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加強全國古籍保護工作,2007年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在國家圖書館成立了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之后,全國各省相繼成立了省級古籍保護中心。云南省圖書館憑借豐富的館藏資源也率先成立了古籍保護中心。該中心的成立,為全省古籍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標志著云南省古籍保護工作翻開了新的一頁。由于云南省圖書館領導班子對古籍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從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2009年9月,云南省圖書館憑借古籍保護與修復完善的軟硬件條件躋身國家級修復中心,成為我國西部地區唯一獲得此資質的單位。云南省古籍保護中心和省國家級修復中心現設在省圖書館,現由云南省圖書館歷史文獻部承擔其職能。
一 近年來云南省國家級修復中心古籍修復及相關工作的回顧
古籍修復作為古籍保護的重要手段已在古籍文獻整理工作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在延長古籍壽命方面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云南省圖書館一直以來都特別重視古籍修復工作,在2009~2010年花了大量的資金購置了部分古籍修復所需設備,如:紙漿補書機、壓書機、顯微鏡、電腦、數碼照相機、加濕器、空調設備、照明設備等,并設立專門的古籍修復工作室和專業的修復工作臺。自2002年以來陸續補充了多名年輕的大學生加入到古籍修復隊伍中,跟隨資深的修復師楊利群學習技術;并選派業務骨干參加了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國家圖書館、浙江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單位組織的古籍修復培訓班的學習;使云南省圖書館無論從人員數量、設施設備還是技術水平都走在全國公共圖書館系統的前列。作為云南省最具規模的現代化公共圖書館,所庋藏的文獻堪稱“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對于如何更好地保護、修復古籍文獻,顯得尤其重要。本館十分重視修復人員培訓的同時,也十分重視修復人員與同行之間的交流和學習。修復人員調整了工作心態,確定了努力方向,在工作中博采眾長,促進了工作質量的提高。云南省圖書館歷來重視古籍修復工作,由世傳修復專家牽頭組成的8人修復隊伍,自2002年以來,每年平均搶救古籍文獻170冊、裝裱字畫60幅、圖書裝訂100冊的同時,還做了一些與古籍修復相關的業務。在這些被搶救修復的古籍中包括我館藏存的善本古籍《巖泉山人四選詩》《紅焦吟館詩存卷》《袁樹圃書翰》《同人翰札》《古今圖書集成》《金剛慧解》等十多部珍貴古籍文獻。云南省圖書館在開展古籍原生性保護的同時還開展古籍的再生性保護,2007年12月為石屏縣圖書館重新整理、翻印、裝訂館藏古籍《石屏縣志》。將云南名宿袁嘉谷先生1939年編纂的《石屏縣志》影印再版發行。2008年云南省圖書館憑借雄厚的實力榮獲二級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證,其業務范圍包括古籍善本、碑帖、文件、宣傳品、檔案文書類文物的修復。此證得到了省文化廳文物處的認定,并交國家文物處備案。2010年云南省圖書館憑借古籍保護與修復較完善的軟硬件條件和優秀的工作業績,成為國家級修復中心。
作為國家級修復中心要承擔對區域內培訓、指導和修復工作。據統計在全國大約3000萬冊存世古籍中有1000萬冊需要修復,以當時全國不足100人的修復力量,需要1000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此項工作。人才的匱乏是阻礙古籍保護工作的癥結。因此在過去的幾年中,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把在職培訓作為工作重點,安排了各層面多類型的培訓,特別是修復培訓,期望通過在職培訓逐步提升行業水平。云南省古籍保護中心成立前后也開展了許多關于古籍保護的相關工作。
由于我省的古籍保護工作做得較好,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與我省古籍保護中心于2008年4~5月,我中心成功承辦了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辦的“第八期全國古籍修復技術基礎培訓班”,來自河北、山西、福建、山東、廣東、廣西、云南的45個古籍收藏單位的48名學員,此次培訓班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為全國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古籍修復人員,也為我省古籍保護工作者與其他省份古籍保護工作人員的交流和學習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有利于今后我省古籍修復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將不斷總結教學經驗,逐步完善教學方法。
由于“第八期全國古籍修復技術基礎培訓班”的舉辦取得了各位學員和專家的好評,2010年10~12月國家中心再次在云南省分中心舉辦“第十四期全國古籍修復技術基礎培訓班”,此次學員更為廣泛,課程安排更為全面,我中心積極配合國家中心把培訓工作落到實處。云南省圖書館古籍修復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搶救修復漢文古籍的同時,抓住云南具有豐富的少數民族古籍這一特點,加緊對少數民族古籍的修復。
2013年10月,云南省古籍修復中心在云南曲靖舉辦了第一期彝文古籍修復培訓班,來自省內各公共圖書館及彝文收藏單位的33名學員參加了本次培訓。自《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共舉辦了十八期古籍修復培訓班,但從未舉辦過少數民族文字古籍修復培訓班,這是全國首次舉辦少數民族文字古籍修復培訓班。本次培訓班以實踐操作為主,由云南省古籍修復中心楊利群老師全程授課。學員通過本次培訓能了解彝文古籍和漢文古籍修復的異同,并掌握彝文古籍修復的基本技法,從而建立起一支彝文古籍修復隊伍。
近年來,云南省圖書館古籍修復中心修復人員在彝文古籍、東巴經及藏文古籍的修復方面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2014年上半年,云南省圖書館將舉辦一期藏文古籍的修復培訓班,通過培訓班的學習,將不斷壯大民族古籍修復的隊伍。
二 目前云南省國家級修復中心存在的問題
雖然云南省修復中心已取得了好的成績,面對已經取得的成績,如何進一步提高修復質量和工作效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在全面審視近年來的修復工作后,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們工作中還存在許多突出的問題:(1)資金投入不足。由于經濟條件的制約,中心開展古籍修復工作的條件仍然相當有限。如修復材料單一、選擇性不大而導致修復過程中隨意配補,另外測量補紙的厚薄、韌性(即拉力)、顏色、酸堿度等儀器還未添加,目前這些工作無法開展。(2)古籍保護、修復工作宣傳力度不夠。要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宣傳力度,利用新聞媒體和網絡積極宣傳,大力普及古籍保護知識的同時,可開展古籍修復現場演示活動,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古籍保護的良好氛圍。云南省國家級修復中心擁有楊利群這樣功底深厚、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修復專家,用國家古籍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劉家真的話說“像楊利群這樣資深的修復人員,在國內是屈指可數的,是云南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云南古籍保護的特殊人才。擁有這樣的人才也是我們的一個品牌,品牌宣傳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 云南省國家級修復中心今后的工作設想
第一,有計劃地開展對全省破損古籍的修復工作。云南省國家級修復中心將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的支持和幫助下,運用傳統技法與現代技術手段結合,有計劃地開展對全省破損古籍的修復工作,并制定我省一、二級的古籍修復方案,并對全省古籍收藏單位的修復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輔導,為古籍保護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員保障,使全省的古籍修復工作落到實處。
第二,積極開展對外合作交流。學習借鑒他人的先進經驗,提高古籍修復的水平??鬃釉唬骸叭诵?,必有我師焉?!蔽∷说慕涷灒瑢σ粋€古籍修復的初學者而言相當重要,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要虛心向他人提問和學習,這樣不僅能很快學到好的方法,又能修正自己的不足,此外大家之間的相互交流也十分重要。通過交流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并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捷徑。希望云南省籍保護中心還要盡量向國家保護中心申請、協調,力爭讓我省中心的古籍修復工作人員得到更多的外出學習機會。
第三,繼續推進少數民族古籍的修復。云南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各少數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創造了其古老的語言文字。如彝文、藏文、東巴經、貝葉經等。近年來,云南省圖書館針對云南豐富的少數民族古籍資源這一優勢,古籍修復中心將重點研究少數民族古籍的修復技法,并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
以上是筆者從事古籍修復工作以來對中心成長經歷的小結。云南省國家級修復中心所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而在這輝煌的成就之中,有你、有我,有我們大家的一份貢獻。我期待云南省國家級修復中心來年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