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MIMPS教學法的基礎上,結合中興網絡通信學院學生實際情況,提出了“1+N”教學法和植入微課程理念。實踐表明,改革后的教學方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學習效果提高明顯。
【關鍵詞】教學改革“1+N”模式MIMPS教學法微課程理念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7-0082-01
中興網絡通信學院通過研究行業人才培養規律,設計出一套適合通信專業實際教學的MIMPS教學法。MIMPS代表了5個核心思想:M-模塊化的教材構架是實施教學的基礎之一,依據通信行業的崗位職責,打破傳統的章節形式,以任務模塊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中目標明確:學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程度?學后我能做什么?M-任務驅動力推動學生快樂地學習:尋找學生內在驅動力,以任務形式形成學習小組,完成實訓操作,總體達到實習效果。P-研究型實訓方式:實訓環節是教學實施的關鍵環節,在課程設計中實訓課時與授課課時比不少于1∶1,研究型實訓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計劃能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達到提高技能的同時,完善個性,形成良好的職業素質。S-自我評價:全方位多層次的自評:包括組內成員對自己的評價,組長對組員的評價,老師對學生的評價等全方位的評價形式,包括:知識技能,人際交往等多層次的多級評價形式,旨在幫助學生全方位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一 突破傳統課程考核方式,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課程考核方面,以一種基礎知識考核為核心,外加N種職業素質能力考核為依托的方式進行課程考核。一種基礎知識考核,即理論知識考核,一般以閉卷考試為主。該考核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總結情況。N種職業素質能力考核主要是口頭表達能力考核、臨場應變能力考核、實際操作能力考核等。其中,口頭表達能力考核、臨場應變能力考核主要以口試的方式進行,學生面對教師,一對一進行考核。在口試的考核中,教師現場出題,學生當場解答,配合筆、紙、黑板等,在演算過程中配合口頭解釋說明,教師現場評分,可考查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及臨場應變能力。在實訓室進行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學生抽取考題,并在機器上演示,主考教師檢查,并就學生實驗過程進行提問,答題合格者獲得相應分數。通過這樣的考核方式,學生既掌握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提升了自身綜合能力,并強化了實際操作能力。
二 植入微課程教學理念,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授課必須體現精講精練,對于難懂的,教師要啟發,適當點撥,指點迷津。將100分鐘的理論課程濃縮成30分鐘微課程,教師要把課堂中的大部分時間還給學生,一堂課學生直接使用的時間不少于50分鐘。課程實施過程中,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要求學生將本堂課的重點內容以PPT的形式進行歸納和總結,并由每組派出一名學生進行講解,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分。微課程教學理念,使學生充分地自讀、自解、練習、糾錯、思考等,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三 推進項目驅動教學,拓展MIMPS教學法內涵
基于中興學生理論基礎差、喜歡動手做實驗的特點,實驗課教師采用項目驅動教學,鼓勵學生以團隊協作的方式完成任務。在教師演示完實驗后,學生分組進行練習,當一個組的所有組員都能完成實驗后,組長匯報,隨后由教師任意指定一名組內學生完成指定實驗,由于該學生的成績直接影響到全隊成績,在分組實驗過程中,組長和組員會通力協作積極幫助不會做的學生,不會的學生也會積極學習,害怕拖小組的后腿,由此形成了良好的學習互動氛圍。同時,老師充當了配角,在各小組間進行巡查,及時解答同學們的問題。課程實施過程中發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團隊合作意識增強,有強烈的團隊榮譽感。當一組完成實驗后,教師立即在黑板上寫出完成組的排名情況,小組間也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實驗完畢,融入MIMPS教學法,每組展開自評、互評、組長評和教師評,進一步讓學生在實驗中反思和總結,鞏固實驗效果。
四 建立教學督導小組,確保教師授課質量
制定內容具體的備、講、批、導、考、聽、評等常規制度,建立集體備課機制(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人修改、課后反思),建立教學督導小組,隨機抽簽聽課與優秀課評比相結合,督促教師把工作重點放在日常教學上,把改革放在常態課上,全面提高教師備課質量。全面而細致地提出工作規范和要求,并在實際工作中按照“布置到位,檢查及時,講評有力,獎懲兌現”的原則強化落實。確保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早見成效,不留后患。
五 結束語
實踐表明,改革后的教學方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學習效果提高明顯。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