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結(jié)合,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噴發(fā)、觀點思辨、意向還原、充實文本等作為寫作契機,進行隨文練筆,會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語言積累與組織能力,進而提高寫作水平。
【關(guān)鍵詞】隨文練筆 契機把握 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9-0127-01
將寫作能力訓練局限于作文教學課以及教學目標不明確、訓練形式單一等諸多原因,直接導致了學生的習作能力不能很好地積累與提升,怕寫作文是其最直接的表現(xiàn)。因此,改革作文教學,將其與日常語文教學尤其是閱讀教學結(jié)合起來,以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噴發(fā)、觀點思辨、意向還原、充實文本等作為肥沃的土壤與寫作契機,進行隨堂的隨文練習,會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語言積累與組織能力,進而提高寫作水平。
一 在情感噴發(fā)處,記錄感悟
閱讀離不開讀者對文本的理解,理解文本的過程中,讀者會對所讀文本產(chǎn)生一定的體會、感受,并帶來情感上的共鳴。讀者的“情動”會帶來“辭發(fā)”,動筆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情感與自我,成為一種非常自然的選擇。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課文都充溢了豐富而熾烈的情感,學生在閱讀課文與教師講解下,也多會對所學習課文產(chǎn)生一定的情感反應(yīng)進而引發(fā)表達的愿望。此時,教師就要及時引導學生噴發(fā)心中的情感,做好必要的文字記錄。無形中,一篇課堂小練筆就產(chǎn)生了。
例如,教學《奇怪的大石頭》一文后,問學生們“有沒有感受”“有什么樣的感受”時,學生們都爭先搶后地表達,但是同學們的表達我都沒有聽清楚。那好,“既然都想說,課堂上時間也不夠,那就想好寫下來吧”,一個課堂練筆的要求在無形之中就被提出。有一位學生是這樣寫的:“今天我學習了《奇怪的大石頭》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小時候?qū)亦l(xiāng)一塊巨石的來歷產(chǎn)生了疑問,最后通過研究找到答案的故事。原來這塊巨石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李四光是真愛動腦筋啊。我一定要向他學習刨根問底尋找正確答案的精神,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動腦思考,不輕信他人的答案。”顯然,這樣的隨文練筆,在記錄讀者的情感體驗外,還促進了自己情感體驗的升華,無論對課文的理解還是寫作能力的提升,都是極為有益的。
二 在學生的“思辨”處,記錄觀點
現(xiàn)在的學生個性張揚,思維活躍,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不同的觀點,引起其他學生的議論。此時,教師要及時抓住問題討論與觀點表達的契機,引導學生進行一場雖臨時卻必要的辯論,借以幫助學生梳理與錘煉思維、收集信息、組織語言與表達觀點,達成辨明之目的,這也是語文課程標準“發(fā)展思維能力”、“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以及“初步具備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的教學目標與要求所在。
例如,學習《孔子拜師》一課,孔子尋找老子一段時,有學生說“孔子太冒失了,這樣做很有可能犯錯、認錯人的”,理由是“孔子僅憑‘七十多歲’‘老人’‘穿著長袍’‘頭發(fā)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這幾個特征就能確認他是老子嗎?要知道,具有這些特征的人很多;還有,一個人有沒有學問是可以從外表看出來的嗎?”顯然,這名學生是認真讀課文并思考了,這個問題也很有討論的價值。此時,組織學生臨時進行一小段辯論并做好記錄就非常必要。雖然這場小辯論有偏離課文主題的嫌疑,卻很好地達成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良好結(jié)合。
三 在意象還原處,充實文本
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與能力的提高,如對某些文字的理解,單靠教師的講解是沒有辦法真實獲得的,只有在具體的語文實踐中才會得以實現(xiàn),正如俗語所謂“絕知此事要躬行”。事實上,語文學習過程中,某些時候,教師的講解是無力而徒勞的,對某些文字的理解會因人而異,或者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這時,教師以一種開放與包容萬千的姿態(tài)要求學生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感會成為一種可選項。如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結(jié)合課文特定的時代背景,該怎樣理解描寫黃包車夫的臉的“飽經(jīng)風霜”一詞呢。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結(jié)合已有經(jīng)驗與文本文字的個性化思考、推敲、揣摩與想象了。如有學生這樣寫:“這位老車夫,有五六十歲的樣子。臉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皺紋;眼圈深陷,充滿了血絲;頭發(fā)也亂糟糟的,蒙著一層灰。整個人看上去,有氣無力,疲憊不堪,到處寫滿了滄桑。”顯然,作為學生頭腦中的意象之一,這樣的描寫對于課文的理解是有益的。
同時,考慮到小學生的閱讀水平與行文需要等因素,課文中某些情節(jié)有時會出現(xiàn)跳躍性或?qū)懙梅浅:唵危踔谅詫憽@種課文“留白”,無論是出于深入理解課文還是寫作訓練的目的,教師都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必要的擴充與補充,以豐富文本。
總之,徐志摩有詩云“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學生隨文練筆的進行也需要這樣一船“星輝”。只要教師善于捕捉機會,適時引導,在學生的閱讀課堂教學得以有效延伸與拓展的同時,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必會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在寫作中“放歌”也就會變成一件興致盎然的“趣”事。
參考文獻
[1]張薔叢.提高課堂小練筆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1):118
[2]曹枝萍.提高“小練筆”有效性的策略[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3(4):20~21
[3]范欽衛(wèi).提高“課堂小練筆”有效性的切入點[J].吉林教育,2012(19):97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