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就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環境中的提問環節現狀展開了必要的分析,而后進一步就如何切實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提問環節的有效性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初中 數學 教學 提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9-0144-01
初中階段的教學工作,任務異常艱巨,對于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從學習內容和總體知識量方面的陡然改變,讓學生多少有些無所適從。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能更為有效地展開數學教學工作,是每一個初中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 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環境中的提問環節現狀
在初中數學教學環境中,提問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并且對于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有著毋庸置疑的積極意義。高效而獨具特點并且精心設計的提問,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并且對于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也有極大的幫助。
就當前中國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狀況看,尤其是提問環節,其質量令人擔憂。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提問的分布狀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提問的分布呈現出極大的不均衡特征,并且這種特征并未實現提問環節對于教學需求和教學發展狀態的幫助。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教師就一個知識點連續提出多個問題,讓學生的思維疲于應付,反而造成注意力失去重點,甚至降低教學效率,為整個教學過程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第二,提問應當落實到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過程上,但就目前的情況看,提問常常會流于形式。教師提問,并且教師自己回答的情況不在少數,常常會因為問題設置不合理,造成學生因為學習進度或者自身水平而無法回答,從而教學過程中的提問環節無法實現其應有的互動價值。由此,提問教學成了教師獨角戲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從而失去了其本身的價值,作為教學活動應當服務的中心群體——學生而言,并未真正通過提問環節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本質上看是一種失敗的教學方式。
第三,提問教學還有一個相對較為常見的誤區,就是教師在教學活動展開的過程中只是在與一部分學生展開互動。此種提問教學從過程上看很容易被教師所忽視,因為在課堂上,確實存在有互動,甚至可能會以一種相對熱烈的形式展開。從而導致教師難以有效判斷是否切實實現了提問教學方式的自身價值,以及是否讓這種教學方式成為切實推動學生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的力量。
二 切實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提問環節的有效性
考慮到當前初中階段數學教學提問環節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其本身對于數學教學的積極推動作用,有必要針對當前提問環節存在的不足展開分析,并且切實提出改進措施,借以實現數學教學整體水平的提升。總體而言,有如下幾個方面可以作為首要的切入點。
1.合理布局提問
同其他教學方法一樣,妥善計劃、精細布局的數學提問教學必然會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而未能有效設計的提問教學環節,則難以實現其自身價值。對于這方面的問題,應當從時間和教學需求兩個層面加深認識。從時間層面看,提問教學方式作為觸發課堂互動的重要手段,對于吸引學生注意力,加強學生對于教學環節的參與程度有著積極作用,因此應當在課堂環境中合理分配,并且在學生可能會發生注意力降低的環境下優先選用。具體應用應以實際的教學環境需求為準,必須認識到提問教學方法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必須服務于整體的教學思路和展開方式,因此唯有切實地分析課程展開過程對于提問環節的需求,才能實現合理提問,將其價值發揮到最大。
2.合理設置內容
對提問教學而言,重要的在于保持學生對于教學過程的參與程度以及調動學生自主思維的意識,因此對于問題的難度和內容應當謹慎把握。難度過大或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所脫節,就會導致學生無法有效展開思考,從而放棄對于問題答案的追求。而問題過于淺顯和簡單,就會讓學生覺得沒有挑戰性,懶于思考。沒有學生參與提問的環節,甚至是沒有學生參與的教學過程,都稱不上成功,使提問流于形式,成為教師的另一種獨角戲表演。在實際工作中,應依據課程展開需求和學生思維的步伐設定提問內容,不切實際的提問都不可取。
3.及時評價反饋
在提問教學的展開過程中,還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反饋,具體包括兩個方面。(1)學生角度的反饋信息獲取,即教師提問,學生作答后的即時評價,應當及時將問題回答的評價信息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只有問答沒有評價的提問教學是失敗的開環信息教學方式,在實際應用中絕不可取。(2)教師角度的反饋信息獲取,應當注重教師教學活動面對的是整個班級集體,避免與其中個別學生或者少數學生展開互動,而忽視了更大的學生群體。
三 結束語
必須認識到提問教學方式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應實現其必要的推動作用。任何形式的提問教學,都應當以學生的能力提升以及學習積極性的水平作為最終的衡量標準,唯有如此才能切實實現提問教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俞燕云.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9)
[2]柳青.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6(4)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