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橫跨萊茵河兩畔的德國科隆市是古羅馬時代的要塞。19世紀末,隨著魯爾煤田的開發和鐵路的修筑,其迅速成為水陸路交通樞紐。商業發展使得科隆商旅住宿的需求越來越多。羅伯特·萊格(Robert Ragge)嗅到這一商機,于1972年在科隆創辦了從事酒店預訂服務的HRS(Robert Ragge GmbH)公司。
HRS是一家傳統的德國家族企業。起初,它的主要業務是幫助旅行社為會展期間的客人預訂酒店客房。他們將可供選擇的酒店、客房數量、房間價格等信息記錄在案,并將每一位客人的變動信息逐一聯系確認。對接工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記錄這些數據十分麻煩——紙質文件堆積如山又不便修改。但羅伯特堅持這樣做——他深信數據即公司存在的價值。
然而,隨后他發現,如果要將酒店信息拓展到上萬家,并把生意擴張到全球,人工操作管理龐大的數據已變得毫不現實。幸運的是伴隨著早期計算機的興起,H酒店和客人資料的記錄整理開始變得簡單。HRS很快采用了這一利器,而當時,其他同行仍在進行人工手動操作。
系統
HRS延續至今自有妙招。在酒店預訂行業,通常客人需要等待訂單之后進行再次確認,這意味著預訂的房間在下單后可能沒有了,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但HRS的系統卻可以規避這一切——實時預定成功就意味著后續不會再有變動。它是如何做到的?
普通的訂房程序從表面看客戶的信息經酒店確認下單就完成了,但實際上的過程極為復雜。首先,客戶的訂單交由差旅管理公司(TMC),之后,訂單才進入全球分銷系統(GDS)進行查詢,再通過一道SWITCH語言的轉換連接到中央預訂系統(CRS),最后接至酒店管理系統(PMS)最終對接上房源。 “技術的障礙使得這套程序每一個環節都節省不了。” HRS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姜君對《環球企業家》說。在中國亦是如此。無論是企業用戶,還是個人用戶預訂酒店客房,同樣必須經過這套程序。
為了實現實時預訂,HRS的做法是為單體酒店直接配置系統,并對連鎖酒店的后臺系統進行技術對接,這使得HRS公司端的在線預訂系統能夠直接與酒店“對話”。如此做法省去了中間所有繁復的環節,僅僅是客服人員一項就節省了大量人員成本,而其他類型預訂平臺的客服數量甚至是HRS的百倍規模。
HRS的系統設計包括兩個重要部分,一部分是循序漸進改進的用戶界面,例如移動時代的手機端服務。另一部分是整個后臺系統最難的后臺預訂引擎的設計,這項基礎設施每天需要支持大量的訂單處理,在技術方面需要考慮“可靠性”和“響應的速度”兩大要素。“速度慢,客戶就會流失。”HRS現任CEO托比亞斯·萊格(Tobias Ragge)對《環球企業家》說。
作為家族生意的第二代,他曾擔任父親的助理。“沒人愿意做的事情交給我來做。”托比亞斯當時曾對父親說。然后他得到這樣的回答:“那就把項目、內容、市場和酒店合作都做一遍”。從那時候起,他便明白融合對于HRS的商業模式有多么重要
在與酒店端的連接得到有效處理后,HRS便開始在客戶端發力主攻企業客戶。相對旅行散客而言,酒店更偏好企業商旅客人。因為他們入住時間通常比較晚,離店時間比較早,對酒店的消耗最少。另外,商旅客人的消費通常比旅游散客更多,開會和宴請也多在酒店,這給酒店帶來更多收益。
企業傳統的做法是單獨和酒店簽署協議,酒店為企業客戶提供企業價格。HRS因為手握大量訂單又與眾多酒店長期合作,自然能獲得更低的折扣價。而這對于HRS的企業用戶至關重要。在HRS預訂系統的企業客戶端,自動顯示的價格是酒店的企業價與HRS價格中更低的那個。對酒店而言,如果企業價低于HRS價,企業通過該系統直接向酒店進行購買。如果HRS價更低,那相當于為酒店帶來額外的客人,酒店則需要向HRS支付差額部分一定比例的傭金。這種情況下,不論是哪種價格,企業都不需要支付任何額外費用就能享受到最低價。
因此,對于既有的酒店端來說,HRS幫助增加了預訂銷售。而對于新加入的酒店而言,加入HRS就接上了面向全球的生意網。
用戶
經過42年的積累,HRS在客戶端全球擁有超過4萬家企業客戶、8000個分銷商、10萬家旅行社以及每年8000萬名獨立用戶。在接入方式上,它能接受公司系統、24小時電話中心、網站、手機APP、社交媒體、全球分銷系統(GDS)等七種方式的實時預訂。
負責B to B業務的HRS商旅解決方案高級副總裁沃爾克·胡貝爾(Volker Huber)認為,近年客戶的需求正在改變。十年前,做客戶服務的關鍵是注重客戶關系管理,如果服務公司客戶則更重視成本的節約和管理過程的優化。而現在,效率是最重要的因素。
HRS的客戶遍布全球,其中很多客戶是業務遍布全球的跨國公司。客戶的訴求之一是集中化處理,如果單獨找旅行社、代理公司等機構,很難滿足成千上萬個員工的需求。HRS恰好提供了統一的流程和成本管理,為企業用戶定制整體的商旅計劃解決方案。
“我們要做的是‘Glocal’的概念,即global(全球的)和local(本地的)結合,將全球標準程序和各個市場的本地化內容提供相結合。”沃爾克解釋說。例如如果一家中國公司到法國設立分公司,HRS則會提供國外酒店需求的咨詢服務,并幫助該公司建立標準化的流程。
怎樣面對合作多年的用戶降低價格的要求?對此,HRS對長期合作的大客戶,即使面臨著酒店價格及各項成本的上漲,也會適當降低價格。用戶通常會看兩個層面:總價和使用房間的均價。HRS的做法是,每個月對客戶偏好酒店的組合進行調整,加入新的酒店供應,從而保證質量的同時把價格稍微降低一些。現在,HRS系統中有超過50萬的不同價格內容供應。
此外,基于商旅用戶的需要,地圖開發也被整合到系統中。在地圖上任意指定一個位置,用戶都能按距離單位查找到附近可供HRS預訂的房間。不同公司會提出不同的要求,HRS則會根據客戶指定的需要去查找和簽單。這樣,即使在最低價格的基礎上,大量用戶使得習慣的積累也令HRS取得積水成淵的效果。
中國
對于中國市場,HRS系統的本地運用并不難,但市場理念的教育卻不易。姜君曾任職于巴黎、東京、上海的凱悅、四季等頂級酒店集團,在她看來,地區越開放,合作的效果越好。在香港、澳門的酒店更愿意接受在線的生意,而大陸二三線以下城市的單體酒店卻并非如此,市場教育仍需要時間。
此外,不同國家的企業對于酒店的需求要點排序也不盡相同。姜君透露一般客戶的需求可分為“滿意度”和“為公司節省成本”兩種。例如相比德國,中國和英國的企業用戶更講究成本的節約。
HRS一度缺少上述洞察力。它曾早在2002年進入中國,不過在市場培育的初期,其業績并不盡如人意。經過一系列調整之后,HRS于2007年重新組建了新的管理團隊,之后,因地制宜的HRS才實現了連續7年營業額100%至300%的增長。
現在,除了實時預訂之外,HRS還推出全球在線采購解決方案,把客戶的需求、房間數量、地區、房間價格等集中起來,與酒店進行談判和客戶選擇。“就像基金產品一樣,將三四五星級酒店的所有需求做產品組合。”姜君說。集中組合亦提升了公司的運作效率。過去HRS要在采購季之前至少提前半年開始做預算,而今,它已能夠輕松在3個月內為400至500家公司提供所有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