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投入到了城市現代化建設之中,他們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已經成為當前基礎教育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農民工子女教育現狀出發,具體分析農民工子女初中物理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困境障礙,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
【關鍵詞】農民工子女初中物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7-0136-02
農民工在我國人口組成中比重較大,他們為我國城市現代化做出了突出貢獻,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的主力軍。伴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城市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農民工人口在逐步增大,然而,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也日益突出,并且上升為國家政策問題。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制度,用以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雖然一些急迫的問題得到了改善,但是將這一問題徹底解決還需要很長時間。
一 我國農民工子女教育現狀
1.異地入學困難
農民工子女在異地接受教育遇到的首要問題便是及時選擇就近學校讀書。長期以來,由于戶籍制度的限制,農民工子女常常會被城市的一些公辦中小學以戶口及招生名額有限為由拒絕。雖然國家多次強調要將農民工子女與當地學生在收費以及管理上同等對待,但是實際上很多農民工子女卻得不到這種待遇。
2.教學質量令人擔憂
目前,大多數農民工讓其子女選擇民工子弟學校接受教育,因為這些學校較適應農民工流動性大的特點。但這些民工子弟學校與普通公立學校相比,辦學條件較為落后,師資水平和收費相對較低,教師經驗也往往不足,教學質量普遍偏低,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農民工子女的接受教育水平。
3.失學、輟學率偏高
造成了農民工子女失學、輟學率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兩個原因是戶籍制度的限制和家庭經濟困難。據推算,我國約有42萬流動兒童沒有接受到應有的教育,并且流動兒童在上學比例和識字率方面也普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另據調查,流動兒童失學率仍然很高,有將近200萬的流動兒童游蕩街頭,許多農民工子女即使入學,也因為家庭經濟問題而選擇輟學。
二 農民工子女初中物理教學中遇到的困難
通過調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能按時獨立完成作業,許多學生甚至抱著無所謂的學習態度,大部分學生不能準確地提出自己在物理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無法將物理學習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學生普遍缺乏學習動力、學習主動性不足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1.許多農民工子女厭惡學習物理心理嚴重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而農民工的生活條件相對較差,導致農民工子女急切想要改變生活狀況,而知識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與農民工子女的初衷相違背,而初中物理學科的學習又是相對較為枯燥乏味的過程,這些都直接導致農民工子女逐步對物理學科的學習失去興趣,進而產生厭惡物理學習的心理。
2.傳統的物理教學妨礙了學生的主體性發展
傳統的物理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師常常將學生置于教育的對象和客體的位置,忽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經常是將物理概念、規律,甚至實驗結果面面俱到的講解,而不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注重考試成績,忽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這一切都造成了農民工子女物理學習的興趣下降,探索精神低迷,妨礙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標實施,影響了教育方針的貫徹實施,這些最終都會嚴重影響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三 反思與建議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和人們思維方式的不斷改變,教師、學校以及社會都應該以各種合理的方式方法來加強農民工子女物理的教學,提高農民工子女初中物理教學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健康發展。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農民工子女的學習主動權。初中物理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找一些學生熟悉的實例來使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徹底推翻以往灌輸與被灌輸的填鴨式教育方式。
2.加強實驗教學
物理是一門科學性極強的自然學科,其中的每一個規律、概念以及公式定理都可以通過實驗獲得。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好動、追求新知識、樂于實際操作的特點,使學生在實驗操作之中逐漸學習物理知識,這不僅增加了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自我探索能力。
3.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
教學現代化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儀器為標志的。通過多媒體教學,運用系統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展示物理理論,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
總之,在農民工子女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利用合理的教學設備強化教學效果,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有效提高教學水平。國家也應當加強對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關注程度,使農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權利得到充分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濤.物理教學中如何實施美育[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Z1):175
[2]范秋英.新課標改革下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幾點認識[J].創新教育,2009(11):12~13
[3]王祥會.新課標下初中物理教學初探[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09(3):67~68
[4]楊宗賢.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改革與實踐踐,2009(10):71~73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