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功能是育人,育人的主要載體是課程。校本課程是以校為本,以學生為本,充分滲透學校文化和地域特色,發揚個性的教育平臺。學校只有形成了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才能保持發展辦學特色與優勢,才能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所以,開發與建設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質量的著力點。
一 對體育校本課程的基本認識
第一,開發體育校本課程必須要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依據學校自身的環境、特點、條件以及可利用和開發的體育資源,為滿足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發展需求和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而進行的校本課程開發。
第二,開發體育校本課程必須堅持學校性與地方性,要充分利用本地資源與學校資源,學校自行開發與實施的校本課程將進一步體現學校的辦學傳統與特色。
第三,開發體育校本課程一定要貫徹本校辦學思想和教育理念。體育校本課程屬于校本課程開發中的單項課程開發,只有納入學校統一的校本課程體系,才能確保課程的開發成效。
第四,開發體育校本課程一定要對學校自身的教學情況進行調研與評估。校本課程要以綜合性、實踐性、系統性的形式出現,方便操作、容易實踐,能給學生思考與實踐、探索與活動的時間與空間。
第五,開發體育校本課程一定要有對體育教師隊伍素質分析、科研能力的把握。一定要因地制宜,從學校現有的師資條件出發,讓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融入體育教師日常的教學工作之中,而不是海市蜃樓、空中樓閣。
二 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實施策略
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是“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為本”,若想要開發出符合學校實際和讓學生滿意的課程,體育教師就必須了解學生的實際與需求。
第一,選擇的策略。要從眾多可能的課程項目中決定付諸實施的課程,這個過程是校本課程開發中最普遍的活動。一般來講,主要包括課程科目的選擇、學習內容的選擇、配套教材選擇、學習方法的選擇、評價體系的選擇等。
第二,改編的策略。校本課程開發中的課程改編,主要是指導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對正式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加以修改,以適應他們具體的認知水平與課堂情境。它是一種以提高國家課程的教學成效而進行的課程資源的校本開發活動。可以改變課程內容的結構和順序,使其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規律等。
第三,新編的策略。根據學校和學生發展需要而開發出的全新的體育課程板塊或課程單元,形成的體育校本“特色課程”。可以探索一些自創運動項目的教材,形成創新性的體育課程和自編教材。
第四,優化的策略。可以針對個別教材內容或方法的優化,如改編或自創課堂游戲、徒手操等,形成課程文本。
第五,整合的策略。整合是指以超越不同知識體系而以關注共同要素的方式,來安排校本課程的學習的開發活動,其目的是減少項目和知識的分割和學科的隔閡。
第六,拓展的策略。課程拓展是指以拓寬課程為目的而進行的課程開發活動,主要包括正規課程延伸和個性化拓寬。
三 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幾點體會
第一,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為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提供了課程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對課程的選擇。學生選擇權和發展權得到了尊重,為個性發展建立了課程超市,學生們有了課程選擇權,學生可以選擇了自己所喜歡的課程,從而增加了學習的興趣。
第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轉變了教師的觀念,提升了課程改革的意識,提高了課程設計、教材編寫、課程實施的能力,改變了傳統的課程制約教師的現象。在校本課程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與傳統相比有了顯著的變化,教師有了課程決策權,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設計學生需要的課程。教師的教育觀念發生轉變,教師與學生在課程中的雙主體性變得清晰與自然,促進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
第三,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教師發展空間不斷釋放,業務能力不斷提升。校本課程為體育教師個性化的教學提供了寬廣的舞臺,教師的專業素養、個性特征和能力特長在校本課程中得到體現,教學積極性高漲。教師們通過直接承擔體育校本課程的策劃設計、教材開發、組織實施、考核評價、成果展示、總結反思等工作,提升了能力,擴充了視野,實現了個人的價值與意義。
第四,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突現了學校的辦學特色。校本課程彌補了基礎課程相對于部分學生的需求所存在的不足,也提高了辦學的自主權。學生們通過參與開發和學習體育校本課程,他們的主體參與意識、綜合實踐能力、合作協調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培養和提升,激發了學生勇于探索、善于創造、品味成功的意識,引導學生自主追求高品位、高質量的人生規劃和發展。
第五,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為學校和教師們提供了教改實驗的平臺。校本課程的教學是教師實現個性教學的舞臺,包括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師生互動的指導式教學、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學生學業考核評估方式以及校本教材建設等方面的研究與探索,都會為教學改革提供經驗。
總之,通過體育校本課程的研究與開發,可以發展學校特色,打造學校品牌;通過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可以培養一批專業型、復合型和科研型的體育教師;通過體育校本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提高他們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熱愛生活,適應社會。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