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大學生是高校的主體,“90后”標榜自由、崇尚個性的性格特點與“80后”相差迥異。班主任可以通過加強學風建設來完善班風建設,進一步優化班級管理。在面對班級困難時,班主任要針對不同班集體的特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管齊下,制定出適合自己班級的管理方式。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班級管理“90后”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7-0040-01
高校大學生是高校的主體,專任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工作開展都以大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技術人才為己任。班級是學校教育最基本的構成模式,是學生成長的搖籃。目前,大學生年齡結構逐漸從“80后”過渡到“90后”,“90后”標榜自由、崇尚個性的性格特點與“80后”相差迥異。因此,在做好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時,班主任應注重對班級學生進行引導。
在中國,大學對學生較多采取“放羊式”管理,學校和教師任其自由發展,學生自主自發地學習,一般情況下,學生的個人行為只要是在符合規定的范圍內,教師都不會干涉。
一 加強班級學風建設
筆者授課班級的學生均為“90后”,他們剛從高中步入大學,從緊繃的狀態一下松弛下來,班級大一的成績不盡人意。考慮到“90后”學生的特點,筆者沒有嚴苛批評,而是采取正面鼓勵的方式。經過幾次一對一的談話后,筆者發現“90后”大學生由于家境普遍優越,缺乏奮斗拼搏的意識。
鑒于以上班級狀況,筆者召開了“加強班級學風建設”的主題班會,組織學生觀看俞敏洪的勵志視頻。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們或若有所思,或熱淚盈眶,或笑意盈盈。視頻中俞敏洪從前期的艱苦打拼,到中期的成功創業,再到后期的進修學習,不同階段的經歷讓學生感受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深有感觸。
視頻觀看結束后,趁著學生觀看講座的感情共鳴,筆者和學生闡述了“中國夢、班級夢、班風、學風”的重要性。加強班級學風建設可以完善班風建設,進而實現班級夢,最終實現中國夢。班風是指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良好的班風可為學生的成長、發展提供有效的動力與壓力,使班級形成親切、和諧與互助的良好氛圍。班會結束后,班上每位學生都自發寫了觀后感,通過外在激勵的方式,學生們有了自主學習的斗志與熱情。
二 制定有效的學習方案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學生有了主觀學習的初步意愿,接下來設計有效的學習方案非常重要。筆者結合班級特點,召集班委開會,討論出如下學習方案:
第一,學生間相互促進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男生和女生中都甄選出幾名學習代表,他們的任務是帶動指定的同學、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監督他們的聽課狀況、指導他們的課后疑難,做到學習共享、共同進步。
第二,有效的學習方式至關重要。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方法還停留在高中階段,習慣依賴于授課老師開展“填鴨式”的教學。大學里更多的是自發學習。班級每周開展一次學習角活動,每兩周安排一次組團學習,通過定期開展學習活動逐漸形成班級學習制度。通過這種方式大家相互交流學習心得,相互解答學習上遇到的困難,以強幫弱,取長補短,選擇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第三,端正的學習態度不可或缺。由于大學管理松散,導致許多學生課后作業無法解答,個別課程監考制度不夠嚴格,導致學生存有僥幸心理,造成不良影響,讓個別學生形成錯誤的學習態度。班主任采用嚴厲的獎懲制度,對抄襲作業和考試作弊的學生給予懲罰和批評,對能自覺獨立完成作業的學生及時贊揚。在學生中樹立好的榜樣和典型,讓大家端正學習態度。
事實證明,定期的監督和敲打是有效的。一學期后,筆者所教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有了質的飛躍,一年多的時間里班級學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獲得國家獎學金1人,獲得社會獎學金6人,獲得學校獎學金9人,被評為省、校優秀學生干部各1人。學習方案達到了預期效果,班級成績獲得了明顯進步。
三 結束語
大學生是高校的主力軍,今日莘莘學子是明日國家之棟梁。班級作為大學的基礎細胞,是學生成長的基層組織。高等學校的班主任在本科人才培養的基層管理和教育活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面對班級困難時,班主任要針對不同班集體的特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管齊下,制定出適合自己班級的管理方式。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不僅要做好本班工作,更要不斷完善工作職責,把工作做實做細,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孫思鵬、穆娜碗爾、林詩佳等.90后大學生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出路[J].消費導刊,2013(2):101~102
[2]劉銀華.新時期大學生班級管理探索[J].科教導刊,2012(12)
[3]陸文香.淺談班主任工作經驗——如何培養良好的班風[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50~51
[4]王春娟.新時期大學生班級自我管理問題淺析[J].科技信息,2011(8)
[5]趙本良、章家恩、葉延瓊等.班主任在本科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與經驗體會[J].大學教育,2013(7):76~77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