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高職院校規模的逐漸擴大和大學教育的大眾化,中、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日益嚴峻,根據社會人才需求狀況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對于中、高職護理教育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
【關鍵詞】中、高職 護理專業 人才定位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8-0023-02
從中國護理專業人才市場的角度來說,由于護理人才培養起步晚、起點低,高素質護理人才的需求與輸出存在較大差距,同時在不同級別的醫院或者醫療組織機構中,由于服務對象或崗位的特殊性,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依然呈現出多層次性的特點。因而,從教育的角度來說,根據人才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不同崗位的護理人才,才能滿足不同護理對象和不同衛生機構的用人需求。
一 中、高職護理人才需求概況
經過市場調查發現,醫院對護理人員的需求量大,尤其是大專及以上學歷的護理人才需求量更大。二、三級醫院臨床護理人員多是大專及以上學歷,他們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系統的專業技能,能獨立處理各種常見的護理專業問題,能以病人為中心開展護理工作,是臨床護理的中堅力量。下表所示為各級醫院對護理人才的學歷要求。
醫院對護理人才的學歷要求
醫院目前護理管理人
員培養對象未來三年需求
三級醫院大專和本科學歷大專和本科學歷本科和研究生學歷
二級醫院大專及以上學歷大專及以上學歷大專和本科學歷
一級醫院大專及以上學歷大專及以上學歷大專及以上學歷
從滿意度上來說,護理行業對高職護理畢業生的滿意度在80%左右,對中職護理畢業生的滿意度在40%左右。中職院校的護理教育作為中國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衛生事業培養護理人才的重責大任,必須努力提高人才素質,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需求的護理人才,既促進學校自身的健康發展,也促進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 中、高職護理教育的人才定位思考
1.個性化培養目標
中、高職的護理教育必須基于學生本身,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訴求和世界觀、人生觀等角度進行人才培養,促進每個學生的綜合健康發展。中、高職院校的招生來源不同,使得學生具有不同的特點。中職生較之高職生,表現為自控能力較低、專業領悟能力有限。對此,學校應倡導個性化教育,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進行系統的生源素質調查,分析學生的認知結構、興趣愛好、已有技能、經驗和知識,為學生制定一個適應衛生事業發展趨勢的個性化培養目標,給學生足夠的選擇空間,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綜合發展。
2.分層次培養應用型人才
為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護理人才,中、高職院校應根據其生源的特點實行分層教學,兼顧普遍性與特殊性,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學,培養不同層級的護理人才。對于能力較強、基礎較好的學生,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人文素養、社交能力、合作能力,能按照護理程序進行整體護理,并參與護理管理。要采用探索性教學方法,著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求異思維和想象力,通過實踐項目、課堂演示、臨床實習等開發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護理技能,實現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對于能力較低、基礎不好的學生,要求其達到基礎的護理人才要求,每周給其增加1~2節課,采用起步式教學方法,將大問題設置成多個小問題,逐個解決,最終解決大問題。通過課堂上細致的講解和演示教學,引導學生思考,逐步培養學生的護理技能、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等職業能力。
3.根據社會需求考慮人才培養定位
從社會需求來說,護理行業的缺口主要在社區護理和康復護理上。對此,中、高職院??梢愿鶕拘I吹奶攸c確定人才培養目標,針對中職生就業最廣泛的基層醫療機構,重點開設康復護理、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等課程,培養學生全面的基礎護理技能和人際交往能力;而對于高職護理生來說,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必要的計算機技術能力和基本的英語應用能力等。盡可能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一些自修條件,為社會培養適合崗位要求的高素質技能型護理人才。
根據護理工作的特點及技能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定位,教學活動應重視人文護理教育,加大人文類課程的比重,適當增加心理學、社會學和一些藝術欣賞類課程。結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增設面向基層護理的公共衛生課程、健康評估課程以及康復護理課程與老年人護理課程。中、高職院校的學時短、課程多,可以將部分課程整合起來,如急救護理學的知識內容與基礎護理學大部分內容重合,可以將這門課程改為選修或者作為基礎護理當中的一個單元進行講授;又如可以將護理禮儀課程與護理溝通、職業指導課程進行整合,加強職業指導課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另外,法律修養是護理人員的必備修養之一,而中、高職院校的法律基礎公共課課時少,可以增設面向護理專業的法律基礎課程,開展專業的法律修養教育。
三 結束語
護理行業作為衛生服務體系中重要的一員,既具有衛生服務的一般特點,又具有獨特性,重視人文關懷。中、高職護理教育要從護理行業的人才需求和護理學科的特點出發,正確定位人才培養方向,確定正確的人才培養目標,重視課程體系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護理人才,促進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洪.中高職人才社會需要的調查分析——以護理專業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2(23):112~113
[2]石芳.中職護生市場需求調查報告[J].衛生職業教育,2013(8):106~108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