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除了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語音、語調、書寫,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會學習、會探索,并且學好英語。教師作為創新學習的組織者和主導者,應該主動開拓進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 創新思維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2-0104-01
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僅滿足于“教書匠”的角色,而應該成為一名引領者。本文將以新課程標準為航標,對如何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習創新能力進行初探。
一 調動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事物產生了興趣,才會主動了解它、認識它,學習也一樣。教師要因材施教,不斷引導學生從生活的各個方面來發現英語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從而滿足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的心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利用他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引導他們去發散思維,創新學習思路,將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
二 激勵肯定,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教師要堅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觀求索方,而不是客觀的接收方。教師的作用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探索,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頭腦去想,用自己的手去做,使學生的聰明才智用在創造性的學習上。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飽含著對學生的信任、尊重、鞭策、表揚、祝福等激勵因素,讓學生覺得自己付出的努力是正確的、是值得的。
三 延伸拓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只有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的空間,才能有效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學好一種語言,光靠一本教科書和每周的幾節課是遠遠不夠的,缺少語言環境的英語學習更是如此,因此,積極開展豐富有趣的英語課外活動變得尤為重要。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其學習英語的熱情與興趣,同時也是對課內教學效果的及時鞏固,并且還給學生提供發揮潛力、展示才華的空間,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 導疑啟思,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發現和創造的基礎,學生的質疑是學生創造靈感的閃現。我們必須樹立起“人人都是創造的主人”的意識,相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創造潛能。藝術地、策略地運用評價手段,善待學生在求異中的幼稚和差錯,鼓勵學生的異想天開,可增強學生創新求異的信心。
總之,小學英語創新教育就是讓教師從以前“知識的容器”轉變為“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既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除了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語音、語調、書寫,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活書本,變得更聰明。愿每一位同仁銳意進取,大膽探索高效課堂的教學新思路,給學生提供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璀璨的知識天空中大膽地展開創新的翅膀。
參考文獻
[1]曹強.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1(15):15~18
[2]彭在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的創新與實踐——以一堂觀摩課為例[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上旬),2011(1)
[3]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教基〔2001〕2號)
[4]唐靜.小學英語學習評價的調查與思考[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5(9)
[5]楊璐.論小學英語學習中學生興趣的培養和提高[J].新科教(教研),2011(3)
[6]曹慧敏.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情趣的培養[J].黑河學刊,2010(11)
[7]李曉董.新課改下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09(7)
[8]盧曉軍.淺談小學英語的創新教學[J].學周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