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對學生的閱讀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學生在閱讀中能使用多種學習方法,并學會相關的表達方式,增強自身的閱讀能力,拓寬閱讀視野。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結合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閱讀技能的培養進行了分析,在對學生學習情況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構建了語文閱讀技能培養體系。
【關鍵詞】初中語文 蘇教版 閱讀技能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8-0104-01
閱讀是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在素質教育中,語文學習的重點在于知識結構的構成,在各個地區語文教材中,均對語文閱讀技能的培養進行了細化與指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應幫助和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熟練地掌握閱讀表達方式,擴大閱讀范圍,從而強化語文閱讀技能訓練,提高初中生的閱讀水平與質量,為后期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 語文閱讀技能培養的新思路
閱讀認知過程是一個文字辨識、詞義理解、篇章分析的活動,不僅僅是單純地將文字、句子念出來,而是通過對文章進行審視,改變傳統閱讀教學中煩瑣的分析和機械的訓練,有效地培養初中生語文閱讀的能力。在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針對傳統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采用新的編寫方法進行閱讀訓練,在對教學內容和模式進行整合與優化時,對閱讀技能的培養構建了新的體系。
第一,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將聽、說、讀、寫等技能訓練進行了整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語文教材各個單元的內容相互連貫,以書寫促進閱讀,進而推動寫作和口語交際,為培養初中生閱讀技能奠定基礎。
第二,在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范文、知識、輔助閱讀以及作業等系統構成了其主體結構,對相同題材的課文進行歸納和整合,使學生充分體會作品的內涵與魅力,便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另外,將知識系統與課前導讀和課后訓練有機結合,明確訓練的標準與方法,幫助和指導學生更好地閱讀和理解文章,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技能。
第三,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對語文教學中的各種矛盾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更加注重對課文難度的分析和掌控。因此,老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以學生為主體,在一個單元的課文安排上,注重把略讀、誦讀及精讀進行有機結合,兼顧數量與質量,使學生體會語文閱讀的魅力,逐步培養其閱讀的技巧。
二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閱讀技能培養體系的構建分析
1.從教材體系設置上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
第一,以教材為出發點表現培養閱讀技能的方法。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七年級的教材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表現培養學生閱讀技能的方法:(1)逐漸分散其在各章節中對閱讀要求的介紹,并進行相關的閱讀訓練;(2)集中多個獨立的單元突出重點閱讀技能的訓練。往往年級越高,對閱讀及其技能的要求也就越高,九年級語文教材往往以七八年級為基礎,為培養學生閱讀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幫助學生自主閱讀。結合蘇教版九年級下冊教學體系安排,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訓練學生普通的閱讀技能,指導學生獲取有用的閱讀信息,使其感悟出語文教材閱讀的方式和技巧。
第二,以教材范文引導閱讀技能的培養。在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范文,對培養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些范文內容豐富,在難度上比教讀的文章容易一些,十分適合學生在課余進行閱讀技巧的訓練。同時,這些范文在課文中出現,多數是以鑒賞或點評的形式出現,幫助學生快速把握全文,實現從老師啟發閱讀到自主閱讀的跨越。
2.以人文情懷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
第一,利用教材作業明確閱讀技能訓練要求。由于初中學習任務比較繁重,為確保學生在完成語文作業過程中進行閱讀訓練,就必須提高其閱讀能力。在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基本上每個單元后面都安排了相關的閱讀欣賞內容和適量的練習題,這些題目涵蓋了各種不同的閱讀技能訓練。同時,對一些經典的內容往往要求背誦,將這些單位訓練任務結合起來,就實現了新課標對學生背誦數目的要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使其充分感受文章中的人文情懷。
第二,利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初中語文教材中,在每個單元結束后,往往會安排一定的語文實踐活動和專題活動,這些專題式學習內容基本都是用于培養學生閱讀技能、開闊學生閱讀視野的。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提高學生的語文修養,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學校和老師應注重語文教材中閱讀技能培養體系的構建。在實際教學中,老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結合語文教材體系設置和人文情懷,積極采取有效的訓練方法,建立一個完整合理的教學體系,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范曉紅.關于蘇北地區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使用效能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