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風集團(簡稱東風)入股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PSA)一案,在萬眾矚目中的2月18日塵埃落定。東風以8億歐元(約67億元)代價換取PSA14%的股權,成為與法國政府、標致家族擁有同等比例股權的并列第一大股東之一。這是截至目前國內汽車央企最大的海外并購 案。
未來,雙方將在華設立全價值鏈研發中心,成立海外銷售公司,負責PSA、神龍汽車公司產品在亞洲特別是東盟的銷售和服務業務。然而,不同于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時獲得的掌聲一片,東風此役卻引發了眾多質疑:陷入困境中的PSA究竟值不值東風花這么一大筆錢?14%股權能使東風在未來獲得多少PSA的核心技術?能夠扭轉PSA目前的頹勢?三方持股相同的模式會不會成為“三個和尚沒水吃”?甚至很多人認為東風在這筆交易中更像是一個財務投資者。
“表面看起來是資本入股了,但實際理念從研發到制造,到采購是一個全方位的合作關系。”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朱福壽在2月19日的媒體見面會上,首先對此做了澄清,“這次入股PSA是一個全價值鏈的合作,不是過去單一資本的合作。”
爭議不止在中國,歐洲的分析師、銀行家對此也普遍不看好,當然更多是站在PSA的角度。“這筆交易對PSA在歐洲的核心問題起不到解決作用,”法國巴黎銀行證券部(Exane BNP Paribas)分析師拉比·弗雷哈(Rabih Freiha)預計,“未來三年,PSA仍將不得不重組業務,削減歐洲產能。”
“其實任何收購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對《環球企業家》表示,投資一個企業并不需要完全控股,考慮到PSA本身的影響力,東風能以這個價格取得14%股份已實屬不易。
合資2.0
對于賣給東風這樣一家財大氣粗的中國國企,不僅是歐洲媒體不看好,最不情愿的當屬標致家族。因為他們最初的選擇是通用。
自2006年起,PSA開始出現虧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更讓其雪上加霜。2012財年,PSA巨虧50億歐元,這一數值甚至超過了其市值。2012年3月,在PSA的CEO菲利普·瓦蘭(Philippe Varin)斡旋下,通用汽車出資3.2億歐元收購PSA的7%股份,成為PSA第二大股東,雙方還發布了至少五款車和動力系統項目的合作方案。
事與愿違。隨著PSA虧損的持續擴大,通用自身也表現不佳,PSA希望尋求通用的擴大注資時遭拒。2013年底,通用以約2.5億歐元的價格賣出了手中所持的PSA股份。
在這種形勢下,PSA集團大股東標致家族與董事會成員也不得不尋求第三方幫助,但放眼望去,能夠出資相救的也只有中國企業。“談判過程有很多曲折,法方原本也有一些擔憂,但我們最終還是達成了一致。”東風汽車公司劉衛東在會上介紹,從去年7月他們正式與法方接觸并開始談判。
“跟通用3.2億歐元獲得7%股份相比,東風8億歐元獲得14%股份并沒有高多少。”汽車分析師封士明對《環球企業家》說道。在他看來,東風此次注資PSA,跟吉利18億美元收購沃爾沃,上汽5億美元收購韓國雙龍“還什么都沒弄到”相比,從性價比分析都是值得的。
對于東風而言,會不會像外界所擔心的那樣,三方相互挾制,也拿不到核心技術呢?“我們絕對不是完全為了技術,雖然技術的合作對我們而言是很重要的。我們最大的目的還是希望協同。”劉衛東表示,法國政府出資更多的是出于“救助計劃”,不會從董事會、監事會層面插手公司的管理,東風則更多看重的是技術、亞洲這塊的發展和中國區的發展。
按照雙方規劃,未來東風和PSA將推動雙方在華的合資公司神龍汽車在2020年達到年產銷150萬輛的規模。其中,神龍汽車將生產標致品牌、雪鐵龍品牌、東風品牌的汽車,各達到50萬輛的銷量目標,并實現在亞洲及其他新興市場的銷售和生產協同。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東風接下來如何更好處理與長安PSA的關系也尤為值得關注。據了解,在PSA陷入危機并意圖尋找“白馬騎士”時,PSA在中國的另一個合作伙伴長安也積極應對做了相關調研,并希望能夠跟東風一起參與對PSA股權的收購,但是由于法方并不愿意見到兩家中國企業進入,最終長安的設想落空。“PSA未來在資源分配上必然會更加傾斜于東風,長安PSA現在看來更像是雞肋。”汽車評論員張志勇對《環球企業家》表示。
“PSA亞洲事務委員會的主席由東風的人擔任,但是我們主要是標致和雪鐵龍兩個品牌,沒有包括與長安合作的DS品牌。”朱福壽對此回應,長安跟PSA合作的DS品牌會繼續維持獨立。
不止是PSA,東風近兩年在國內外都可算頻頻發力。2012年10月,東風與德國著名變速器廠商格特拉克(Getrag)在華成立合資公司,聯合研發雙離合器變速箱。2013年底,東風與雷諾的合資項目也歷時十年終于塵埃落定。在國內,東風正對福建汽車進行重組。“東風此前更多是跟起亞、日產等日韓系合作,如今跟雷諾和PSA這兩大法國車企合作,也降低了未來的市場風險。”封士明認為東風目前的合作布局更加全面,也避免了像廣汽那樣,由于只跟本田、豐田等日系廠商合作,在中日關系發生危機時就易面臨較大沖擊的風險。
而從東風國內外的諸多合作,亦可看出國家對于東風的鼎力支持。2月19日,PSA對外表示,它已獲得了9家銀行提供的高達27億歐元(約合37.1億美元)的新的信貸額度,其中一家銀行來自中國。眾所周知,在吉利收購沃爾沃之后,國開行已經分兩次給予吉利共超過100億元的貸款,對于東風這樣一家國企車廠,可以想見未來國家對其的支持只會比吉利多,而不會少。
“東風未來也可以幫助PSA生產廉價車,投放到俄羅斯、拉美等新興市場。”在封士明看來,東風和PSA的合作可以視為開啟了合資2.0時代。過去十多年,中國汽車企業跟國外車企的合作大多是市場換技術,而東風如今跟PSA的合作相當于市場換品牌。未來PSA可以借助東風擴大在新興市場銷售,東風反過來也可以通過PSA直接進入西歐市場,是所謂的“市場換市場”。但他也提醒道,對于東風這樣一家承載了國家意志的企業來說,出資入股只是第一步,有沒有足夠多的國際化管理人才和經驗才是東風面臨的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