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應體現職業性與實踐性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本文以高職IT類專業英語課程教學設計為例,采用“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項目化教學和行動導向等教學法,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工作過程中的英語交際能力,滿足學生未來的職業要求。
【關鍵詞】工學結合 高職高專 IT類專業英語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2-0021-02
近期,教育部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高職高專英語課程作為一門公共必修課,應反映職業崗位對人才的要求及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要求,體現職業性與實踐性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本文以高職IT類專業英語課程教學設計為例,采用“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項目化教學和行動導向等教學法,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工作過程中的英語交際能力,滿足學生未來的職業要求。
一 高職公共英語與專業英語課程銜接
公共英語課程一般在第一和第二學期開設,專業英語課程在第三和第四學期開設。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基本語言技能,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并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而專業英語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在工作過程中的英語交際能力,使其為特定崗位工作內容服務。因此,在公共英語課程與專業英語課程屬于同一課程的兩個階段。公共英語課程是基礎階段,而專業英語課程是提升階段。兩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
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公共英語與專業英語教學卻存在脫節的情況。大多數情況下,公共英語教學由公共英語教研室負責,而專業英語教學則由各院系專業課教師負責。公共英語教師主要強調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而忽略了專業知識的導入,從而使學生不能明確學習英語課程的目標,缺乏英語學習興趣。反之,專業英語教師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但是缺乏語言學習的理論和方法,使得專業英語課變成了翻譯課和閱讀課,違背了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
因此,公共英語與專業英語教學一定要做好銜接。不僅要注重知識的銜接,更要注重能力的銜接,盡量縮小兩個教學階段的知識跨度,注意銜接的層次性,從師資、教學內容和模式等方面做好銜接工作,從而建立真正以能力為本、崗位需求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體系。
二 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IT類專業英語課程教學設計
1.課程標準制定原則
《IT英語》的課程標準主要遵循“就業導向”的辦學宗旨、“工學結合,能力為本”的職業教育理念和“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目標。《IT英語》是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嵌入式技術與應用、計算機應用技術、游戲軟件及應用電子技術等專業學生學習的職業英語課程,是集理論性與實踐性于一體的課程。這些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軟件開發、銷售、服務等一線工作,《IT英語》的教學內容應體現IT行業工作過程中所需的職業能力,使學生能運用已掌握的聽說讀寫等技能去解決就業崗位中的實際問題。其次,按照《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掌握規定詞匯、語法知識、填寫、模擬套寫簡短的英語應用文等基礎知識。
2.教學內容設計
本課程從“基于工作過程”的角度出發設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未來崗位中所面臨的實際任務,按照聽、說、寫、譯等系列開發過程完成一個項目的學習,使學生具備從事IT行業所必需的職業能力。通過《IT英語》的學習,使學生在仿真環境中熟練掌握IT行業的各項英語職業技能,以英語交際能力為核心,整合理論并突出實踐操作,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潛能。
根據工作崗位內容的分析,可以將教學內容分成八個項目,每個項目都圍繞一個工作環節設置主題,將聽、說、讀、寫等技能訓練融入項目教學過程中,突出實踐技能的訓練。以下是《IT英語》項目訓練表:
教學內容難點重點
Reading ASpeakingWriting
項目一:業務洽談用英語進行
企業介紹接待客戶回復客戶咨詢
項目二:產品設計網絡專業術
語的含義表達客戶要求簡寫招聘啟事
項目三:產品測試網絡測試的
基本步驟表述技術問題編寫測試方案
項目四:市場營銷市場營銷策
略的要素描述產品回復客戶要求
項目五:業務培訓如何成為優
秀的推銷員回復業務咨詢填寫業務記錄
項目六:售后服務售后服務的
要求和流程回復客戶投訴指導客戶
解決問題
項目七:產品維護網站管理和
維護的方法提出建議填寫保修卡
項目八:行業展望IT領域發展的情況和特點介紹新產品寫個人簡歷
3.教材
由于專業英語是公共英語教學的延伸,在教材選擇方面要突出英語教學的職業性特點。我們選擇了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職業英語系列教材中《IT英語》作為基礎教材。該系列教材在對院校級行業、企業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確定編寫方案,針對行業和企業對高職高專畢業生英語技能的要求,根據企業的工作流程、典型工作任務或場景設計教學內容,每單元濃縮一個典型工作環節,學習任務與工作任務協調,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既滿足基礎英語與相關職業英語學習的需要,實現基礎階段與行業階段的有機銜接,同時兼顧素質教育和個性需要。
4.課程考核方案
工學結合模式下,《IT英語》采取過程考核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法,強調實踐操作過程考核的重要性。過程考核、期末考核各占50%。
考核方式過程考核(任務考核)期末考核
素質考核
20%任務實施過程考核
30%實際操作考核
20%理論考核
30%
考核實施由教師根據學生表現集中考評由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上完成每個任務的程度進行考核由教師指定設計情境,按照學生的操作情況考核由教師出卷進行理論考核
考核標準出勤及作業每個任務的
內容和要求小組整體表現標準答案
5.課堂組織管理
有效的課堂組織是貫徹教學內容、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學生才是學習過程的中心和主體,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人、管理人、協調人和監督人,杜絕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保證課堂上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技能訓練。其次,發揮專業英語人文性的作用,寓學生關鍵能力培養于職業技能培養之中,加強學生與人交流、與人合作、自我學習和創新革新等能力的培養。
三 結束語
工學結合模式下的專業英語教學有利于培養具備“外語+專業”的復合型IT專業畢業生,有利于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應用能力的IT行業人才,是英語課程體現職業性的一種努力和嘗試。
參考文獻
[1]凌來芳.高職公共英語與專業英語教學銜接的實踐探索[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175~177
[2]孟麗娟.高職財經類英語精品課程教學內容設計[J].遼寧高職學報,2006(5):62~63
[3]劉鑫.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模具專業英語項目化教學的探索[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1(5):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