可能多、快、準地掌握新的信息并加以記憶。記錄的速度要求快,單詞不一定寫全,可只寫開頭的字母,也可以只寫該詞的輔音部分,還可以建立自己的符號和縮寫體系,記錄要以不影響聽下面的內容為原則。這樣可以充分節約時間,使學生做出更準確的答案。
3.要有系統地做筆記
要使筆記有系統,雜亂無章的筆記,自己看不懂,也是毫無意義的。
總之,聽力是英語學習綜合素質的具體表現之一,也是一個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教師應指導學生靈活掌握、運用聽力應試策略,培養學生知難而進的勇氣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從而使學生不斷提高英語考試成績。
參考文獻
[1]胡春洞主編.英語教學法[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陳琳、王薔、程曉堂.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呂長竑.聽力理解學習策略訓練[J].外語教學,2001(3)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