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素質教育隨著新課程的改革不斷地深入推進,且教育體系也在發生著變化。小學語文在新課改的形勢下相較于以前有很大的進步,這對從小加強學生個人素質教育的提高有著很大的意義。由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才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有效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目標。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做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生的積極性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2-0103-02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發展已經步入關鍵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加到整個教學過程,是目前教育機構所探索的重要課題。由于小學語文教學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識體系,如果想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這就得對教學模式不斷地改進更新,這樣才能帶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一 靈活運用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興趣只是我們心理中的一個特殊特征,會受到情感體驗的影響,讓我們產生一種對事物積極研究的意識及傾向,而后我們就會自主地追尋探究,如此可見,興趣是能帶動我們去尋找知識以及從事工作的一種動力。
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而言十分重要。教學一直都是教師與學生組成的雙邊活動,缺一不可,如果想為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前提是教師得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因此需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靈活運用適應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手段。由于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單純階段,缺乏刻苦精神及意志不夠堅定等現象,因此,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合適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在學習《小池塘》這篇文章時,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盡情發揮出來,可采取開端引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覺得自己是在探索結果,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課期間就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在課文中積極地尋找答案,如“哪里有小池塘?”“哪個同學知道小池塘的特點及有哪些形狀?”等類似問題,這樣能讓學生對學習變得更加主動積極。
二 加強課文朗讀,讓學生從朗讀中讀出學習的信心
課文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朗讀除了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還能讓學生從小就能感受語文中知識的奇妙,還能讓學生在朗讀中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在進行朗讀時,老師要嚴格要求學生用普通話朗讀,朗讀時要求聲音響亮,不讀破句,字音讀準,吐字清楚,而且還要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來練習。然而因為學生的年齡較小,一般簡單的朗讀方法在他們學習一段時間以后就會覺得很枯燥,從而失去興趣,由此,可以適當地通過建設情境的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 在教學中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起學生積極參與性
優化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讓教學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在進行實踐教學時,要充分地把知識和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把學生已積累的生活經驗合理利用,把問題從實際生活中引出來,通過組織教學,使豐富多彩的實際生活作為教學知識開端,調動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更好地認知與掌握,通過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小學生學到的知識基本上來自生活,如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這樣就能讓學生覺得語文知識和生活有聯系,以此就會更加積極地去學習語文。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時,文章中有一句“爬山虎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形容爬山虎腳的特征難以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在學校內找個有爬山虎的地方,讓學生去觀察爬山虎的形態特征,及爬山虎具有獨特的腳。如此,學生根據觀察真實事物以后,對爬山虎是如何往上爬行就更加了解清楚了,同時還能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事實證明,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不僅能幫助學生消化自身所學的知識體系,還能讓學生對知識產生認知體驗,從而對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有更好的提高,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
四 開展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小學語文教學與社會實踐有非常密切的關系,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常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進社會、走向生活,讓學生根據自身的體驗及感受來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認知。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擴展學生的小學語文知識的范圍,突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促使小學語文教學走進社會及生活。有很多方式和渠道適宜學生開展,如校報、黑板報、班刊及雜志社投稿、社會調查活動等。
五 結束語
總之,老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小學生實際情況來采用適應他們的教學方式,只有不斷地改進更新提高學生積極性的方式,才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進而提高學生整體的綜合素質。所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不僅能讓學生自主積極地學習,還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進行小學
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學習語文有了興趣,就能自覺集中精力學習,在課堂上就能積極地思考、提出、解答問題,還能自主去尋找帶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從而培養學生個人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付興超.以讀促悟,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5)
[2]吳麗芬.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意識教育[J].青年與社會,2012(2)
[3]蔡春梅.預設和生成給課堂插上騰飛的翅膀[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