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重視閱讀和寫作教學,而忽略了識字能力的培養,認為語文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只有基礎掌握了,才能不斷提高閱讀和寫作的水平。因此,識字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喜歡漢字,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培養他們的識字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帶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識字能力識字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7-0123-01
一 讓學生在游戲中識字
我在生字教學中采用的是游戲的方法,因為學生們都非常喜歡游戲,做游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采用的游戲形式有很多,如猜字謎、念兒歌、開火車、找朋友等。這些游戲對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識記,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在教學“碧”時,我就讓學生猜一個謎語:王先生、白先生,坐在石頭上,學生由于剛接觸猜字謎,并沒有馬上答出來,過了一會,當他們猜出來后,高興極了,一個個小臉笑得非常燦爛,對這個字也記得非常牢。再如將加減法游戲貫穿運用到語文識字課堂中,使學生學習識字更興奮。如木+口=();一+大=();會-人=();本-()=木;立+占=();晴-日=()。這樣的識字不再是識記硬背的枯燥過程,而是充滿樂趣的智力游戲。識字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利用兒歌識字、配對字、找朋友、摘蘋果等,總的來說,低年級的學生喜歡做游戲,教師只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適時地選擇各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使識字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理想境地,這樣學生不但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而且對生字也能記得越來越牢。
二 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尋找發現識字規律
中國的漢字具有獨特的藝術美,它變化微妙,神形兼備,只要認真觀察分析,這千奇百怪的漢字還是有規律的,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觀察。如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了解漢字的筆畫、間架、結構以及每個筆畫所占的位置,指導學生學會比較,找出規律,進一步提高識字能力。如教學“貓、瞄、喵、描、錨”等字,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很快懂得了規律。這幾個字就是形聲字,形旁表示與字的意思有關?!柏垺笔欠慈?,和動物有關,小貓?!懊椤笔悄孔峙?,和眼睛有關,瞄準。“喵”口字旁,和聲音有關,喵喵叫?!懊琛碧崾峙裕褪钟嘘P,描紅。這樣,通過學生自己比較,用部首分析法區分,快速記住了生字,效果很好。與此同時,在課堂教學中還可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來記住生字,把自己的記法說給同學聽,如換部首、去部首、數筆畫、編故事等識字方法。
三 運用多媒體提高識字能力
低年級孩子的學習沒有明確的目的性,他們的注意力具有隨意性和不穩定性。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造生動有趣的教學過程,對提高教學效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低年級課文《秋天》是一篇看圖學文,要抓住秋天景物的特點,描繪秋天的田野美景。課文先播放一段視頻,將學生引入學習情境,讓學生對秋天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如先出示藍天白云圖,讓學生說出畫了什么?接著問“高高的藍天上,飄著朵朵白云”中的“飄”怎樣寫?這樣就從看圖說話、學文自然過渡到識字教學,學生興趣濃厚,印象深刻。并且我還根據低年級學生識字記憶快的特點,采用舉一反三的練習方法。比如教學中要注意利用多媒體揭示形聲字的規律,使學生能用“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獨立識字。如教學形聲字“鴉”字時,我先在計算機上出示“牙”,讓學生齊讀,再出示生字的拼音yá,讓學生齊讀,然后出現生字“鴉”,告訴學生這是“烏鴉”的“鴉”,同時在旁邊出示一只烏鴉。然后,再度出現生字拼音yá,讓學生齊讀,并出現生字“蚜”,告訴學生這是“蚜蟲”的“蚜”,同時在旁邊出示一條蚜蟲。在學生認識了這兩個字后,教師再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前者是“鳥”字旁,而后者是“蟲”字旁呢?學生通過看圖很快就知道了,“鳥”和“蟲”表示字義,是形旁,“牙”表示字的讀音,是聲旁。這樣的教學,促進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
四 結束語
總之,在我班的語文識字課中,會不時傳來陣陣爭論聲、笑聲、歡呼聲。在教學中我與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啟發、相互鼓勵,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生愿意學,喜歡學。由于學生們喜歡學,所以課本中的識字遠遠不能滿足他們。因此,我就鼓勵他們到課外去識字,盡可能地從多渠道識字,學生識字量增加了,就能閱讀更多的課外讀物,擴大了知識面,促進了其他科目的學習。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