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向被稱為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可見其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但作文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作文難,作文難,一見作文心就煩”成了多數教師的共鳴。“老師,我喜歡上語文課,但就是怕寫作文”也成了多數學生的心聲。一般來說,作文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才要求寫,于是很多老師認為習作訓練就應該從這時抓起。作為老師,做了大量的工作,都希望學生能寫出好作文來,如在語文課中加入用詞說話、模仿寫句子,片段訓練等,再就是鼓勵學生多讀作文書。在老師的努力下,有部分學生也能寫出“好”文章來。但縱觀整個班級的習作水平就不怎么樣了,大部分學生的作文語句嚴重不通、重復,描寫不具體,抓不住重點,方言層出不窮……評改作文也成了老師們最為頭痛的事情。很多學生到了三年級時,突然要求寫作文,于是無從下手,不知寫什么?怎樣去寫?作文寫得一塌糊涂。于是,筆者認為,習作,低年級不容忽視!因為低年級教學是一切教學的基礎。
一 低年級習作教學的必要性
1.識字和寫字教學是寫作教學的基礎
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和寫字的教學,它為今后的閱讀和寫作做鋪墊。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積極提倡學生之間交流識字的方法、經驗和感受,一起玩識字、組詞的游戲或共同制作生字、詞語卡片,促進學生自主識字和在合作中識字。與此同時,要鼓勵學生看一些注音簡單的富有兒童情趣的書,使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看動畫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讓學生通過語文課本以外的渠道,增強識字量,為學生以后大量的閱讀打下基礎。做好學生對生字的書寫,加強學生對基本的日常用字的鞏固和書寫,教師在平時要加強監督和督查,為以后的寫話打好基礎。
2.閱讀教學是寫作教學的前提
在閱讀中,學生只有能積累寫作必需的優美詞語、語句和好的素材,才能體會到不同的寫作方法表達的不同含義,不同的標點符號表達的不同語氣和情感。而這些都必須通過朗讀來體會,通過大量的閱讀量作為前提。所以,從低年級就要重視閱讀和朗讀的指導,讓學生通過集體讀、分組讀、領讀、男女學生對讀、配樂朗誦、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在閱讀實踐中去感受、體驗、思考,去領會作者所要傳達的感情,進而通過自己的閱讀表達出來。
3.口語交際教學在寫作教學中是不可缺的
口語交際教學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邏輯能力,并為以后“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心”作基礎,真情實感使學生不再為寫作無話可說而瞎編亂造,不再為不會寫作而發愁了,教師也不再為學生寫作無條理無邏輯而煩惱。所以,在低年級的口語交際教學之前,要提早布置準備工作。重視情境的創設,通過多種方式引起話題、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在交際過程當中,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為學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對象,同時關注交流的狀態,對交際的過程予以調控,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交流過程當中富有創意、充滿童趣的精彩語言,注意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從小培養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4.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習作切近生活
努力開發、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愛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可多開展游戲、唱歌、猜謎語、故事會、朗誦會、演課本劇等活動,也可以讓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火熱、沸騰的生活,使小學生在生活中體會情感,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寫作教學不只是中高年級的事,只有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重視寫作的教學,才能為高年級寫作打好基礎。
二 低年級的習作訓練的開展
1.低年級的習作訓練要做到“早起步、低起點”
從小學一年級下學期就應該開始習作的最基本訓練。如看圖說話、看圖寫話,能夠把簡單的幾幅圖編成一個情節基本完整的故事講出來,甚至能夠寫出來。只要求學生能把句子寫通順,使得學生慢慢地從中感受到寫作的一些簡單技巧和寫作格式,為以后的作文習作提前打下基礎。
2.做好寫作前素材的積累
根據課文內容積累:很多課文后有“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抄寫好詞,佳句”這樣的要求,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在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好句就能為寫好作文做好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寫,有話可說。一句話,有了豐富的語言材料的積累,作文時才能做到“薄積而后發”,才能準確地進行表達,才能使作文光彩照人。
通過生活日記積累(勤練筆):生活是最好的作文教材,因此要讓學生體驗生活,學會觀察生活、認識生活和表達生活。堅持寫生活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要求不要太高,只要求每晚寫一兩句或三四句通順的話,寫出生活中的一些事或自己的感受,做到“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心”。
3.從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
閱讀習慣的培養與一定閱讀量的積累是寫好作文的關鍵。語文老師可以通過各班的圖書角,找許多適合本班年齡特點的健康的小兒圖書,鼓勵學生積極閱讀,積累豐富的詞語、句子甚至段落,為以后的習作積累素材,打下基礎。
4.著眼學生的進步,多加鼓勵表揚
小學生年齡小,上進心、榮譽感非常強。如果在作文教學中能滿足他們這一心理要求,多看到他們的進步,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就高。特別是差生,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要充分肯定。在習作發展階段,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勞動,多以激勵為主,要使學生從習作訓練中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5.積極培養學生觀察事物、描寫事物的習慣
“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是《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的習作要求,而觀察能力的培養與養成記日記的習慣,既是學生學習作文的需要,也是寫好作文的前提。這就需要培養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而低年級的習作對這一習慣的養成是必不可少的。如關于《花生寶寶》的習作,一位教師讓學生在仔細的觀察過程中知道了這一普通的食品的外貌、味道等,從而寫得有聲有色。
三 結束語
多讀多練多寫,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法寶。教師必須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從低年級開始指導學生習作。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習作的積累和訓練,為學生將來寫好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一開始就多體驗生活的樂趣、體驗習作的樂趣,從小培養習作的能力和興趣。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