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中國正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轉變,其中教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了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國家和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大大促進了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本文從相關政策及招生規模等方面分析了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并指出了今后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 政策 現狀 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G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2-0158-02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其中規定了“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
中等職業教育包括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等專業學校教育以及各種短期職業培訓等。為社會輸出了數以億計的應用型和技術型人才,初、中級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以及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員,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處于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一 中等職業教育的相關促進政策
政府和地方先后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文件,大大促進了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制度與機制建設取得新進展,在校人數及招生規模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頒布,形成了以《職教法》為核心、地方配套法規為支撐的職業教育法規體系。
2004年10月,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等成為了規范和指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綱領和行動指南。
2005年頒布的《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做出了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專門人才,深化教學改革等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
200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共同編制的《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規劃(2005~2010年)》指出重點加強一批中等職業學校,使其在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學校管理等方面起示范作用,成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骨干力量。
2008年頒布了《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從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教育教材、實習等方面提出了對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正式發布,成為了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全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綱要提出要全面提高中等職業教學質量,加強職業教育保障體系的建設。
2011年發布的《國家教育督導報告:關注中等職業教育》顯示,近年來先后出臺了促進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政策文件,把中等職業教育擺到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制度與機制建設取得新進展。
1999年提出了《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1999年工作要點》,以此為契機,教育部每年都會提出當年的工作要點,把中等職業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2010年工作要點》提出要切實把中等職業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強基礎能力和制度建設,推動中
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等。《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2013年工作要點》中更是指出要加大力度鞏固職業教育招生規模。
此外,教育部研究制訂了《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若干意見》,改革中等職業教育辦學、人才培養、教學、評價模式,重點推進符合職教特點的教學環境、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材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制度等創新。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方面,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和改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見》精神,修訂《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研究制定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教學改革方面,頒布新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完善專業管理,制訂專業設置標準,開發教學指導方案,促進專業建設規范化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大大促進了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二 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規模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這些政策相繼提出,可以看出國家對中等職業人才教育的重視,在相關政策的促進及各個部門的重視下,中等職業教育得到了大力的發展。通過對2001~2012年的我國中等職業學校①招生人數及在校生數的整理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擴招情況及發展趨勢。
表1 中國中等職業學校招生現狀(2001~2012)(單位:萬人)
年度招生人數在校生數年度招生人數在校生數
2001397.61164.22007810.01987.0
2002469.41196.52008801.02000.0
2003484.41182.02009868.52195.2
2004550.01409.22010830.02238.5
2005655.71600.12011813.92205.3
2006741.01750.02012754.12113.7
圖1 中國中等職業學校招生現狀(2001~2012)(單位:萬人)
注:數據來源:(1)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01~2012年)(2)中國教育年鑒(2001~2008年)。
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從2001年的397.63萬人持續增加,2009年的招生人數達到868.5萬人,增加了2倍多。2001年的在校生數為1164.23萬人,到2010年達到最高,達到了2238.5萬人,增加了將近一倍。
在政府各部門相關政策的促進下,中等職業教育得到了很大的促進。但是從2010年起招生規模出現下降趨勢,2012年的招生規模降至與2006年規模接近,在校人數也有所下降。
三 今后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
教育部公布的教育事業發展主要目標中,2009年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數目標是2179萬人(見表2)。通過政府及各個部門的努力,2009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招生868.52萬人,比上年增加56.41萬人,而在校生2195.16萬人,比上年增加108.07萬人,達到并超過了制定的在校生數2179萬人的目標。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數的近50%,基本實現了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規模大體相當的目標。
表2 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主要目標
指標單位2009年2015年2020年
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萬人217922502350
2010年的在校人數達到最高2238.5萬人,這已十分接近2015年在校生2250萬人的目標,但在2011年開始呈現下降趨勢,到2015年是否能順利地完成目標,這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在政策的推動下中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也出現了如招收人數增加但是教育質量及投入并沒有隨之提高、對教師及教學不能科學有效的評價等一系列問題。雖然招生人數及在校生人數快速增加,但是教師數量、所學課程設置、學校設施、教學管理等卻沒有相應地快速提高。2015年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目標應不僅僅是在校生人數規模達到目標,更重要的是對師資力量、教學設施、管理、專業課程設計及教材建設等進行相應的改革創新,對教學系統及教師進行科學評價,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及學生質量等,這些是今后中等職業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也是今后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方向。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保證中等職業教育健康快速的發展,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
注 釋
①本文中所述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和技工學校。
參考文獻
[1]張麗娜.中等職業教育現狀存在問題及改革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
[2]秦書雅.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3]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9-01
/15/content_17109468_3.htm
[4]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
1667143.htm
[5]國家教育督導報告:關注中等職業教育[EB/OL].http:// www.gov.cn/gzdt/2011-07/05/content_1899361.htm
[6]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EB/OL].http:// 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0710/27730.html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教育年鑒[EB/OL].http:// 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489/index.html
[8]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規劃(2005~2010年)[EB/OL].http://www.sdpc.gov.cn/shfz/t20070614_
141232.htm
[9]圖表:教育規劃綱要[EB/OL].http://www.gov.cn/jrzg/ 2010-07/29/content_1667074.htm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