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教學的改革中,教師要增強自覺性和主動性,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為出發點,樹立創新意識,著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關鍵詞】高中語文 課堂教學 改革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8-0112-01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過分注重語文的工具性,學生死記硬背文學知識、古詩文等,導致語文課堂成了知識傳授和接受的陣地,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差,不利于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的生成。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的新內容和新要求對傳統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挑戰,教師舊有的教學模式和手段已經不能適應高中語文教學的需要,必須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立足學生發展的需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語文鑒賞和應用能力。
一 打造新型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并不是絕對的權威,教師要學會傾聽,尊重學生的學習訴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教學。教師應該適當地調節學習氛圍,讓師生之間形成一種和諧的互動。比如,在文學作品中有很多名人逸事、名家典故,這些可以作為課堂氣氛的調味品,在活躍氣氛的同時,加強學生對于文學的感性認識。
在課堂中,教師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無論是成績優異還是成績較差的學生,他們都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分子,他們擁有平等參與課堂教學的權利,教師不能厚此薄彼,而是要尊重他們之間的個體差異。教師要努力將語文課堂打造成一個信息交流場所,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的理解和疑惑在課堂上充分展示出來,讓大家討論交流。在討論的過程中,鼓勵大家有不同的見解,激發學生表達個人觀點的欲望,讓他們在課堂上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獲得學習的自信。
二 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
語文由于其學科特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樣能夠讓學生感覺到新鮮感,從而克服單一的教學方式帶來的枯燥感。情景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它能夠讓學生真切地體驗到文學帶來的快樂感,達到一種情感上的共鳴。在情景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文學作品的內容和主旨,設定具體的教學情景,讓學生進入特定的情境中,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曹禺先生的《雷雨》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或者是直接按照課文中的臺詞進行現場表演。這樣學生的感受會更加真切,體會也會更加深刻,理解也會更加透徹。
教師還可以采用引導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掌握學習的方法之后進行有效的學習。比如,在講授詩歌的特點這一文學常識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具體的詩歌進行歸納總結,然后教師在學生歸納總結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引導,從而最終形成大家認同的詩歌藝術的特點。
三 強化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學能力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也是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創新的關鍵所在,高中學生在知識儲備方面已經完全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有了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新課標明確要求,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堅持以生為本,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課堂上重要的參與者。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堂的教學目標、重難點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設計,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教師可以設定特定的情景或展開一場辯論抑或是組織學生進行一場演講等,以此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自我表現,自我完成教學的任務,獲得文學的體驗。語文中對于文學作品的學習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要將其轉化為語文能力,從而進行具體的語文實踐。比如,在學習《米諾的維納斯》這一節課后,學生在獲得美感的同時,也應該學會自主地對美的東西進行鑒賞和評價。學生在對課外藝術作品的評價和鑒賞中,語文能力得到了強化,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四 創新課堂教學評價,堅持以生為本進行評價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評價中,我們注重課堂流程的完整、內容的創新以及課堂氛圍的營造,其實這些都是一堂語文課的表象。真正好的語文課是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個人的潛能。因此,在課堂評價的時候不應該是評課教師對課堂評價,而是學生對課堂評價。學生對于課堂的喜歡程度,在課堂上接受知識的情況以及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是課堂教學是否成功的表現。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要注意研究學生,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需要出發,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快樂地進行學習。成功的語文課堂一定是學生全員參與、學生思維充分激活、學生快樂獲得知識的課堂。
語文課堂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學生的學習狀態也應該是快樂的,只有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快樂的語文課堂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教師要不斷地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將課堂打造成學生展示個人能力的舞臺,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體會到應有的成就感。教師只有把課堂還給學生,語文課堂才能展現出豐富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金鳳華.淺談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和創新[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22)
[2]程紅霞.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快樂成長[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8(5)
[3]鄧彤.課堂造境:語文教學的腳手架[J].中學語文教學,2007(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