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板書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交流信息、增強記憶,是提高教學效率必不可少的課堂教學行為,對優化課堂結構起著巨大的作用。本文將從板書的功能作用、設計原則以及設計樣式三個方面進行綜述。
【關鍵詞】板書設計 功能作用 設計原則 實用樣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8-0103-01
一 板書設計的作用
板書指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的需要,在黑板上用文字、圖形、線條、符號等再現和突出教學主要內容的活動。板書設計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對課堂教學有以下幾種作用:
第一,激發興趣,培養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恰當地利用板書設計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運用板書起到提綱挈領,攻克教學重難點的作用,從而培養學生閱讀、分析、概括的綜合能力。
第二,刪繁就簡,畫龍點睛。一份好的板書,是一幅精美而簡約的文章結構圖,使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凸顯主旨。此乃畫“簡龍”點“要精”。板書對文章脈絡與主旨的把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開發潛能,提升美感。在設計板書的過程中,無須面面俱到,應適當留下空白,在虛實中訓練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深切關注課文內容之余,又為他們留下思考、想象、創造及發揮的空間。同時,板書也是一門藝術,蘊含簡約美、線條美、符號美等美感。
第四,策馬揚鞭,以讀促寫。寫作可謂教學的重中之重,運用板書,可以引導學生掌握課文的行文線索、層次結構、表現方法,理解作者的邏輯思維過程,進而指導學生審題立意、編寫提綱,提高寫作水平,完成“以讀導寫,以讀促寫”的目標。
二 板書設計的原則
板書具有如此強大的功能作用,教師在設計時應考慮以下幾點原則:
第一,明確目的性。板書是為教學目的和內容服務的,因此教師在設計板書時,一定要從教學目的、教學要點出發,體現文章結構或表現主題特點,不能為板書而板書。
第二,注意科學性。板書具備“顯示教學內容、突出課文重點、體現教學結構”的特點,所以教師設計板書時要把握課文中心和了解課文重點,斟酌字句。
第三,把握靈活性。古人云:“教無定法”,教學內容不同,教學對象不同,板書的內容和形式也大不相同。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板書形式。
第四,體現藝術性。好的板書是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在內容的科學性之外,還應達到視覺的藝術美效果。比如構圖的造型美、字體的俊秀美、色彩的清麗美等。
三 常用的板書樣式
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介紹幾種常用而且實用的板書樣式:
第一,錘煉詞語式。板書首先應該考慮課文出現的關鍵詞語,再根據內容來概括總結,爭取以最簡潔的詞語體現課文的思想精髓。
第二,提煉綱要式。提要式板書就是把要點從課文中提煉出來并書寫在黑板上,這種板書的特點是概括性強。板書就是課文內容的“綱”,以綱帶目,牽動全篇。有些課文的要點在文中已經有了概括,板書時就可以直接引用課文語句。有的課文卻需要師生自己概括并板書,比如選修課文《項羽之死》可提煉出四面楚歌、霸王別姬、東城快戰、烏江自刎這樣的情節,又分別映射著項羽敏感多情、兒女情長、英勇善戰、知恥重義的性格品質。
第三,對比對照式。這種板書形式也比較常見,具有對比鮮明、一目了然的優點。采用這種板書形式需要對對比雙方進行精要的概括和比較,我們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主要人物、景物以及事件的特點。以《鴻門宴》為例,“鴻門宴”其實就是以項羽和劉邦為首的兩大陣營的一次較量,項羽的優柔寡斷、剛愎自用、婦人之仁,恰好和劉邦的果敢善斷、從善如流、心機滿腹形成對比。謀臣范增和張良也是一個鮮明對比,兩者都是足智多謀的人才,為何結局卻大不相同,鴻門宴就給出了答案。此外,兩大陣營整體也是一個對比,一個團結一致、上下和洽,一個各有打算、上下不睦,其結果也就不難猜測了。
第四,追蹤線索式。有的課文線索鮮明,只要抓住了文章的線索,就可以把握全文,對于這類課文,就應采用線索式板書。線索式板書就是以文章的線索作為板書的主體,其他內容書寫在相應的位置上。這種板書能夠簡明扼要地反映作品的情節,也便于反映人物、事件的思想意義和作品的表現手法。如巴金的《小狗包弟》一文用以小見大的手法表達了“文革”對人性的扭曲與摧殘,文章的線索也就是這樣一只可愛卻慘遭殺害的小狗。
此外,還有適用于議論文的評述式,適合古典小說的章回式,適合山水游記的導游式等。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最能被學生接受、能有效解決重難點、能完成教學目標的板書格式。除以上板書樣式外,教師也可采用其他靈活的方式,如變換字體,書寫變化多端的字體;可以變換表述形式,改變傳統的橫行表述方式;故意寫錯字后讓學生代替教師板書等都是一些好的板書形式。在提倡板書形式多種多樣的同時,還應提倡使用彩色粉筆,科學地用不同色彩加以點綴,使板書更加美觀醒目,從而發揮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金鳳霞.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板書設計[J].文學教育,2013(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