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應用性、職業型、開放式人才培養的定位,有特色的專業課程是保障人才培養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因素,商務英語課作為必修基礎課中的主干課程,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要充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本文分析了教材特色及學生實際情況分析,探索了體驗式商務英語教學在實際操作中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應用性 職業型 體驗式商務英語 語言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2-0038-02
一 背景介紹
近年來全國商務英語教學研討會專家指出,現今的商務英語涉及多個學科,即語言學、管理學、法學、心理學等。商務英語的教育機制和模式應適應市場,以實踐為導向,強調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商務英語的學科特性決定了商務英語教學目標的多角度,這包括語言能力、策略能力(自我學習、使用資源媒體)、語用能力(善于溝通和使用肢體語言)以及商務文化知識等。黑龍江東方學院的人才培養定位在應用性、職業型、開放式,針對這一定位,學院也對作為專業主干課的商務英語課程的實際教法進行了改革創新。商務英語課分6個學期開設,每學期17個教學周,大一和大三學年周4學時,大二學年周6學時,每學期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
二 商務英語課程教材情況分析
學院為英語專業(商務方向)一、二年級本科學生開設的商務英語課所選用的教材為《體驗商務英語綜合教程》。該套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一共四冊。第一、二冊均為12個單元,第三冊分16個單元,第四冊分14個單元,第五冊分12個單元。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與商務相關的話題而展開,一般由“開始”(Starting up)、“詞匯”(Vocabulary)、“閱讀”(Reading)、“聽力”(Listening)、“語言點復習”(Language review)、“技能”(Skills)和“案例”(Case study)等七個部分組成(有些單元可能增加“討論”(Discussion)部分,或缺少“詞匯”或“聽力”部分;也有些單元有兩篇閱讀文章)。“開始”部分一般提供與該章話題相關的一些問題供師生討論。“詞匯”部分列舉與話題相關的一些常見表達。“閱讀”部分的素材大部分源自《金融時報》等著名財經報紙近年來刊登的與該章話題相關的文章。“聽力”部分則是與話題相關的一些真實采訪。“語言點復習”是對一些基本語法知識的回顧。“技能”部分則主要是給學生介紹一些在某個特定的場合(如打電話、參加會議)中能夠使用的語言,并提供一到二個情境供學生訓練。“案例”部分一般是以一個真實存在的公司或機構為情境,要求學生角色扮演,解決實際問題。有些單元“案例”部分是對“技能”部分的延伸,但有的單元則相對獨立。“案例”部分的最后是寫作,要求學生在前面的情境下完成一個寫作任務,如備忘錄、電子郵件等。
總的來說,該套教材取材新穎,貼近商務生活,各環節設計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學習商務專業知識的同時,能不斷提高專業英語運用能力,在場景的設計和編排上更多地要求學生參與,結構上主要以專業詞匯的學習,商務場景語言的表達,商務文章閱讀等為主體,同時結合一些實用語法現象講解。這樣的編排更利于教師有選擇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研究性討論,以提高學生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
三 學生情況分析
之所以選擇這樣一套教材,并給予較為充分的課時,充分肯定了該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的重要程度,另外,在某種程度上,預期該門課程能達到相當于英語精讀課的教學效果。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英語專業四八級考試,尤其是專業四級考試,是衡量學生在大學二年級學習完畢后的基礎階段是否達到了培養規格的重要指標,在英語精讀課缺失的背景下,商務英語課程的重要地位就突顯出來,要培養的是具備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學生,此時語言基礎相對扎實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通過實際教學,筆者注意到學生普遍英語語言基礎薄弱,具體體現在:學生詞匯量有限,尤其是與商務活動相關的專業術語等基本上尚不具備;語法不扎實,涉及英文長難句的分析時,較為吃力;口語能力不佳,就某一專題展開討論時所用句型、句式較為單一,中式英語痕跡較為明顯;閱讀能力有限,尤其是就所閱讀的文章回答問題及揣摩作者意圖方面能力不足。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普遍自主學習能力弱,學習方法欠佳,過多地依賴老師指令,慣于接受被動式的學習;另外,學生對商務英語課程的課程定位及課程的重要程度認識不深,學習動力不足。上述種種情況反映在實際的教學中,課堂的參與程度效果不理想。如何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英語運用能力及語言綜合能力,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四 針對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與模式探索
針對上述情況及英語專業基礎階段所面臨的重要任務,完全的學生自主參與式學習,對學生的約束相對寬松,如何很好地通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學任務為依托,讓學生通過具體體驗來發現語言使用的規則,并能應用到實際交流中,即體驗式的英語教學務必要與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有機結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具體說來,結合《體驗商務英語綜合教程》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中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明確單元目標,為發展掌握及運用相關主題的英文用法打下良好鋪墊。在“開始”部分,積極引導學生各抒己見,主要用英文表達學生對相關主題的初步認識,有的時候學生對相關商務主題不甚了解,則可以合理引導學生從思考自己的學習及生活中所熟悉的相關情況入手,進行思維拓展,回答此部分預設的問題。這一部分可以采取師生問答的方式進行;如遇到一些較為復雜的問題,如第三冊第八單元的開始部分,要求學習者根據開篇圖片給出問題建設性的多條意見,此時可以運用小組討論的形式,但需要合理控制時間。
第二,詞匯語法先行,使學習者在預設情境中體驗語言使用的規則能夠順利進行。對于重點詞匯,教師在帶領學生做每一部分的訓練之前,應進行用法的講解、總結和歸納,并進行適當專業相關詞匯的補充,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掌握重點詞匯的基本用法和其在商務環境中的特定用法;另一方面,也為學生進行相關專題的口語會話練習及角色扮演練習做好詞匯的儲備。針對學生實際的語法掌握情況,筆者認為,對于“語言點復習”的使用,教師要幫助學生梳理該語法項目的基本用法,以及指出在某種特定的商務場合,某個語法項目的重要用途。如在第三冊書第六單元,“語言點復習”內容為真實條件,而這在商務談判尤其是價格談判中使用最為頻繁的句型,在其后的口語練習中,自然也就成為練習的重點內容。
第三,精講閱讀篇章,體會外媒原文英語的地道用法,以期提升學習者的閱讀理解能力。此套教材中的閱讀文章大部分源自《金融時報》等著名財經報刊近年來刊登的文章,篇幅不大,教師在精講重點詞匯和詞語用法的基礎上,要幫助學習者把握篇章主旨及結構、段與段之間的關系,揣摩體會作者意圖。此外,很好地理解文章也能在某種程度上幫助學習者拓展知識,開闊眼界。對于外語學習來說,堅持閱讀外文報紙原文可以使學習者了解相關主題的前沿動態,學到實用的英語表達。
第四,增加補充必要的商務知識,為體驗商務英語教學做好專業知識的儲備。體驗式商務英語教學是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合理利用教材所創設的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對進行體驗的情境,涉及商務專業知識的,在理解其涵義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完成體驗活動,以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教師要幫學習者增補專業知識。如第三冊第六單元的“閱讀”部分涉及了信用證的相關知識,而在其后的“案例”中,貿易談判的兩個重要方面就是貿易術語的談判及付款方式的談判。因此,教師在“閱讀”部分要增補國際貿易方面的相關知識,為后來的體驗學習掃除障礙。
第五,有機整合實踐教學內容,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學習英文用法。在做好上述各方面的充分準備之后,給學生布置任務,進入真實的體驗情境。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中,有機結合Role play和Case study的練習,并要求學生將本單元學習到的語法項目和Skill部分中學到的Useful language盡可能多地運用到小組討論及最后的成果匯報中。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將體驗式學習延伸至課堂外;另一方面,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避免學生感覺疲于做課堂活動,或輕視口語練習,只注重語法、詞匯、閱讀部分的學習。在學生小組匯報后,教師要給予相應的點評和總結,并將口語方面的考查也作為期中和期末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以期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提升英語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
按照以上思路,根據學生專業的特點,在基礎英語學習和體驗式學習之間應合理分配課時,每周4~6課時全部都進行體驗式的學習會使學生產生疲憊感,又要避免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可以將基礎英語學習與體驗式學習的課時比例進行4/2或3/3的分配,根據單元訓練重點不同、難易程度的差異、專業性強弱等因素可進行適當的調整。
參考文獻
[1]謝晴.商務英語類(英語專業)課程的體驗式教學探討[J].江南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4)
[2]羅玲華.《體驗商務英語綜合教程》教學初探[J].科技信息,2009(2)
[3]張峰.淺談商務英語教學過程的學生參與——結合《體驗商務英語》教程教學實踐[J].商場現代化,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