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來,美術教育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作用常常被忽視,很多學校的美術課程形同虛設,導致了美術課程失去了原本的活力,吸引不了學生,這就需要讓愉快教學走入美術課堂,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挖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起到弘揚人文主義精神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美術愉快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7-0149-01
一 愉快教學的內涵
早在19世紀,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就倡導“快樂教育”,他認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快樂教育。在我國,周恩來也曾強調把“寓教于樂”的要求融入無窮無盡的教育樂趣中,從而獲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可見,愉快教學很早就有,已成為教學的一種藝術和方式。愉快教學就是創設一種愉快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置于一種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學習氛圍之中,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作為其根本出發點。
二 在初中美術實施愉快教學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部分都在做應試教育,片面地追求學校的升學率,對于美術的教育和教學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初中的美術課程是義務教育的必修藝術類課程,起到的是開發學生智力和優化學生品德的作用。通過美術的教育,學生學習到了美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強愛國主義的精神,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方式和創造力都有積極的作用。美術教育也起到了凈化人類的心靈,陶冶學生情操的作用。
初中階段的學習是一個人個性發展的重要的轉折階段,這個時期,學生們的身體和心理都在迅速地發展,并且處于一個不穩定、不平衡的階段。學生在這個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師的愉快教學,無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專注力和學習興趣,日漸積累變成了一種持久的興趣。興趣的濃厚,就加重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努力程度,可以徹底消除學生學習的疲倦感和緊張感。美術的教學活動越具有趣味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越高。所以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實施愉快教學十分有必要。
三 初中美術的愉快教學
1.想象在愉快中創造升華
在美術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約束,要積極調動起學生的思維,多給學生一些想象的空間,培養他們的創造力。任何的美術活動都離不開想象的推動作用。對于美術而言,沒有想象,就沒有任何的藝術創造。根據想象的力量自由發揮,多鼓勵學生自由的縱橫馳騁,遨游飛翔,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為故事、詩詞、歌曲插圖配畫。悠揚的歌聲、動人的故事,都會把學生帶入到一個童話般的世界,讓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2.情感在愉快中體驗彰顯
美術是內心活動的一種表現。在美術教學的活動中,情感的彰顯在愉悅教學中很重要。在美術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善用感情的力量去啟動和牽引學生,撥動學生的感情,讓學生在美術的情景中進入一種“樂學”的狀態,深刻理解美術。
3.享受在愉快中興趣濃厚
鼓勵學生提高審美水平,引導學生多去生活中觀察、體驗,從自然到社會之中多汲取靈感,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寫生,參觀美術展覽、欣賞世界名畫,做出自己的審美判斷。讓學生學會美的享受、美的刺激,鼓勵學生在欣賞美的過程中去想、去看、去投入、去體驗,鼓勵每個學生說出自己的審美感觀,并享受整個過程。
4.理解在愉快中凝聚加深
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理解美術,“情境”就是指各國時期美術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背景,只有理解一幅美術作品所反映出來的思想、觀念和藝術家所處在哪個特定的歷史階段,了解作品的主題,發現美術作品的獨特之處,了解和積累一定的知識,才可以很好地把握。美術是藝術性和思維性的有機統一,每個美術作品都有較強的思想性,要讓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受到美術作品的熏陶、感染,在潛移默化中對美術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凝聚,不斷加強。
四 結束語
美術是視覺的藝術和體現,通過感官神經的刺激,獲取更多的信息,這就要求教師要強化最直觀的教學,充分利用好愉快教學的手段,激發初中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情緒愉快、思維活躍,樂學、善學、會學,真正成為美術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韓鴻巖.基于新課程的愉快教學理論及其實施[J].柴達木開發研究,2010(1)
[2]宋蓓.淺談初中美術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12)
[3]周航.論美術教育中的人文價值[J].改革與開放,2007(1)
[4]李瑩.初中美術愉快教學淺談[J].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1998(2)
[5]楊中華.論美術教育在人的素質全面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8)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