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團隊合作能力是每一個當代大學生都應該具備的重要綜合職業能力之一,也是用人單位衡量人才素質的重要標準,不但對學生的就業及將來的事業發展影響深遠,而且在個人成長的各個方面也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高職高專院校可以結合覆蓋面較廣的公共外語課程來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素質,讓學生在獲得外語知識的同時,讓這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適應時代瞬息萬變的要求,能在學生將來的事業規劃和人生發展中助他們一臂之力。
【關鍵詞】高職高專 公共外語 團隊合作 責任感 信任寬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8-0082-01
在就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社會,一方面如何成功地獲得脫穎而出的機會,成為所有在校學生以及教育工作者都格外重視的話題,另一方面各企事業單位除要求所招聘人員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外,也紛紛強調要具備非專業能力,而在這之中,外語水平和團隊合作能力已成為各大用人單位考查的關鍵點。本文將結合高職高專院校的特點,就如何在公共外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 高職高專院校特點及其公共外語教學開展狀況
學生經過多年寒窗苦讀,最大的目標莫過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發揮專業特長。因此,高職高專院校的定位從最初就牢牢抓住“以就業為導向,工學結合”這一點。在教學中,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均以學生就業必須掌握的職業技能為主。高職高專院校也密切關注就業動態,洞察用人單位的要求,進而不斷調整和改進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手段。
專業知識能力無疑是學生就業的支柱和保障,而公共課程在學生綜合職業能力養成的過程中也發揮著巨大作用。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公共英語課程是新生入學第一年的必修課,覆蓋面廣,而多安排在開學第一天的首次課。也就是說,公共英語課程從學生入校伊始就貫穿整個新生階段,也是學生第一年形成良好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的時期。其次,語言類課程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具有高度的參與性,不斷地練習。因此,在公共英語課程中,大部分學生都需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進行聽、說、讀、寫、譯五方面的活動,既有個人練習,也有集體練習,形式多樣靈活,便于在學習中對學生進行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二 團隊合作能力及其對高職高專學生的重要性
團隊合作能力即在集體中能夠找準自己的位置,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并且能夠關心和包容團隊的其他成員,最后凝聚所有人的力量為實現目標而努力。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社會生活中,這種能力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高職學生走上社會后,大部分從事的是專業技術型工作,作為生產營銷的支柱力量,涉及的環節及人員眾多,在學生階段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勢必為工作締造一個堅實的基礎。因此,應該有意識地加大培養高職高專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力度。
三 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要素及其在公共外語教學中的體現
第一,培養團隊中每個個體的責任意識,使其能在團體中發揮作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本校公共外語教學的構成模式除傳統課堂教學外,更在課外增設了自主學習環節,配置機房及聽說自主練習系統,使學生從進校之初就習慣于自己制訂學習計劃,按時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則輔助及答疑,定期檢查。這一學習方式既體現了對學生充分的信任,又張弛有度地予以指導,學生可由此形成強烈的自主責任意識和計劃性,這些特質使學生在將來的工作團體中成為可靠的合作者。此外,在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的開展上,采用靈活的互評環節,使學生彼此評價對方的表現,如發音是否流利,表演是否自然等,將權利完全交到學生手中。學習之余,從評價的角度賦予他們責任感,更能認真地對待每個細節。
第二,在團隊合作中,成員之間的信任也非常重要。信任是一根堅實的紐帶,將各個成員緊密聯結在一起,讓整個團隊能進行完美合作。在公共外語教學中,采用了語言類課程中常見的分組進行練習和活動的方式,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素材選取、表達方式等方面給予學生最大的自由度。要求學生事先討論,協力合作完成難度較高的任務,并實行競賽制,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勝心。
第三,在團隊合作中,也容易因意見不合而引發爭執,或者因失敗而互相埋怨。當代大學生多為“90后”獨生子女,備受呵護,包容心和溝通意識有時難免淡薄,而這些恰恰是團隊合作所必需的。因此,首先要幫助學生明確一點:學習新知識,錯誤不可避免,外語學習尤其如此。很多學生會因為擔心出錯而產生畏難情緒,在練習中不敢開口或開口即錯,其他學生亦可能出于同樣心態,對于出錯的同伴缺少一份理解和寬容。此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并在每次集體作業評分時,要求學生從勇于表現的同學身上既找出可供借鑒的錯誤,又找出值得學習的優點,同時,在對于特別優秀的學生予以適當獎勵的同時,淡化“分數”或者“等級”這一概念,適時對每個人的突出之處進行肯定。在練習結束之后,教師可請學生對自己剛才的表現進行總結,分析自身的情況,自己總結不足之處。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增強自信,也可以使他們了解他人,培養同理心。
語言不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一項技能和一座通往廣闊天地的橋梁。要創造良好的外語學習環境,離不開所有人的參與和合作。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彼此了解,關心幫助,打開心扉彼此交流,才能發揮每個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平蕓.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J].現代商貿工業,2007(1)
[2]陸秀英.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探索[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04(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