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的全面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孩子的成長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計劃生育政策使獨生子女的教育成為所有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優生、優育、優教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三中全會對中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引起了中國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新一輪討論高潮。
為了對中國家長如何看待孩子教育問題有深入和專業的了解,2013年10月~12月,慧路科技孩子教育網通過發放一千多份有效問卷調查和對上百位家長以及教育工作者的訪談(備注:本次調研主要通過網絡各種形式為主,家長大部分是屬于上網一族,其調研結果和以線下調研情況會有所差異),對全國20個地區(16省及北京、重慶、上海、天津)的家長進行調研,并在2014年1月發布了《2013年中國孩子教育情況分析報告》,這是中國企業迄今以來針對孩子教育的第一次專業性分析報告。報告分為三大部分,分別從家庭狀況、家長關注熱點、孩子教育渠道全面分析了當前中國家長們對于孩子教育關心的核心問題。
一 家庭狀況
1.家長年齡
當前關注孩子教育的家長以年齡26~40歲為主,占總人數的85%。其中,占比最多達38%的家長群體年齡為31~35歲,排名第二的是年齡在26~30歲的家長,第三名是36~40歲的家長。
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基本上是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
年齡20歲及以下20~
25歲26~
30歲31~35歲36~40歲41~
45歲46~
50歲51歲及以上
百分比2%7%26%38%21%5%1%0%
2.家長性別
母親比父親對孩子的教育關注度更高,其中女性占65%,男性35%。在孩子的學前教育0~6歲階段關注度差異更為明顯。
性別女男
百分比65%35%
3.家長學歷
本次發放問卷主要是通過網絡的形式,所以家長的學歷普遍較高,大專及以上占總人數的72%。其中,碩士及以上占9%,大專或大學占63%,中專或高中占18%,初中為9%。如果問卷發放形式為現場發放,以及加大在二三線城市的發放比例,家長的學歷情況應該有所不同。
學歷小學初中中專/高中大專本科 碩士博士 博士后其他
百分比1%9%18%27%36%9%0%0%0%
4.家長職業
全職爸爸或媽媽為少數,僅占總數的9%。大部分家庭在孩子處于嬰幼兒時期,其父母白天上班,由爺爺奶奶或保姆帶;達到幼兒園入園標準則就讀幼兒園,由爺爺奶奶接送。晚上或假日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時間相應增加。
職業全職爸爸/媽媽職場自己做生意務農
百分比9%68%18%5%
5.孩子數量
獨生子女情況普遍,擁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占64%,兩個孩子的家庭占23%,兩個或以上僅5%。
孩子
數量暫沒有
孩子備孕懷孕一個男孩一個女孩雙胞胎龍鳳胎兩個孩子(非雙
胞和龍鳳胎)兩個
以上
百分比3%2%3%31%33%0%0%23%5%
6.孩子所處階段
孩子所處階段:36%處于幼兒園階段,32%為小學階段,15%為嬰兒階段,初中階段6%。這和參加調研的家長年齡分布情況一致。
階段暫沒
孩子備孕懷孕嬰兒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就業
百分比3%2%3%15%36%32%6%2%1%0%
7.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分布較為分散,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家庭占50%。其中,家庭年收入20萬元以上為23%,27%為10~20萬元,23%為6~10萬元,18%為4~6萬元,9%為4萬元以下。
家庭年收入4萬以下4~6萬6~10萬10~20萬20萬以上
百分比9%18%23%27%23%
8.地區分布
涉及全國20多個省份及城市。其中,北京、廣東、山東、江蘇、上海、浙江、河南等省份及地區依次人數最多。發達城市的人口整體素質偏高,教育資源和競爭情況也相應更為激烈,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關注度更高。
地區北京市廣東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河南省天津市四川省遼寧省湖南省河北省重慶市其他
百分比11%9%8%8%7%6%6%4%3%3%3%3%2%27%
二 家長關注熱點
1.孩子良好性格和習慣的培養比學習成績更為令家長關注
關注重點備孕知識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孩子飲食性格培養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升學興趣培養教育政策學校挑選教育機構其他都不關注
百分比9%59%85%49%93%77%44%30%67%49%30%28%0%0%
伴隨孩子一路成長,93%的家長皆關心孩子的性格培養,85%關注心理健康問題,77%關注學習習慣,67%關注興趣培養,59%的家長關心孩子的健康問題。據統計,“性格”、“習慣養成”、“心理健康”關鍵詞組在慧路“孩子教育”微信公眾賬號關鍵詞回復獲取文章閱讀中排行前三位。
2.男女兩性承擔著不同的家庭角色,對孩子教育的側重點不同
關于孩子的家庭教育,父、母親的側重點各異,母親更傾向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如生活、婚姻方面;父親則更關注孩子的成績、成才如學業、事業問題。如關于學業成績的升學問題“小升初”關鍵詞搜索的30~39歲父母年齡人群中,男性比女性多12%。
3.針對孩子所處的年齡階段不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關注重點不同
孩子處于0~3歲的嬰兒期時,家長對于孩子的身體發育等健康問題更為關注。幼兒園等學齡前階段,家長更傾向關注孩子的性格、心理等方面素質培養。如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學會與人分享,培養孩子更加勇敢、感恩等優秀品質。進入小學、中學階段,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習慣、升學問題的關注度有所提升。
關注問題嬰兒
(0~3歲)幼兒
(4~7歲)小學及以上
(≥7歲)
備孕知識2%4%2%
健康問題90%85%41%
心理健康88%92%82%
孩子飲食80%79%86%
性格培養92%95%93%
學習習慣70%75%80%
學習成績0%9%70%
升學0%9%47%
興趣培養40%85%70%
教育政策15%20%68%
學校挑選10%20%30%
教育機構5%32%40%
其他0%0%0%
都不關注0%0%0%
4.家庭情感、旅行、美食廚房、投資理財方面的是家長們最希望了解的生活資訊
資訊
類別旅行裝修家居職場投資理財美食廚房購物潮流時尚線下活動娛樂八卦時事新聞家庭情感其他
百分比48%7%23%39%43%18%25%8%3%3%49%3%
5.家長在網絡進行孩子及生活方面購物時,孩子教育方面的讀物及課程更受歡迎
67%的家長更偏好購買孩子讀物,62%選擇關于孩子教育家長讀物,34%選擇教育與培訓機構課程,26%選擇孩子玩具,25%選擇孩子食品,21%選擇童服。
類別百分比
媽媽用品7%
居家用品16%
化妝品10%
孩子飲食(奶粉等)25%
孩子玩具26%
孩子讀物(益智)67%
家長讀物(孩子教育)67%
童裝21%
兒童專用生活用品10%
教育、培訓機構課程34%
小家電2%
三 孩子教育資訊渠道
第一,相較于傳統的單向接收教育資訊的渠道而言,具備即時求助交流分享的QQ群更受青睞。
關于孩子教育資訊獲取渠道偏好方面,49%家長選擇QQ群,41%選擇微信公眾平臺,33%選擇QQ空間,31%選擇網站,31%選擇教育專家線上免費解答。
每天慧路“孩子教育QQ交流群”都會收到幾千位家長交流相關孩子教育問題,其中40%家長表示“存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問題,希望獲得及時的解決”,35%家長則表示“一直關注孩子的教育,希望能通過交流學習和幫助其他人”,22%的家長表示“暫時沒有明確的孩子教育問題,但覺得可多學習育兒經,有備無患”。
渠道百分比
網站31%
論壇23%
手機軟件APP10%
QQ空間33%
電子刊物16%
紙質刊物16%
微博21%
微信公眾賬號41%
教育專家線上免費解答31%
電視13%
Q群49%
第二,在為孩子選擇培訓機構類型方面,33%的家長選擇課外輔導,30%選擇早教機構,25%選擇文體藝術,20%選擇外語培訓,7%選擇智力開發。
機構
類別早教
機構外語
培訓課外
輔導文體
藝術智力
開發海外
留學都沒
參加其他
百分比30%20%33%25%7%2%2%2%
中國家庭獨生子女情況增多,大多年輕父母都是伴隨網絡成長的一代,加上城市高樓林立,獨立居室代替舊時大家庭式的生活環境和方式,初為人父母的70后、80后缺乏充分的育兒經驗交流機會。網絡媒體特別是新媒體成為年輕家長獲取孩子教育信息重要渠道。據統計,2013年“孩子教育”作為關鍵詞百度熱度指數整體同比上升13%。“孩子的教育心得”、“孩子教育的心得體會”、“如何教育孩子”等孩子教育疑問求助也成為熱門搜索關鍵詞。
四 總結
2013年是中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關鍵一年,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教育體制改革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各省市異地高考政策出臺、教育部發布師德十條禁令、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文理不分科、廣州小升初公校全免試等多項國家和地區重大教育政策的頒布實施,都昭示著中國教育改革發展時代的到來。
家庭教育作為孩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其重要性。本文主要站在家庭教育角度,從家庭狀況、家長關注熱點、孩子教育渠道這三大方面對中國孩子教育情況展開了深入的分析。這份分析報告將為中國孩子教育行業的全面發展提供可靠的基礎數據和教育機構的決策提供相關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