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高中高三的語文課基本都是復習課,面對學生已經學過的課文,我們再次復習,如何提高課堂復習效率,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高三語文復習課的教學需要教師改變原有的陳舊枯燥的教學模式,多思考如何改進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職語文效率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7-0188-01
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很多人認為,高三的語文課就是教師不停地講,學生不停地記,然后拿著課本背重點知識,這也許是應付考試的好辦法,但是學生學得很累。在這樣枯燥的課堂中,學生會產生厭惡感。我們必須要想辦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拿到一篇課文,雖然已經學過,但是還可以讓學生先閱讀,然后分小組討論并歸納出本文必須要掌握的重點內容,可以細化到字、詞、文學常識等,再綜合各小組的意見,形成全班統一的復習重點,這樣通過學生自己的歸納整理,他們掌握得也會更牢固,這樣也就達到了復習課的目的。
二 以本為本,精心備課,設計適合本班學生的課堂復習教學
職業對口高考的語文考試篇目,基本都是課本內的文章,教師必須以本為本。上高三語文課不能像上新課一樣的重復一遍,那只是平常說的“炒冷飯”,學生毫無興趣,課堂氣氛也是死氣沉沉。教師需要動動腦筋,想想辦法,精心設計課堂,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在上《師說》的復習課時,按照正常的復習模式,老師上課就是幫助學生整理這篇文言文的相關文學知識,有的甚至再把文章翻譯一遍,然后再做相應的練習進行鞏固。這樣的課堂,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灌輸的復習任務,并沒有真正地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我稍微改變了一下復習方法。一上課,我讓學生自己先復習這篇文言文,15分鐘后,我檢查復習效果。學生以為我要進行測試,很快拿出課本認真地復習起來。15分鐘后,學生做好被提問的準備,然而,我并非按照他們想的去做。我說:“今天,讓你們來當老師,圍繞這篇文章來出題目。”我在黑板上將題目歸納好,從實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句式特點、文學常識、課文內容理解這些方面去出題。很快,學生自己分好組并展開激烈的討論,沒多久,題目一道道出來,其他小組積極回答,有的甚至還對題目進行補充。不知不覺,下課鈴聲響了,學生還意猶未盡,這樣的復習課是學生們所喜歡的,他們從中掌握了復習重點,我也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 加強指導,教會學生復習,以“不變”應“萬變”
學生要復習五本書,知識點非常多,如果老師僅僅滿足于教知識點,而不注重指導學生應用知識的方法,學生復習時沒有針對性,拿到課本盲目的背書,這樣的課堂復習只能是事倍功半。要想提高復習效率,老師要多加指導,可以從習題的訓練中去總結規律,也可以自己歸納總結。如在進行專題復習時,病句是必考的內容,職業高中的學生在做病句練習時,正確率相對來說較低,因此,我結合具體的例子和學生分析,共同歸納出常見的幾種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句子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通過這樣的歸納,學生對這個方面的內容也就掌握得更牢固了。
另外,復習時要教會學生歸類,可以同一文體的文章一起復習,找出課文的共性和特性,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這樣復習效率才會有所提高。當然,在復習的過程中,我讓學生記筆記,將有規律性的內容記到筆記中,平時多拿出來看看;在復習小說單元時,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文章的藝術特色、主旨等知識點。平時多練習,遇到這樣的題型就懂得從幾個方面去答題,這是復習中的“不變”,“變”的就是具體內容了。
四 重視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
閱讀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高三的學生壓力很大,也很壓抑,在學習上會感到苦悶,老師要引導學生多讀書,這樣可以釋放他們內心的抑郁和苦悶,來調節課堂氣氛。為了提高課堂效率,老師也可以將閱讀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早讀,加強知識點的記憶;利用課前五分鐘朗讀詩歌,讓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更深刻。
還有一點,我個人認為比較重要,可以讓學生閱讀課后習題及答案,其實,課后習題是課文的一個提煉,它是一筆很重要的學習資源,和高考題型有很大的聯系,學生通過對習題的閱讀,對文章的理解反會更深刻,對自己的答題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當然,擴大學生的閱讀面,開拓學生的視野,對學生的作文也有很大的幫助。我們的學生寫作文素材少之又少,如果他們積累了作文素材,那么在寫作過程中就能得心應手。
總之,高三語文復習課的教學需要教師改變原有的陳舊枯燥的教學模式,多思考如何改進教學方法。只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多思考、多多總結經驗教訓,并創造出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職業高中高三的語文課堂一定能散發出燦爛的光芒!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