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教育形勢的變化,社會各界對高校輔導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對高校輔導員進行有效的管理逐步提上日程,如何提高高校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推進輔導員隊伍建設已經成為高校管理的熱點問題。
【關鍵詞】勝任力高校輔導員考核困境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7-0026-02
一 基于勝任力的輔導員考核體系構建的困境
基于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在構建基于勝任力的輔導員考核體系過程中,難以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困難,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輔導員工作難以量化
輔導員的日常工作涉及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等多方面,如獎助學金的發放、寢室衛生的檢查、社會實踐活動的指導等,這些工作煩瑣而且難以量化,但卻是輔導員工作的主要內容。
2.輔導員工作成效難以在短時間為體現
新形勢下,輔導員的工作形式趨于更加多樣化。(1)要求輔導員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方式上更加靈活、多變。(2)輔導員工作內容的復雜性。學校許多與學生相關的工作部門,如學生工作部(處)、招生就業處、教務處、團委等部門的相應工作都需要通過輔導員來落實。(3)輔導員工作方法的智慧性。如今的學生大部分都是“90后”,甚至有部分群體是“95后”,他們的思維方式更加跳躍,個性也更加鮮明,這要求輔導員采取更隱形、更智慧的方式開展工作。(4)輔導員工作時空的不確定性,即輔導員的工作開展完全根據學生的情況而定,工作時間、地點不能完全確定。由此可見,輔導員的工作效果很難在短時間段內體現出來,更有甚者,某些工作即使做了很久,也很難產生預期的效果。
3.輔導員考核難以確立統一的標準
根據分析多所高校輔導員考核條例,大部分高校的考核內容包括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主要包括職業素質、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組織建設、學生事務管理、維護校園穩定及特色和創新工作等內容。但具體到每一所高校,其考核的方式都有所側重,包含的內容也不盡相同。所以,在目前的狀況下,高校輔導員考核很難確立一個統一的標準。
4.輔導員勝任力模型的要素難以囊括輔導員工作的全部因素
輔導員勝任力模型是指輔導員這一特定的角色表現所應該具備是勝任要素的總和,它是針對輔導員的職業特點和崗位要求而形成的一組要素。輔導員勝任力模型應包含多少勝任要素為宜,是當前諸多研究者關注的問題。勝任力要素偏多或者過少都無法保證勝任力模型的實際預測性。但就目前學界的勝任力模型而言,其要素難以囊括輔導員工作的所有因素,這一方面是由于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決定的,另外一方面也說明目前輔導員勝任力研究還存在一些問題。
5.輔導員考核的結果難以達到激勵作用
教育部明確規定:“各高等學校要制定輔導員工作考核的具體辦法,健全輔導員隊伍的考核體系。對輔導員的考核應由組織人事部門、學生工作部門、院(系)和學生共同參與。考核結果要與輔導員的職務聘任、獎懲、晉級等掛鉤。”根據這個規定,部分高校將輔導員的考核結果分為四個檔次: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連續兩年考核“不稱職”者,不再聘為輔導員。但通過進一步的深入調查發現,大部分高校輔導員的考核流于形式,其考核結果并沒有產生實質的激勵作用。
6.輔導員隊伍的不穩定性加大對輔導員考核的難度
目前輔導員隊伍仍存在“整體年紀較輕、資歷尚淺、社會經驗相對不足,各高校輔導員工作發展不均衡”的特點,這些特點為輔導員隊伍的穩定性帶來一定的不利因素。相關資料顯示,大部分輔導員認為自己的工作不被理解,社會地位低下,在高校屬于低收入群體,沒有前途,僅是謀生的手段而已。在這樣的想法驅動下,很多輔導員工作兩三年就開始轉崗,很多高校的輔導員每四年就進行一次“大換血”,這樣的快進快出造成輔導員隊伍的高度不穩定。因此,也加大了對輔導員進行考核的難度。
二 基于勝任力的輔導員考核體系構建的策略
在輔導員勝任力模型構建的過程中,構建策略的正確性成了勝任力模型成功構建的重要原因。
1.政府的構建策略
21世紀的中國是發展中的國家,經濟處于大發展階段,“人才強國”是我國長期堅持的戰略和決策,因此站在政府的角度是大力支持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完善的。
第一,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和學生朝夕相處,擔負“人生導航”的重要職責,高校輔導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隊伍結構不斷優化,整體素質穩步提高,地位作用日益凸顯。同時,也面臨著輔導員隊伍流動性大、發展前景不確定、缺乏持續動力等現實問題。那么增強輔導員隊伍的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就顯得尤為重要,各地政府也在不斷地提高輔導員的待遇、明確輔導員的職業生涯等努力。
第二,制定表彰高校輔導員制度。教育部設立“全國高校優秀輔導員”稱號,定期評選表彰優秀輔導員。各地教育部門和高等學校要將優秀輔導員表彰獎勵納入各級教師、教育工作者表彰獎勵體系中,按一定比例評選,統一表彰。表彰的目的在于以優秀帶動優秀、以先進帶動先進,促進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充滿奮斗的力量。
第三,組織高校輔導員交流培訓工作。高校輔導員在學生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通過和學生的談心、交流與遇到事件的處理能力等實踐的工作會積累豐富的經驗。組織開展高校輔導員交流與培訓,分析輔導員勝任力,以優秀的輔導員的勝任力影響其他輔導員,從而加強高校輔導員勝任力。
2.高校的構建策略
高校對于輔導員來講,是直接管理輔導員的組織,是輔導員工作的單位。作為輔導員的工作組織理應對輔導員進行管理、培訓和考核。
第一,了解掌握輔導員的日常工作。輔導員的日常工作和學生打交道比較多,對于學生的情況了解也更清楚,對于學生的興趣、愛好、習慣等方面的了解更為清楚,能夠直接地反映出學生的成長和狀態,所以高校應及時了解掌握輔導員日常工作情況,便于對學生的成長制訂合理的計劃。
第二,定期對輔導員進行關于勝任力方面的培訓。學校定期組織輔導員個人技能方面的培訓,學習校內外先進的輔導員管理經驗,組織參加輔導員技能大賽等有利于輔導員個人綜合素質提升的競賽活動等,幫助輔導員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第三,對輔導員的工作進行及時的考核和反饋。學校對于輔導員的工作進行定期的檢查和考核,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學校的相關考核制度和體系對輔導員進行及時考核,對于不合格的工作情況進行及時的反饋,敦促輔導員及時改進,促進輔導員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的及時提升。
3.輔導員自身的構建策略
對于輔導員自身來講,理論學習是十分必要的,根據時代的變化,學生的更新,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理論,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探索出適合自身同時也適合管理學生、引導學生的方法。
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根據自己所處的學校環境和學校的管理方法等實際情況,在實踐中學習,努力成為一名學生心目中、領導心目中的優秀輔導員。關注輔導員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社會實踐活動。要重視輔導員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確立個人崗位發展目標,制定結合自身實際的職業發展規劃,選擇好專業化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張放.黑龍江省高校輔導員勝任力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0
[2]陳立民.高校輔導員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
[3]羅美華.高校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
[4]楊繼平、顧倩.大學輔導員勝任力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2004(6):56
[5]鄭建君、楊繼平.大學輔導員勝任力與學校人力資源管理開發[J].經濟與管理,2005(9):100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