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以及交往能力,對于他們未來的發展格外重要。本文就當前幼兒合作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探究,希望通過研究對實際工作帶來幫助。
【關鍵詞】幼兒 合作能力 交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9-0164-01
兒童社會人格品質的培養已經是教育研究的一個重點,幼兒時期是人格形成以及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在這一時期培養幼兒的合作以及交往能力,能夠有效地對其人格的形成及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并由此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 影響幼兒合作及交往能力的因素
關于幼兒合作以及交往能力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幼兒的社會認知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幼兒的自我中心意識對于幼兒的合作能力以及交往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幼兒的語言發展水平也會對幼兒和他人的交流合作產生影響,在幼兒的情感以及性格方面也占有很大的成分,幼兒的合作以及交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合作者的認識程度,另外幼兒的自制力方面也會對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產生影響。再者就是如果幼兒由于缺乏交往的技能以及策略,那么對于他們的合作交往能力也會形成障礙,而性別以及年齡的因素對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也可以產生影響。這些主要是個體的影響因素。
在群體的影響因素方面主要有幼兒和同伴的關系。還有就是家庭方面的因素,幼兒受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比較深刻,有研究表明,父母的審美價值和幼兒交往合作就呈現出正相關。同時還有幼兒園教育方面的因素,幼兒如果對教師的態度比較消極,那么在溝通上就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二 培養幼兒合作及交往能力的策略
對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的培養要從多個方面進行,首先要創設交往合作的情景以及環境,這也是培養幼兒在這一方面能力提升的基礎。幼兒教師要能夠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幼兒進行組織,來完成一些游戲以培養他們的興趣,如用積木搭建成一個造型,或者是畫畫,或將幼兒分成小組來合作完成游戲。這樣的方式能有效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在交往以及合作的能力上能有效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要將合作和交往貫穿到整個游戲活動中,來對幼兒的合作能力進行鍛煉培養。對于年齡不同的幼兒,要能夠打破班級的界限,讓他們和不相同年齡的幼兒進行合作,在合作交往的環境以及情境中完成任務。
另外,幼兒合作交往的情感體驗要得到有效的強化,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在日常活動中,對幼兒要仔細地進行觀察,要能夠用理解及分析的眼光來對待幼兒,對幼兒的心理要能夠積極地疏導,讓幼兒保持健康的心理。幼兒教師的微笑、贊許的目光以及溫柔的話語能夠使幼兒在心理情感上得到體驗,這樣更能促進幼兒的心理情感的增長,會在合作以及交往能力上得到有效的加強。還有就是對于幼兒的合作以及交往能力的培養主要還是在園內進行,所以對于幼兒園的資源要能夠加以充分的利用。如在結構區進行玩具投放,教師可以將積木按難易的程度進行擺放,從而有效地引導幼兒合作能力上提升,在合作的過程中再引導交往,使幼兒自信心得到增強,在這一交流合作的氛圍中完成游戲任務。
再者就是要能夠對家長資源進行利用,這主要可以通過親子合作表演來完成,如表演啞劇、童話劇等,這樣能夠在合作能力上得以提高,能夠讓幼兒在合作過程中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還可以通過角色游戲的開展來提高幼兒在合作交往方面的能力,將幼兒分配成不同的角色,將一個個的角色性質進行大致的講述,從而使幼兒能夠對社會的一些內容進行了解認識,并積極地引導他們合作和交往,增加幼兒之間的親密感。最后就是教給幼兒合作交往方面的能力,如在游玩時創造交往的機會,為幼兒做一個好的榜樣,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尤其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要能夠得到有效的加強。
三 結束語
總之,幼兒合作交往能力方面的培養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分析,要多角度的分析才能夠全面了解幼兒。對幼兒的合作與交往能力培養要以鼓勵為主。
參考文獻
[1]馮文全、楊寧寧.農村幼兒園鄉土課程的開發與利用[J].現代教育科學,2014(3):45~47
[2]劉聰穎.淺析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教育[J].學周刊,2014(5):66~67
[3]周澍.主題課程背景下對游戲選擇的思考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4(35):1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