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活動規則存在于幼兒園大小活動中,主要是為了幫助維護幼兒安全紀律,對于教師而言,這些活動規則能夠維護區域活動時的秩序,有一定的管理價值;然而對于幼兒而言,活動規則還占據著育人價值,主要表現在進行區域活動時活動規則能教育幼兒社會正義感、安全感及自控力三個方面的發展。在小班區域活動中,規則是活動有序開展的前提,沒有活動規則就無法正常開展活動。如此,本文就小班區域活動規則顯現化創設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活動規則 區域活動 幼兒園小班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2-0149-02
區域活動是指教師依據幼兒的發展水平及教育目標,而有目的、有目標地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識和能力去操作擺弄,實行個別化自主學習的活動。規則在區域活動中用于調和活動者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其有助于活動開展成功,能夠達到幼兒的需求,推進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及積極性能力的發展。
一 為了活動有序開展,創建規則意識
小班的幼兒因為年齡小無規則意識,因此老師在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時要有耐心。在進行區域活動時要讓幼兒受到有形和隱形提示的熏陶而逐步形成規則,幼兒的規則教育不但是培養他們社會化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他們發展自身的一種需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僅不會使活動開展受到管束,相反還會使活動開展得更加有序、自由、和諧。
1.讓環境會說話
根據設計相應的環境讓幼兒主動并有興趣地遵循區域中的規則。如在區域中畫的標志小腳丫是引導幼兒怎樣把鞋子擺好的暗示。為了讓幼兒不僅容易接受還讓其愿意接受,應把傳統枯燥無趣的規則管理以一種游戲、輕松化的方式展現。此外,為了讓幼兒能自主性得到綜合性的發展,那么改變幼兒的學習方法,為幼兒建立規則是有必要的,這就需要在區域活動中的墻面上張貼規則的圖示,如閱讀區及建構區的墻面上貼讀書安靜、愛惜圖書及各種道路、建筑的搭建等標志。
2.入區方式情趣化
為了吸引幼兒,小班組每個班都按照幼兒年齡特點設計創作了不僅生動簡單、直觀的表現方式,又具有本班特點,并且用情趣化的進區形式來促使幼兒帶著積極且愉快的心情自主的進入區域活動中。
如幼兒小一班的進區方式是根據區域的不同顏色及表情的插卡來選擇,然后把插卡對應著區角標志旁邊用吸管做成的插孔里插上,如此多少插孔就表示這個區域的人數。小二班用小動物形狀做成的掛掛卡,則讓人有一種比較直觀的印象,動物卡通形象的不一樣就代表著區域的不同,幼兒通過掛掛卡的選擇而進入到相對應的標志區域開展活動,這種方式對小班的小朋友而言既淺顯又容易接受。
二 小班區域活動前提出規則標準
之所以區域活動特別受幼兒喜歡,是因為區域活動改變了傳統的集體上課形式,且充分展現了以幼兒為主體,重視幼兒活動自主性,以內容多元化及小組個別化的學習形式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來達到幼兒的發展需要。幼兒主要是通過直覺和具體方面去了解規則、明辨是非、分析事物。所以,在進行區域活動時要遵守怎樣規則,活動中要怎么做,在活動開始以前要跟幼兒提出具體合理的標準。提出規則不僅要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規則的不同要采納不同的方式讓幼兒了解:
1.具體強調規則統一
開展區域活動前要讓幼兒了解今天有哪些區域開設,讓幼兒對所有區域的標志都有感性認識,防止尋找時迷茫地等待。同時要讓幼兒對有些統一規則有個認識,如區域活動開展前要實行插牌選區,活動中要注意安靜、不能隨意走動,要愛惜區域材料,做到輕拿輕放,結束號令響起就得立刻結束操作,把材料整理收拾好。要想讓幼兒更好地把規則轉化為行動,就需要老師每次在活動開展前把前次活動的情況總結一下,注意強調需改進的問題,促使幼兒盡力按照規則去做。
2.具體強調個別規則
不僅有統一規則,而且區域的不同其規則也就不同,由此,還要根據活動區域的特點安排規則,根據有些隱性的提示及材料的限制來約束幼兒。如為了顯示區域同時有幾個幼兒進入區域活動,就可以在所有區域前畫上小小的圓點或腳印等類似標志;在進入益智區域活動時要按照序號、標記取材料;進入生活區域時必須要根據提示:先洗手,再系圍裙才可開始操作等。如此既可降低集體講解這些隱性的浪費,又可以培養幼兒學會觀察、歸納和總結活動規則,加強他們的規則意識。
三 小班區域活動過后要進行規則要求評價
區域活動以后的評價,不但有助于幼兒活動方式得到調節改進,還能激發幼兒再次活動的欲望和需要。評價區域活動要根據情況而靈活運用,同樣能采取教師評價、個別評價、幼兒評價、師幼互評及集體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比如:有些幼兒規則意識不強,還常常會影響到其他的小朋友,此時老師就可以采取單獨談話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規則意識。不僅如此,老師還要注重發現他們的優點及進步,并鼓勵他們發揚優點,同時對于有問題的地方要指出來,引導他們改正缺點,爭取進步。在進行評價時,先要肯定每個幼兒在活動中努力爭取所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同時,為了提高幼兒規則意識,激起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要讓幼兒對自己以及同伴遵守規則的情況有更明確的了解,通過討論與分析來了解好在哪里,還有哪些沒有做好。
在對最佳區域進行評價時,以及操作最認真、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安靜與成果最明顯、材料收拾整理最好的等評選,都可以采取教師與集體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在評選的過程中,不但能讓幼兒感受到經過自身努力克服困難所獲得成功的歡樂,還能讓他們建立更大的自信與滿足,調動他們再次活動的愿望,從而提高規則意識。
四 結束語
小班區域活動規則的培養,因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老師不僅重視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而且還要有耐心,通過在活動區域中建立有形和隱形的提示的結合,以及活動過后的評價來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為了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活動規則,那么就需要對培養幼兒活動規則中每個環節都要落實好,重視幼兒的需要,做好堅持不懈的教育方式,才能達到小班區域活動規則顯現化創設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群.透視人文關懷在幼兒園班級規則中的缺失[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1)
[2]高美嬌.幼兒園規則教育中的常見問題及思考[J].幼兒教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