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重要的政治活動,今年“兩會”也是新一屆政府的首場秀,因此備受關注。香港社會如今關注“兩會”的熱情,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漲。
香港關注中央政策走向
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港澳部分,沒有用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字眼,這個細節便引來了香港社會的各種猜測。不過,有香港媒體亦“自我安慰”地統計說,本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港澳部分的有156字,較上一屆政府最后一份工作報告中所提及的56字多了整整100字。
實際上,糾結字數的多少并沒有多大意義,中央政府以及香港政府的官員隨后亦不斷強調,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并沒有改變。不過,這也能感受到香港社會對于中央政策走向的關心遠超過去。只是不得不說,這也是時刻有著危機感的香港不自信的表現。
參加兩會的香港代表在兩會期間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參政議政,提出了許多提案。這些提案頗具香港特色,兩地經貿的融合是香港代表最為關心的議題,化解兩地矛盾亦成為代表們關注的重點。
香港兩會代表關注兩地融合
香港最大的政黨民建聯在本次兩會期間提出了20個提案,內容包括兩地經貿內容、港人內地生活以及社會民生改善等。香港自由黨提出了15份政協提案與5份人大提案,內容包括完善打擊拐賣婦女兒童法律法規、支持身居內地的港人子女的教育、促請中央加強協助內地港商、提升國民對食品安全的信心以及加強處理內地空氣質素問題等。
在兩地經濟融合方面,自由黨促請中央加強協助內地港商。自由黨建議,內地可仿效香港的中小企業信貸保證計劃,由政府或有權威的機構作擔保,協助中小微企業向參與貸款的機構借貸。同時成立專責部門,協助創業者在創業之初便能知悉所有相關的程序及規限,避免出現類似租了鋪位但因不熟悉申領牌照的規限而未能及時開業的情況等。
民建聯則從四個方面提出解決內地港商經營問題,包括將港澳地區的品牌納入內地“品牌推介公共服務平臺”,在內地設立香港產品的長期展銷中心,并為設于邊境的展銷中心提供通關便利;在內地主要城市設立“港澳企業內銷保稅區”;減輕中小企業為進口高新科技設備而支付增值稅的負擔;發展有關工業園時,應容許港企參與園區內的物流、倉儲等后勤支持業務,確保配套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代表亦關心如何化解兩地人民之間的矛盾。自由黨主席周梁淑怡認為,兩地矛盾激化的一個主因是兩地的文化差異,她建議,為使兩地居民了解彼此文化背景及生活習慣,政府應制作及舉辦更多介紹有關兩地文化風俗的電視宣傳節目和活動。同時她提出,政府需要透過多種渠道以針對個人游計劃的旅客進行教育,例如可透過互聯網發放有關的訊息,或在旅客買機票或車票時派發單張及宣傳品等,以加強自由行旅客對文明旅游概念和香港的認識。
對于香港反映自由行旅客對香港社會造成接待壓力的問題,中央在本次兩會期間十分關注。在不少香港代表就限制自由行旅客問題提出意見之后,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表示,將要求相關部門研究香港的旅客承受能力,并希望港區人大代表能多做推動人心回歸的工作,令陸港兩地關系更融洽,他同時批評所謂的“驅蝗”行動有失香港風范。
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表示,自由行為香港經濟和就業帶來正面效應,但現時面對供求失衡,影響市民日常生活,香港出現很大民怨,當局需要進一步檢討接待能力。不過,他也指出,對此不宜操之過急,或魯莽地限制自由行旅客并設置關卡,必須考慮內地同胞的感情。
香港代表團受媒體關注
今年赴京參加兩會的港區人大代表以及政協委員共有242人,其中人大代表36人,政協委員206人。與其他兄弟省市龐大的代表團相比,香港代表團可謂并不起眼。不過,這并不影響人們對于香港代表團的關注,特別是對香港的政協委員們的關注。
在這些香港政協委員當中,并不乏內地人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們在兩會期間被內地媒體“圍追堵截”,成為“明星代表”。 “我可以不簽名了嗎?”成龍參加政協演藝界委員會議期間,不斷地被“粉絲”索要簽名之后發飆。不夸張地說,成龍是最被人熟知的香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在媒體統計的香港兩會新聞搜索的排名上,成龍一直是穩居首位。其他香港明星委員包括霍震霆、汪明荃、李澤楷等。
相較于成龍為代表的香港政協委員代表團,香港的人大代表團因為不太為人熟悉而有些遭到冷遇的感覺。在媒體開放日,與一些人大代表團開會期間被媒體包圍得水泄不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香港代表團的開會場所——人民大會堂香港廳前,只是冷冷清清地守候著一些來自香港的媒體。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香港人大代表們參政議政的熱情。
不少媒體特別描述了是次兩會期間,香港人大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的場景。盡管兩會并沒有規定與會的香港代表不能用粵語討論議題,在會議期間,所有香港代表的發言均使用了普通話,有的香港代表更是在文件上注上拼音,以幫助自己用普通話發音。
香港人大代表團的開會方式亦備受關注,他們將香港立法會開會的方式帶入兩會頗具新意。在討論期間,每個香港代表的發言時間均有限制,不得超過十分鐘。代表團副團長盧瑞安負責控制發言時間,當發言進行到8分鐘時,盧瑞安便會按鈴提醒。“在前幾年,我們的提醒方式是用筆敲打茶杯,這次我們買了鈴送給團長”,香港人大代表羅范椒芬對媒體介紹道。
“幾乎所有香港代表在其他代表發言時都耐心傾聽,不會粗魯地打斷。在香港代表們的緊張與優雅間,我看到了榜樣與希望:緊湊高效、從容不迫,人人有言亦可人人盡言。”有報道兩會的紫荊網記者這樣描述香港代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