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園文化能夠幫助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處于轉型中的獨立學院更是如此,需要對校園文化予以充分的重視。自從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黨中央對于“中國夢”有更加強烈的關注度,“中國夢”也不斷地體現出其對獨立學院的校園文化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中國夢 獨立學院 校園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8-0041-01
獨立學院是高等教育在市場經濟之中的產物,它不僅具有很強的教育性還能保證市場的利益價值,尤其從2003年之后,獨立學院開始走向正常的發展道路,但是與此同時也面臨著很大的競爭壓力。由于辦學歷史比較短,沒有較高的歷史文化沉淀等原因,導致無法轉換固有的思維模式,所以需要注重校園的文化建設,融入“中國夢”的理念,讓獨立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 “中國夢”對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1.“中國夢”架起學院與學生之間的橋梁
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中國夢”這一具有時代意義的精神成為廣大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一種強烈的精神支柱。“中國夢”能夠將黨的意志轉換為人民行動的力量,可以更好地貫徹十八大精神,能夠讓人民不怕犧牲,排除萬難。“中國夢”能夠將黨和人民之間的力量凝聚起來,可以將精神轉化成為一種強烈的共識,能夠帶領人民為了“中國夢”而進行奮斗。對于獨立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而言,同樣如此,能夠將學生和獨立學院結合起來,讓學生和學院不斷共同努力,為了偉大的“中國夢”而進行努力奮斗。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夢想,而有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就是學生的“校園夢”。
2.“中國夢”用目標來凝聚人心、動員人民、組織隊伍
所謂“中國夢”就是一種理想,要不斷為之奮斗和追求的夢想,它能夠凝聚人心,也能夠不斷對人民進行動員和組織,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是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中國共產黨善于從實際出發,根據現階段的發展情況制定奮斗目標,獨立學院也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從而確立自身的發展方向,但是需要結合“校園夢”,不斷對學生進行凝聚,為廣大學生營造更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二 “中國夢”引導下的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
校園文化是學院建設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推進高等教育的改革,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有了“中國夢”進行引領,獨立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也能夠不斷進行創新,這是大學文化建設的基本目標要求,要不斷研發出更加適合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
1.加強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領導
對于“中國夢”所帶給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管理層需要統一認識,凝聚成共同的價值觀,要從全新的人才培養和全局角度出發,研究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校園文化建設必須納入獨立學院長期發展的規劃,要在精心的組織安排下,不斷發揮師生的智慧和力量,凝聚成良好的發展態勢,將校園文化落實到實處。“中國夢”就是要求學院和學生之間能夠進行統一,將所有的力量都充分發揮出來,這樣才能產生更加強大的力量。校園文化是一種精神靈魂,要不斷進行創新。提高服務水平和意識,是加強獨立學院的校園文化要求。
2.加強校園環境建設
獨立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物質環境文化建設,要將其納入學院長期規劃之中,不斷承載現有的文化基礎,將獨立院校的思想和精神折射出來,讓學生能夠產生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和自豪感。獨立學院的環境建設需要依托于“中國夢”,不斷增強硬件設施建設,加強對基礎工作的重視程度。
3.完善規章制度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獨立學院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開展文化制度建設,由于獨立學院所具有的獨特管理體制,因此沒有很多的歷史包袱,可以具有更加靈活的思想。沒有很大限制的獨立學院能夠更好地進行創新,能夠激發更強烈的想法,并將其投入到實踐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校園系統的活力,還能在制度建設上進行轉變。“中國夢”也講究制度,需要各種制度之間相互配合,能夠將所有的力量進行統一,進而實現最終的目標。
校園文化自從院校成立就存在,它也會隨著高校的發展而不斷發生變化,但是其所具有的育人功能是不會發生轉變的。獨立學院作為中國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研發全新的運行機制,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中國夢”的大勢所趨之下,提高競爭的軟實力,這是全新的課題,也是未來不斷研究的工作重點。
參考文獻
[1]王富偉.獨立學院的制度化困境——多重邏輯下的政策變遷[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2(2)
[2]費蘭蘭.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踐探索——以浙江大學“相約星期五”模式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3(2)
[3]徐徐.“中國夢”背景下當代青年大學生理想信仰培育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7)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