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紋飾是傳統設計文化的產物,中國傳統紋飾不但是我國原始藝術的延續,也是中華民族的母體藝術之一,它直接繼承了原始藝術實用與審美共存的性質,經由集體傳承和歷史變遷、文化的積累而不斷發展,從而使其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關鍵詞】現代藝術設計傳統紋飾傳統文化創意應用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7-0083-02
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在時間的醞釀中,傳統文化的精華得以沉淀,古人在長期的勞動生息中創造了彩陶圖案、玉石圖案、青銅器圖案、漆器圖案、瓷器圖案、染織圖案以及建筑圖案等種類繁多的圖案樣式,給后人提供了足夠多的借鑒空間。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絢麗多姿的圖案紋飾有各自不同的表現,其表現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各具特色。裝飾圖案作為傳統文化藝術的精華,從裝飾形象和內容來看,可分為動物紋、祥禽瑞獸紋、幾何紋、人物紋、古語文字紋、由數種圖案組成的吉祥組合圖案。
一 傳統紋飾發展的傳承與創新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歷史文化沉淀的結果之一,紋樣,是裝飾藝術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是按照一定圖案的結構規律經過變化、抽象等方法而規則化、定型化的圖案。
近年來,伴隨著中華民族的發展進程,使得這些紋樣逐漸演變;不僅形式優美、表現方式也多種多樣,異彩紛呈,所表現的主題內容貼近生活、健康向上,充滿對生活的期盼和追求,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堪稱典范。作為世界上文化脈絡存續較為完整的中華文明,因其文化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自成體系,使得其設計文化在世界傳統文化史上獨樹一幟。傳統紋飾是傳統設計文化的產物,中國傳統紋飾不但是我國原始藝術的延續,也是中華民族的母體藝術之一,它直接繼承了原始藝術實用與審美共存的性質。中國傳統紋飾的創造還繼承了人類原始的造物技能,經由集體傳承和歷史變遷、隨著文化的積累而不斷發展,從而使其具有鮮活的生命力。當然,這與民族的傳統文化結構、情感表達方式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原始社會的巫術禮儀、對自然的崇拜以及圖形記事,使得最早的傳統紋樣得以產生。在漢代的裝飾圖案中,就有典型的吉祥裝飾紋樣出現。隨后隋唐之際,在與外來紋飾的融合中,逐漸創造出了諸如“寶相花”“唐草紋”等富有吉祥意義的民族新紋飾。而在宋元時期,傳統紋飾不斷受到來自道教、佛教以及民間的影響,題材也隨之日益豐富多彩,表現手法也得到多樣的體現。到了明朝,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活躍,封建上層意識與市民意識相互滲透、融合,傳統的祥瑞思想逐步轉變為吉祥如意、福壽富貴等世俗化的吉祥觀念。到清代,傳統紋飾圖案集歷代之大成,達到了“紋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同時把傳統紋飾發展到了極致,并被廣泛應用到印染、織繡、服飾、工藝品、建筑彩畫裝飾及民間藝術等各方面,其形式多樣、名目繁多,是中華民族在持續不斷、長達數千年的造物活動中融合中國歷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設計創作才華,不斷融合中國傳統的道教、儒學,政治倫理和風俗民情而形成最具我國民族文化特色的裝飾藝術設計造型體系。
二 傳統紋飾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經典案例分析
1.傳統紋飾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
現代社會是一個創造視覺盛宴的時代,是一個充分利用圖像使其意義視覺化、追求視覺審美的時代。縱觀祖先們留下的珍貴遺產雖然豐厚,但這些只能說明過去,輝煌只能代表歷史卻不能代表今天,我們只有以正確的姿態和科學的態度重新認識傳統,充分認識其價值所在,兼容并吸收一切有益的東西。古今融合,繼承創新才能創造出屬于今天的藝術。
對于一個具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來說,現代設計是具有人文精神和時代生活價值的。而中國的傳統紋飾以其所帶來的人文精神與生活價值的一體化,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一種深刻的影響。伴隨著近年來從設計到商業的營運,也使其潛移默化地深入到我們的生活。
2.傳統吉祥紋飾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第一,回顧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中國的特色和時代的精神,是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兩個基本點。中國的京劇、漢字、紅顏色、中國園林以及中國的斗拱形式,給了設計師很多的啟發。但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中,并不僅僅是中國元素的拼湊與疊加,而是把多種元素加以整合、領會,以現代的設計思維和裝飾手法提煉構成東方之冠的造型來詮釋中國傳統文化。此外,中國館在細節方面注重傳統圖案與現代設計的結合,導視牌和中國館柱子剖面上的回形紋樣,這些細節方面都是以現代的手法將中國的傳統紋飾元素進行提煉構成,來詮釋中國傳統文化。
第二,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提出“舞動的北京”這一主題;會徽“中國印#8226;舞動的北京”設計運用中國的文字設計中把書法字體進行創意設計的經典案例。它成功運用了篆刻這種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元素,對漢字進行創造性地運用。具有篆刻韻味的“京”字,刻畫出了舞動的人的形象,并向世界傳遞出“新北京、新奧運”的概念。
3.傳統紋飾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應用
人們所熟知的中國聯通的標志就是采用了源自佛教的“盤長”造型,寄予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相輔相成的含義,使標志從整體上洋溢出東方古老的吉祥神韻。
4.傳統紋飾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
傳統紋飾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有各式各樣的表現。
第一,直接引用。這些傳統紋樣走過了數千年的歷史,由于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審美,在設計中對傳統紋飾的應用取決于人們的審美取向、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因素,在這些紋樣庫中,總有某種圖案會吸引設計者的眼球。
第二,異質圖案的引用。所謂的異質圖案,是以前并沒有直接用于或不常用于家具裝飾的圖案種類。
第三,變形歸納。傳統圖案受到不同時期人文及思想的制約,如明式家具崇尚簡單、回歸自然,采用的裝飾紋樣很簡單。如“書卷紋”既簡單,又能體現文人氣質。但到了清代,出于皇帝的喜好,開始追求繁復的裝飾,大量的圖案紋飾被修改后應用。在現代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現代人的審美、心理,才能設計出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傳統家具。簡化歸納、夸張變化、抽象變化皆屬于變形歸納。但是要注意首先要定位所設計的產品的性質。如由漢字演變而來的回形圖案:“回紋”是陶器的一種輔助紋樣,因其形態猶如漢字“回”,故稱之為“回紋”。表現形式有單體,一正一反;或相連成對,形成連續不斷的帶狀形。原多用于妝飾器物的口部或頸部。其寓意是吉利深長,在蘇州民間稱之為“富貴不斷頭”,在明清時期的織繡、地毯、木雕、瓷器,以及建筑紋飾中隨處可見“回紋”的應用。現在將此種紋樣引用到室內的裝飾設計中,用于室內玄關處的裝飾,“回紋”的運用使得整個居室設計散發出傳統文化的魅力。
三 結束語
中國傳統紋飾只有植根于蘊含傳統文化的土壤中,深刻領悟傳統文化中的特性,繼承并發揚民族文化。只有充分理解傳統紋樣的文化價值,才能更好地將中國傳統紋飾的形式美、寓意美、智慧美融入現代藝術設計之中。現在,中國的設計各方面都在不斷進步當中,在進步的同時,不能拋棄傳統文化。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得到發展;善于繼承,敢于交融,傳統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