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高職教育銜接是職業教育發展提出的一個新的歷史命題,是經濟社會發展、職業教育發展、人的提高發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構建現代職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保障教學質量成為做好中高職銜接項目的關鍵,而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有效的教學實施過程、適度的中高職轉段考核方案、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等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 人才培養方案 制度保障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5-0023-02
中高職教育銜接是職業教育發展提出的一個新的歷史命題,是經濟社會發展、職業教育發展、人的提高發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構建現代職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保障教學質量成為做好中高職銜接項目的關鍵,下面結合我校與常熟理工學院合作舉辦的電子技術應用(3+4)專業,就如何保障中高職銜接下的中職教學質量談幾點想法。
一 人才培養模式及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制訂是關鍵
中高職銜接有別于獨立的中職或高職(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不能簡單地套用和疊加,應該圍繞“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這一培養目標,體現中高職銜接的特點,制訂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
我校領導小組和專業建設委員會與常熟理工學院相關工作小組先后進行了六次試點工作推進會,從確定復合型、高技術應用型人才這一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學籍管理、考核模式等幾個方面作了充分的研究和論證。
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過程中,合作雙方對現有中專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和本科段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在課程開設、教材使用、實驗實訓、技能要求等方面做了詳細的研究,充分考慮了前三年中專相對獨立,又和本科階段息息相關的特點,既保證了文化基礎的厚實,為本科的學生打好基礎,又保證了三年中專的整體性、系統性。
二 教學實施過程的保障
為保證人才培養方案的順利實施,保障三年中專學習的教學質量,我校在3+4專業教學管理方面進行了認真的探討和研究,在教學常規過程管理中認真做到以下幾點,以保障教學質量。
1.組織機構保障
為了保證3+4專業的教學質量,確保學生三年后順利升入常熟理工學院,我校本學期成立了現代職教體系分段培養部。該分段培養部中只包括中高職銜接相關專業,并配備了相對固定的,且有著豐富教學、班級管理經驗的文化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師及班主任,且學生的教學班級和宿舍均相對獨立,給學生營造了一個濃厚的積極上進的學習氛圍,并在學習、實訓等各方面給予優先考慮的政策照顧。
2.改革教學模式
雖然3+4專業的學生三年后將進入本科高校學習,但是前三年的中職學習并非是三年高中教育的翻版,它更應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所以我校要求相關任課教師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式,改進課程教學組織形式,重視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和團隊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借鑒優秀企業文化,培育具有職業學校特點的校園文化;強化學生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的職業素質教育,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提供給學生展示的舞臺,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另一方面,中職教育期間,文化課要“夠用”,專業課要“精用”,在實訓教學過程中,要力求文化課“夠用”。文化課教育需要根據不同專業的要求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使得文化課知識更好地為本專業服務。
3.加強合作雙方的交流
教學過程中加強我校與常熟理工學院及其教師之間的交流,讓3+4中高職銜接教育更加有的放矢。試點前,常理工電子科學與技術和我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培養的目標不同,師資與設備及教學理念方法等資源也必然相差很大。因此,為切實提高我校中職學生水平,為將來進入高校做好充分準備,組織我校教師和常理工學校教師之間定期開展一些促進相互交流和溝通的活動,明確互相之間的分工協調,共同發展和進步,以促進中高職之間更好地銜接。
4.教學管理制度保障
在教學過程中,我校通過以下制度對教師的教學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加強教師教學管理,提高教學水平,保證教學質量。
第一,教學檢查制度。主要通過開展學期初、期中、期末三個階段的常規性教學考核檢查,日常性的系部、教務處、學校督導處的教學巡查活動,每個月一次教學“七認真”檢查來保障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通過檢查,能比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和進行調整。
第二,督導制度。督導室主要對學校的教學管理進行監督和檢查,主要通過教學巡查、聽課、檢查教案設計、開座談會等方式來了解師生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反饋到學校系部和教務處,督促教師及時整改出現的問題。
第三,聽課評課制度。學校領導、教務處、系部領導、中心組、教研組及教師相互聽課,深入一線課堂了解教學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將出現的問題記錄匯總反饋給系部或任課老師,認真評課,切實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第四,學生測評制度。每學期通過組織開展學生評教活動,對任課教師的教學態度、業務水平、教學方法、教育手段、育人方法、教學效果等進行評價和分析,并將測評結果反饋到系部和教師個人。
第五,月考制度。一些主要科目,如語文、數學、外語、物理等,每月進行一次常規考核,對一個月以來的新授內容進行閉卷理論考核,一方面督促學生要抓好平時的練習,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系部和任課老師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一旦發現問題,系部和任課老師就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解決。
第六,中高職轉段制度。三年后由中專升入高校時,我校和常理工共同協商制訂轉考核方案:三年學習過程中對主干科目進行調研考核(占學業成績的50%),第三年的綜合考核(占學業成績的50%);并在英語、計算機、專業技能方面設置了技能等級證書的要求,形成了文化基礎、專業基礎、專業技能等較系統化的轉段考核方案,保證了正常升段學生有著較好的綜合素質。
同時,在每個班聘請學習委員擔任教學信息員,實施學生信息員制度,學生信息員負責記錄每天教師教學異常情況,一周一小結一月一大結反饋到教務處,通過學生信息員提供的教學信息,可以真實、及時地了解教學工作情況。
三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我校在培養雙師型師資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一方面鼓勵專業教師在本專業技能方面充分依托職業技能考試,鼓勵和督促專業教師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并能報銷相關經費;另一方面,學校每學年均制訂相關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計劃,保證專業教師每學年至少有兩個月的企業實踐經驗;再者,學校每學年均安排專業、文化課教師參加國家級、省級、市區級的各種培訓,以切實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提升教師實踐工作經驗與實訓指導能力。
近期,我校兩個技師培訓班順利結業,數十人獲得了技師證書,一支具有高職特色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已然形成,為實現中高職的順利銜接,為培養高質量的人才提供了師資這一重要保障。
四 其他各項保障措施
為確保試點項目的順利進行,學校在教學師資配備、實訓場所使用、后勤保障、經費使用等各個方面都對中高職銜接項目予以重點支持,另外,學校也通過其他途徑積極向市區政府爭取經費等政策支持。
綜上所述,中等職業教育應從以上幾方面來構建比較完備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樹立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新觀念,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全方位提高教學質量,促使中職教育和高職(本科)教育真正做到有效銜接。
〔責任編輯:龐遠燕〕