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原經濟區的建設和發展,如何培養復合型、應用型的商務英語人才是目前諸多高校外語教師和學者研究的課題。本文就河南省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建設情況的調查研究入手,從國家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總體戰略的全面實施、國家“2011計劃”的推出、外語學科自身探索建立跨學科人才培養體系等方面闡述了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必要性,以期為中原經濟區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原經濟區 商務英語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8-0060-02
一 國家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商務英語人才的急切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經濟實現了舉世矚目的騰飛,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并正在快速地進入世界經濟大國的行列。當今國際經濟與貿易高度開放,跨國公司影響力快速增長,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需要我們培養既懂商務英語又懂商務的復合型專業人才,而且社會和市場對既具備很強的商務英語溝通能力,又熟練掌握國際經濟管理知識的人才的潛在需求更加強勁。當今國際國內競爭的實質就是人才的競爭,同時當今社會的重大特征就是學科交叉、知識融合、技術集成。這一實質和特征就決定若要立足于新世紀,必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成為一名在各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方面又能出類拔萃的復合型人才。
國家人事部對國際商務專業人才作了如下要求:“當今國際貿易、國際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日益專業化,專業人員不僅需要具備堅實的國際商務理論、熟悉有關的國際商務公約和慣例,掌握國際上通行的貿易做法和商務程序,而且要通曉外語,有一定的國際商務實際操作經驗。”目前中國對外語人才需求多元化趨勢使過去那種單一外語專業和基礎技能性的人才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市場對單純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正逐漸減少,外語專業必須從單一的“經院式”人才培養模式轉向寬口徑、應用性、復合性的培養模式。同時,隨著國際交往的擴大、中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國際交往中經濟因素的不斷增大和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策,在外語專業教學中迫切要求我們在原有的文學和語言學基礎上增加有關經濟、管理和貿易等方面的內容。因此,加快培養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已成為擺在中國高等院校和英語教育界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二 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總體戰略的全面實施對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提出新的要求
2012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中原經濟區規劃》(2012~2020年)。中原經濟區范圍包括河南全省18個地市及山東、安徽、河北、山西12個地市3個縣區。戰略定位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和現代農業基地,全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示范區,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板塊,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支點和重要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戰略步驟是五年彰顯優勢,十年實現崛起。
中原地處中國的中心地帶,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
要發源地。中原經濟區是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的重點開發區域為基礎、中原城市群為支撐、涵蓋河南全省、延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區域,地理位置重要,糧食優勢突出,市場潛力巨大,文化底蘊深厚,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建設中原經濟區,事關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和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是一項重大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同時中原經濟區的發展,不僅關系到河南省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且對中部地區發展甚至對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然而當前河南省及周邊地區的商務英語高層次人才相對匱乏,已成為限制中原地區經濟、貿易發展的瓶頸。從目前中部崛起的發展態勢來看,河南省對既具有高級英語語言文化水平,又具有一定的經貿、管理、國際法規和現代信息技術等方面知識的復合型高級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量必將越來越大。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有助于中原經濟區建設過程中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加快工業化的步伐,提高第三產業的服務水平,更有利于中原文化的傳播,達到文化“軟實力”支撐中原經濟的效果。因此,著眼于中部地區對于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在河南省高校設置商務英語專業勢在必行。這不僅可以緩解中部地區商務英語人才的匱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將促進中部地區高等學校學科專業的建設與發展。
三 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是國家“2011計劃”的發展需要
2013年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省農科院首批入選教育部“2011計劃”,其全稱為“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985”之后第三個體現國家意志的戰略性計劃。它以“國家急需、世界一流”為根本出發點,以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的提升為核心任務。“2011計劃”提出“以機制體制改革引領協同創新,以協同創新引領高等學校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力爭突破高校內部以及與外部的機制體制壁壘,改變“分散、封閉、低效”的現狀,釋放人才、資源等創新要素的活力。
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符合“2011計劃”發展的戰略目標,它推動實現三個轉變:即高校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工作要超越學科導向,逐步向需求導向為主轉變;組織管理從個體、封閉、分割方式向流動、開放、協同的方式轉變;創新要素與資源從孤立、分散的狀態向匯聚、融合的方向轉變,實現高校創新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更有利于河南省高校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時不我待。
四 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是外語學科探索建立跨學科人才培養體系的必然需要
中國外語學科的高等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師資隊伍日益壯大,教育質量持續提高,學位授權體系也日趨合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有質量保證的培養制度。但近年來,單一的外國語言專業的畢業生因為知識結構趨同和單一,多數優秀畢業生的就業領域只是補充高校師資,不能充分滿足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素質外語人才的需求。從根本上講,外語是一種技能、一種載體;只有當外語與某一被載體相結合,才能形成專業。目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對外語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趨勢使過去那種單一外語專業和基礎技能性的人才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市場對單純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需求量正逐漸減少,外國語言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實現向寬口徑、應用性、復合性培養模式的轉變。
商務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理論指導下的英語教學活動,研究內容包括語言教學研究內容的各個基本方面,同時也具有自身的交叉性學科特征,即在傳統語言學、心理學、語用學等領域的基礎上,強調結合經濟學、管理學、國際貿易等諸多學科的理論、專業知識和研究方法,研究內容更加豐富,它與現實的聯系更強,要求掌握的知識結構更加寬泛。
隨著學習內容向更高層次的延伸,河南省高校要適時優化課程設置,滿足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對綜合性知識的需求,為他們將來的就業和成長做好知識儲備。首先,高校在設置英語專業課程的基礎上,應針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實際需求,適時開設一些經濟、金融、管理、貿易等相關課程,幫助學生掌握這些交叉學科的理論和知識。其次,河南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高校在教學中應增加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原文化內容,加深學生對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原文化的了解和認知,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高校通過優化課程設置,使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成為既有豐富的語言技能,又有深厚文化內涵并掌握一定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等理論的復合型人才。
另外,河南省高校商務英語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已具備了一支有發展潛力、結構合理、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商務英語學科的設立將進一步保證這支隊伍穩定、健康地發展,從而使商務英語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有隊伍的保障。同時,該學科的設立是進一步規范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的必要條件。因此,商務英語學科的設立是外國語言學學科發展的需要,它將促進高素質商務英語專門人才的培養,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也促進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提高。
五 結論
通過對河南省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建設情況,以及國家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總體戰略的全面實施、國家首批“2011計劃”的推出、外語學科自身探索建立跨學科人才培養體系等方面的闡述,本文論述了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以期為中原經濟區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陳準民、王立非.解讀《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J].中國外語,2009(4):4~11
[2]雷春林.論基于商務內容的語言教學——兼論商務英語學科定位[J].國際商務研究,2006(1):17~22
[3]劉麗.高校培養復合型旅游英語人才的對策分析——基于河南旅游產業國際化背景[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4):70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